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王培哲 宜宾观察 罗顺

名片


史进洪,四川省人大代表,宜宾市珙县上罗镇党委委员、副镇长,代家村党支部书记

史进洪查看苗木长势。 受访者供图

履职故事


“刚从泸州回来,接下来还要去成都周边看看,借鉴先进地区的花卉苗木产业发展经验。”1月8日,记者见到史进洪时,他正将最近几次出差的所见所思整理成笔记,发给村里的干部、群众交流。

今年是史进洪成为四川省人大代表的第三年,也是他担任宜宾市珙县上罗镇代家村党支部书记的第24年。

扎根农业生产一线,史进洪带领乡亲们,将无区位、无资源、无产业的“三无村”,建设成具有兰花茶种植环线、花卉产业示范带、岩桂加工园区、竹产业加工园区等的“产业村”。2024年,代家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200万元,人均年纯收入较2001年增长近20倍,突破3万元。

地处丘陵地区,代家村“土少地贫”,既有的粮食种植面积无法满足群众增收致富的愿望。史进洪记得,受限于自然条件,2000年前后,村里没有水泥路,也没有稳定的饮用水,有的村民选择举家外出打工。

2003年,史进洪带领部分村民外出考察,发现花卉苗木产业与代家村的地形地貌、水土禀赋比较契合,先是动员村里集体修路,又打井引水,山坡上种上了三角梅、黄桷树,目前每亩收益超过6000元。如今,史进洪时常在朋友圈里帮乡亲们带货。

山坡绿起来了,史进洪又将目光投向土地。单纯种粮,村民意愿不强,如何提高土地价值、避免耕地撂荒?史进洪注意到,川南地区中药材资源丰富,可以参考省内外经验,试点复合种植。

史进洪回忆,当初村里在选择种植的中药材品种时遇到了难题,中药材需要易于成活,成本也必须在村民可以接受的范围内,此外最好还能通过加工提升附加价值。经过对十几个品种的反复比较,最终他选择了艾草。

“在田里,四沟艾草搭配一沟玉米,搭配着种植,艾草既能生长,又不会挡住玉米的光,两全其美。”史进洪说。

中药材种植正在从耕地向林下延伸。去年省两会上,史进洪提出了《关于推动林下中药材种产销一体化建设的建议》,他希望以省级试点形式推广林下中药材产业,使农村不仅能产粮,还能通过产业链延伸实现中药材的深加工,进一步带动农民增收。

建议很快得到回应,去年3月,省林草局会同农业农村厅、省中医药管理局到宜宾、乐山等地,调研林下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稻药轮作基地,史进洪一路上边听边记。

“经过专家分析,我们接下来要在中药材种植规范性和环境保护的可持续性上下功夫,今年我们计划选择2到3个道地药材品种重点发展,树立品牌,降低产业风险。”史进洪说,借助中药材种植,如今每户村民在收粮食的基础上,每亩可以增加3300元左右的收入,算下来是一笔不错的收益。

展望


今年省两会,史进洪带来5项建议,其中包括增强城乡供水能力、完善交通基础设施、促进乡村产业稳步发展等方面。今年他也给自己定了一个小目标:带领全村将中药材套种的面积从500亩拓展到1000亩,充分挖掘林下经济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