川观新闻记者 文露敏
5月8日至10日,2025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四川)将在四川成都举行。
本次活动以“共享战略新机遇,同筑圈链新生态”为主题,策划“综合活动+专题活动”的系列活动安排,综合活动包含重点企业座谈、重要嘉宾会见、开幕式等,专题活动主要围绕四川“15+N”重点产业链展开,由产业链主承载地或协同发展地人民政府与牵头省直部门联合承办,相关协同发展市(州)政府共同协办。
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
其中,专题活动将围绕人工智能、新型显示和软件产业,航空航天及低空经济产业,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产业,新能源产业,化工新材料及绿色建材产业,高端能源装备产业,医药健康产业,食品轻纺产业等重点产业链细分领域进行。同时,四川还将根据参会代表意愿和需求,组织企业赴相关市(州)实地考察、对接交流,延伸活动成果,增强活动效果。
目前,活动已收到1000余家企业的参会报名信息,省外有转移意向的产业项目超过300个、投资总额超过3000亿元。
这是这一“国字号”产业转移对接活动第二次在四川举行。去年首次举行的产业转移对接活动现场签约项目157个、总投资超2300亿元,其中超过85%的签约项目来自上海、广东、浙江、福建等东部地区。
四川省新能源产业链供应链合作推介会现场
近年来,四川立足全国发展大局,把握自身战略地位和战略使命,以重点产业链建圈强链为抓手,推动四川从传统产业承接地跃升为“链主西迁”的首选高地,加快打造带动西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
逐步完善的产业链布局使宜宾动力电池产业产值从2020年的不足20亿元,跃升至2024年的千亿级;“江苏籍”航空航天产业领域企业扎堆落户成都崇州市,助力航空航天、低空经济产业延链补链强链;资阳安岳县集聚鞋服产业链企业113家、卫星工厂117家,去年鞋服产量突破4200万双(套)……四川已成为东部沿海地区企业“西进”发展的产业高地。
特别是,去年以来,四川建立起“链长+副链长+链主链属企业+承载地协同地”的重点产业链协同推进机制,围绕产业链“补短锻长建新”关键环节提出“N张清单”。
“链主企业需要的不只是土地和税收优惠,而是整个生态的支撑。”经济和信息化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对此,四川创新“链长+链主”双负责制,由省级领导担任重点产业链链长,链主企业提供技术标准和供应商清单,政府据此定制生产要素包,“一链一策”抓好产业转移承接。此外,总结去年活动举办的经验做法,今年将着力深化产业链协同,强化重大项目牵引,创新为企服务模式,高质量办好本次对接活动。
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供图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