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泽瑞 川观新闻记者 赵荣昌 泸州观察 魏杰 文/图/视频
“滴,认证通过。”日前,古蔺县委党校“办公及教学辅助用房租赁服务”采购项目的评审项目现场,评审专家刘阳将身份证轻触扫描区、录入脸谱完成身份认证,将手机存放在门口的储物箱后,刷脸打开门禁进入评标室开展评审工作。
在古蔺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专家在此完成身份识别和通讯设备保存。在此过程中,不再需要与工作人员接触。
和前几次来参加政府采购项目评审工作不同的是,此次刘阳没有与任何工作人员有“照面”。以往,刘阳来到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后,首先要找到工作人员提交身份证进行签到、经监督人员验收身份,然后由工作人员领其进入评标区域。
“刷脸签到—电子储物—智能门禁”是专家从抵达现场到进入评标区域的整个流程。以往靠人工验证身份证走完整个流程至少需要10分钟时间,如今,通过自助终端完成整个流程,只需90秒左右。
评审专家进入全封闭评标室后,加密终端将弹出定向标书,触控屏亮起专属通讯密钥,评审专家在全封闭评标室根据系统提示完成交易评审工作。
“专家参与评审,全过程不接触其他人员,真正实现独立评审零干扰,评审结果更公正,采购业主更放心。”采购业主代表说。
完成身份认证后,评审专家从这里进入评审区域。
据了解,古蔺县公共资源交易中采用的“评审专家零接触”管理系统标志着古蔺县公共资源交易正式迈入“全隔离智能监管”时代。
该“评审专家零接触”管理系统实现了哪些突破?
“系统直击传统评审三大痛点。”古蔺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主任苟明友介绍,该系统主要通过斩断“非必要接触、破除人为干预、强化全程监督”三重突破,实现“零接触”。其中,整个流程评审专家的异常行为识别准确率可达99.6%。
“像进高铁站般流畅,且更智能。”谈及感受,刘阳说,手机信号被锁定在生物识别储物柜内,系统通过“物理隔离+数字留痕”技术,专家从入场到离场全程“零接触”工作人员,所有沟通均通过加密模块完成,防范和杜绝了交易过程中人为干扰等潜在廉政风险。
“从入场到离场全程‘零接触’工作人员,真正实现‘开门评标不见人’,让评审过程更独立规范。”刘阳说。
而在项目评审过程中,古蔺县还在全封闭评标室启用了独立监控室,监督方代表通过实时音视频系统全程监听监看评标过程,所有监控数据即时存档备查,形成“技术防控+人员监管”双保险。
“进一步强化评审环节的透明度,确保异常情况可追溯、可倒查,为评标结果的公平性再添制度性保障。”苟明友说。
四川省政府采购中心相关负责人认为,古蔺县创新的“评审专家零接触”管理系统,通过数字化手段打造全流程闭环监管体系,可为防范公共资源交易领域廉政风险提供技术解决方案,为全省公共资源交易数字化转型提供实践样本。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