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兰珍
“一个案例胜过一沓文件”,梳理一个典型案件、推动解决一类问题。1月15日,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2024年度四川省保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十大典型案例。(→点击查看详情)
四川已连续6年开展保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典型案例评选工作。从十大典型案例能看出什么?下一步省直部门(单位)还将强化哪些措施保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
看特点
覆盖多领域、涉及多类别,可借鉴可参考
优化发展环境,助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需要不断提升涉民营企业相关案件办理质效。此次评选出的十大案例是从各级各部门推荐的192件案例中,经过3轮评选、公示之后,评出的典型案例,覆盖了公检法、市场监管、海关、税务等领域,涉及民商事审判、行政复议、行政执法等类别。
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明騄表示,十大典型案例特点鲜明,一是强化善意文明执行理念,二是突出靠前调解复杂矛盾纠纷,三是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四是创新探索智慧监管执法,五是依法挽救陷入困境民营企业,具有借鉴参考意义。
例如,本次发布的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跨省强制执行侵害“蜜胺”技术秘密案,知识产权执行标的高达6亿元,跨省执行难度大,各级人民法院坚持尊重生效判决和善意文明执行,多次组织申请执行人四川某化工公司与被执行人山东某化工公司磋商和谈,最终促使双方达成执行和解并签订协议。
另一起中共遂宁市委统战部破解某集团两大历史遗留问题案,则是“新官理旧账”,破解了长达十年的土地变性难交付、建设项目无法落地问题,与成都市公安局新都区分局办理舒某某等人敲诈勒索案一样,为后续相应问题或者案例解决,提供了参考样本。
当前,省发展改革委主要从畅通诉求反映渠道、探索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等方面开展保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工作。
2024年7月以来,省发展改革委成立了民营经济发展局,设立了营商环境优化处,先后8次分赴各市州与民营企业家座谈。截至2024年,全省发展改革系统收集整理了民营企业问题1.44万个,目前已解决1.22万个问题。
看做法
地方立法、专项治理 多部门组合出击
民营经济对四川经济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2024年前三季度统计,民营经济贡献了54%的GDP、52%的税收、92%的就业。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各部门又将如何进一步维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
省发展改革委明确将从强化法治保障、开展专项行动、健全服务体系三方面发力。当前,“制定民营经济促进法”已完成多轮征求意见。李明騄表示,待民营经济促进法出台后,在将加大宣传贯彻的同时,开展促进民营经济地方立法。
2025年,省发展改革委还将会同省直相关部门开展“违规设置市场准入门槛、拖欠企业账款、侵害企业产权和企业家合法权益、涉企违规收费罚款、涉企执法检查”五大专项治理,直接回应经营主体所急所盼。
据了解,省检察院依托“万名检察官护万企”活动,依法保护企业合法权益。省法院则是以审判工作来支撑和服务民营经济发展。省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何学敏表示,将严厉打击破坏市场竞争秩序的商业贿赂、串通招投标、假冒注册商标等犯罪行为,提高违法成本,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环境。
特别是对于破产审判,更要准确把握“应救则救”政策导向和“当破则破”法律底线,对陷入困境但仍具有挽救价值的企业,引导其通过破产重整、和解程序获得“早救”,赢得“再生”空间。
对于近年来网上出现针对民营企业的虚假负面信息,公安厅二级巡视员罗毅介绍,已有14个警种参与到打击整治网络谣言、网络水军、网络暴力等违法犯罪活动中,涉及范围广、程度深。同时,罗毅提醒民营企业,在遇到虚假负面信息时,要及时留存相关证据,坚决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税务机关保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既要实现个案公平公正,又要让经营主体享受到税费优惠。四川省税务局总审计师李岚介绍,当前,四川税务依托税收大数据,智能匹配优惠政策与适用对象,实现了“政策找人”,分时点、有重点开展政策精准推送。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