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江寒
去年底,内地首部华语演唱会电影《张杰曜北斗巡回演唱会》正式上映。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电影上映首日票房达2799.8万元,以18.2%的排片率拿下39%的票房占比,打破贺岁档纪录片和内地影视纪录片首映日、单日票房纪录。至今,这部演唱会电影累计票房高达4635.3万,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
电影院里开演唱会,这是影院探索生存新模式。都知道,如今很多电影院面临较大生存压力。也因此,电影院必须积极探索其他盈利模式,来弥补观众减少带来的亏空。
2021年,国家电影局发布《“十四五”中国电影发展规划》,提到要“密切关注、准确把握全球电影产业及视听科技发展趋势,积极培育新型电影消费模式”;2023年12月,文化和旅游部相关负责人也强调,支持演出新空间、沉浸式演出等新业态发展,鼓励创造消费新场景,拓展消费新空间,丰富消费新体验。
演唱会电影的诞生,应当说就是有关部门提到的“新型电影消费模式”“新场景”“新体验”。事实上,除了演唱会电影,近年来,还有一些赛事直播、脱口秀、互动节目也陆续进入影院,丰富了影院产品层次,提升了盈利能力,也给了消费者更多文化娱乐选择。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曲俊燕/摄
对消费者体验来说,演唱会电影,可谓是融合了演唱会与电影的多重优点:其不仅能让观众以多机位、多角度,捕捉到歌手在舞台上的精彩瞬间,也能在一个相对舒适安静的环境中,让其全身心地沉浸在音乐氛围里,得到一种综合的娱乐体验。此外,演唱会电影具有跨时空优势,即便无法亲临演唱会现场,歌迷也能通过大银幕欣赏到偶像的精彩演出。
而且,与去现场看演唱会相比,歌迷负担的票价成本也大大降低。一场演唱会的门票,普遍在300元到2000元之间,而一张电影票,不过几十元,最高也不可能超过演唱会门票的价格。用一张电影票的价格,就能看到明星演唱会,这绝对是物超所值。
观众在音乐节活动现场拍照。新华社记者 李博 摄
当然,演唱会电影毕竟只是电影,不可能完全成为演唱会的“平替”,所以现场体验也不宜用同一套完全对称的标准去评价。为了尽可能提高观众观影体验,影院也要积极在空间设置、音响设备等硬件设施上持续优化探索,尽可能满足观众需求。
所谓“穷则思变”,在这个业态边界越来越模糊的商业时代,很多城市空间都可以利用一些普遍的共性特征,去积极探索新可能。近年来,除了电影院,博物院、美术馆、咖啡厅也都在积极转型,进行不同方向的商业探索。比如就有不少博物馆通过巡回办展、开设艺术电影专场等形式,盘活博物馆资源,让更多人享受到优质的文化精神产品。
电影院既是商业经营空间,也是文化艺术空间。当电影院生存陷入艰难处境,商业与文化艺术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所以,电影院积极转型,探索发展新路,政府与社会也该给予鼓励与支持,助其尽快脱困。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