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环境影响评价领域的深入应用,环评工作正迎来智能化的转型。2024年9月,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环境影响评价改革的通知》,正式拉开了环评文件标准化编制、智能化辅助审批试点的序幕。当环评“拥抱”智能化手段,业界热议环评AI时代真的要来了。

但这一热潮,不仅预示着审批效率的提升,也对环评从业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其背后出现的一些问题也值得深思。

环评工作为何开始与智能化手段融合?

这场关于环评AI的试点探索中,有哪些工作需要注意?

对此,记者采访了相关基层工作人员及专家。

覆盖便捷办事、高效审批,

地方开启智能环评探索

事实上早在2023年11月,浙江省杭州市便开始进行环评报告智能化辅助审批的探索实践。

“环评机构水平良莠不齐,审批人员难以精通各类工艺,评审专家对于政策也理解不一。”杭州市生态环境局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污管理处处长陈天力告诉记者,以数字赋能进一步提升审批效能已迫在眉睫。

进行数字化探索,应从哪些行业入手?杭州市生态环境局将目光瞄准了橡胶和塑料制品业、金属制品业这两个行业。“原因很简单,这两个行业近年来环境影响报告表审批项目较多,工艺相对简单,环境影响相对较轻,污染防治措施成熟可靠。”陈天力解释道。

于是,杭州市初步建立了一整套智能辅助审批系统。环评文件以章节、整本、批量等方式上传,通过既定的环评审批规则开展智能审核,随后便可输出环评质量审核问题清单。

“环评文件的质量审核问题清单与原文中问题位置的标注同步输出。这些问题位置用三种颜色进行标记:红色表示存在问题或无法识别的事项、黄色表示需人工确认的事项、绿色则表示无问题的事项。”陈天力说。

对环评文件进行智能审核,核心便是系统能够掌握环评审批规则,并依此进行尽可能准确的审核。但相关规则纷繁复杂,面对海量数据,系统如何“吃得下”并“消化好”是亟待解决的一道难题。

为探索环评文件智能审核的高效解决方案,提供技术支持的第三方公司技术人员郑严告诉记者,他们将试点行业相关8000余本环评报告表导入通用大模型中进行训练,开展数据标注工作。同时,行业相关法律法规、产业政策、质量标准等内容也被纳入系统学习范围。

从实际效果来看,系统对于规则的理解程度还算不错。2022年,郭杭庆调入浙江省杭州市生态环境局萧山分局,专职负责环评文件审核。文件数量多、能力要求高,郭杭庆的工作压力着实不小。而如今,智能化手段的介入让她的工作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省时高效是我现在工作最深刻的感受。”郭杭庆说。

2024年9月,《关于进一步深化环境影响评价改革的通知》中提出选取北京市海淀区、浙江省杭州市、福建省厦门市、四川省成都市等4个试点地市,开展环评文件标准化编制、智能化辅助审批试点工作。

自此,杭州市的探索范围得以进一步扩展。“除去环评文件智能审核外,正在进一步深化试点自动标准化编制环评报告表、智能辅助研判项目选址、开展模型预测评价、辅助生成环评批复意见。”陈天力表示,如今试点解决方案已覆盖企业端便捷办事、部门端高效审批两条主线。

智能环评结果仍需

从业人员修改、完善和论证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李巍多年来持续关注国内环评领域,在他看来,如今环评审批量越来越多,但是管理人员数量却没有明显增加。伴随审批权的逐级下放,基层环评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专业能力面临着考验。

“以AI来辅助环评审批,可以说是我国当前环评改革的一个突破点。”李巍认为,环评“携手”智能化手段是形势之需,而两者的特点也决定了其可以有效结合。

环评工作涉及大量数据处理、类比分析、经验判断,通常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且很可能出现人为失误并导致系统性错误,而这正为智能化手段的实施提供机会。

“通过智能化的批量检索、分析和类比,能够很快对评价数据的可靠性、分析方法的合理性以及评价结果的可信性做出基本判断,从而提高环评文件的审查效率。”李巍说。

但实际上,李巍对人工智能有着更高的期待。“可以将审批、审查过的环评文件以及各类管理要求、产业政策等进行数字化、信息化处理,通过设计或开发高级算法,实现对特定区域、流域、行业或领域的研判,提高决策效率和管理水平。”

谈到智能手段的运用,不可避免的是新技术对于现有就业的潜在冲击。“这么‘卷’,环评都用AI,我们岂不是要下岗了?”一位长期从事环评编制的基层工作人员向记者坦言了自己的担忧。

在智能化手段的辅助下,建设单位能够自动完成一些基础的文字处理、报告生成工作,进而降低环评报告的编制成本,而环评机构将更多地充当报告完善、修改等专家类工作。

但郑严告诉记者,在目前的技术水平下,智能化手段只是一种高效的辅助应用工具,其成果仍需环评机构从业人员、专家进一步修改、完善和论证。

李巍与郑严的观点不谋而合。他表示,智能手段不可避免会对传统环评从业者带来一定的冲击,但仅会影响到一些简单的数据分析、影响识别等工作。反之,这为掌握AI技能的环评技术人员和咨询公司提供了发展机遇。

“顺势而为,学习和掌握AI知识和技能,已成为环评技术人员提高业务水平和工作适应能力的首要任务之一。”李巍说。

杭州市生态环境局也关注到新技术对于从业者的潜在冲击。陈天力表示,杭州市将依托市环保产业协会环境影响评价分会等第三方机构,加强对环评机构及其从业人员的培训,提升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加强基础研究,

把握环评AI“智能化辅助”定位

据了解,国际影响评价协会(IAIA)2025年会的主题为“AI在环评中的应用”。

从国际视野来看,融合AI与环评无疑成为环评领域发展的大趋势。而在国内,管理部门有需求,行业内部有意愿,再加上社会高度关注,如今环评AI的概念也已被炒得热火朝天。

但郑严告诉记者,若政府部门上马环评AI项目需要认真研究。“除去有一定技术水平要求外,环评智能化应用需依托强大的算力支撑,并针对不断更新的法律法规、行业政策要求进行适配调整,因此,要持续不断地投入资金。”郑严表示,智能模型的开发不是“一锤子买卖”,政府部门需慎重考虑。

而对李巍来说,他更关注AI与环评融合相关的基础研究。他认为,要围绕应用原则、操作标准、体系规范、技术方法等开展一系列研究,并在此基础上研发技术导则或规范。只有这样才能够聚焦影响环评工作质量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有力指导AI在环评中的科学应用。

2024年9月生态环境部发布的《环评文件标准化编制、智能化辅助审批试点工作方案》中,指出试点目标为优化政务服务,减轻企业负担;推进环评文件编制标准化、规范化,提升环评文件质量;为深化环评与排污许可衔接奠定信息化基础。

广东越启兰律师事务所生态环境合规中心主任卢清彬认为,考虑到AI本身的可靠性、安全性和稳定性可能存在风险,加上环评工作尚有诸多非标准化、非技术性的考量,应牢牢把握环评AI“智能化辅助”的定位,避免AI喧宾夺主,从而避免不必要的损失、纠纷。

“应重申编制者和审批者固有的法定职责不变,并各负其责,避免推诿、扯皮。明确使用AI只是选择项,而不是强制项,通过AI产出的环评报告与审查结果仅作为参考因素,而不作为决策依据。同时,允许有容错空间,规定有纠偏机制。”卢清彬指出,当前阶段应坚持“选取工艺简单、环境影响较轻、污染防治措施成熟可靠的行业开展试点”的范围,不盲目扩大试点范围,在积极推进的情况下做好风险防控。

来源:中国环境报

编辑:张韵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