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官啊,太感谢你们了!要不是你们帮忙,我们这被拖欠的血汗钱还不知道啥时候能要回来……”
近日,农民工范某某特意从周边区县的工地赶到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人民检察院,握着办案检察官张伟的手一个劲地道谢。
漫画:高岳
范某某告诉《法治日报》记者,自己是一起讨薪案件的6名当事人之一,是玄武区检察院的检察官通过支持起诉,帮他们讨回了被拖欠的血汗钱,维护了他们的合法权益。
“本来想发个信息或打个电话向张检察官表示谢意,但我们过完年准备去其他城市打工了,以后不一定还会来南京,所以决定当面来感谢,也是道个别。”范某某有些不好意思地搓搓手道,“本来6个人都要来的,一看来回车票也要大几十元,觉得有点贵,一合计就让我当代表来了。”
“老范,你看上去比之前精神多了!大家都挺好吧?过完年准备去哪里打工啊……”看到范某某现在过得不错,玄武区检察院第五检察部主任张伟也很高兴。
张伟向记者回忆他第一次见到范某某的情景——身上穿着一件沾满白灰的工装,头发有些凌乱,脸上写满了疲惫与忧愁;一见到检察官,快步向前、嘴唇颤抖,情绪激动地诉说着他们的遭遇:“活干完了,老板就是不给钱。”
事情还要回溯到2023年。当时某建筑集团公司承接了南京某地块建设项目,并将部分木工工程分包给某建筑劳务公司。范某某等6人受雇于该劳务公司,来到这个项目打工。起早贪黑地工作,只为能多挣些钱养家糊口。可2024年春节过后,当范某某等人完成全部工作,满心欢喜地等待结算工资时,却被泼了一盆冷水——工资发不出来了。经核算,劳务公司拖欠他们工资共计19.6万元。
“我们6人都来自外地农村,家里经济条件都比较差,上有老下有小,老王的妻子是残疾人、家里孩子上学的费用都没着落,老李家老人身体不好,等着钱买药,全靠打工这点钱维持生计。”范某某说,他们曾多次上门协商、追讨,始终无果。
无奈之下,经玄武区人社部门和法律援助机构指引,2024年4月,怀揣着最后的希望,他们走进了玄武区检察院的大门。
“如果人民群众通过司法程序不能保证自己的合法权利,那司法就没有公信力,人民群众也不会相信公平正义。”张伟说。
为保障当事人顺利行使诉讼权利,张伟协助范某某等6人收集工资支付明细、出勤证明等证据材料,指导完备提起诉讼所需的手续,为其提供法律咨询和诉讼指导。在审查确认欠薪事实的基础上,2024年4月22日,玄武区检察院作出支持起诉决定,并向法院送达支持起诉意见书。
考虑到当事人急需这笔工资维持生计,张伟一刻也不敢停歇,积极跟进协调工作。他多次与玄武区人民法院立案部门沟通,共同召集双方当事人进行诉前调解。
来到当时的调解室,翻开调解档案,记者看到,张伟向某建筑劳务公司负责人详细阐明了法律规定和责任义务,督促其尽快履行债务。该公司负责人辩称,这6人的出勤记录平时由范某某负责,出勤情况基本保持一致,可能存在不实记录的情况,另外按照惯例,大、小工的工资标准应该有所区别,因此部分人员的工资应当调减。
张伟在引导范某某等人客观陈述出工及记录情况,并核实相关证据的基础上,进一步向该公司负责人释法说理,明确在无证据证明6人的工作技能存在明显差别的情况下,应当遵循同工同酬的基本规定。
经过一轮又一轮艰难沟通,双方终于达成和解协议。随后,某建筑劳务公司按约向范某某等6人全额支付了拖欠的工资,案件在诉前得以调解,并履行完毕。
“收到钱的那一刻,我们6人都激动地哭了,感觉生活的希望一瞬间被点燃了。”范某某说。
以该案为契机,玄武区检察院与区人社部门共同签署了《关于办理农民工讨薪案件加强协作配合的意见》,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分工负责、协作履职、信息共享工作机制。明确了在治理欠薪、支持起诉、矛盾纠纷化解以及检察监督与行政执法双向衔接等方面的具体职责和流程,充分发挥行政执法与支持起诉的职能优势,形成合力,为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保驾护航。
截至2024年底,通过这一机制,玄武区检察院已成功办理农民工讨薪支持起诉案件35件,帮助劳动者追回劳动报酬共计60余万元。
“民生无小事,每一起案件都关系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我们必须用心用情去办,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这是高质效办案的价值所在。民事支持起诉法律制度,就是为了让公平正义的阳光照亮每一个角落,让每一个劳动者都能拿起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张伟说。
“要离开南京了,但司法的温暖会永远留在我们心里。”范某某临走时如是说。
作者|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守坤 周斌 丁国锋来源|法治日报
编辑|韩玉婷 王贝贝 岳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