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咚咚锵

今日腊八节,按照年俗要喝腊八粥,这是春节大餐前的开胃“小菜”。从这天起,开始进入蛇年春节的过年程序,第一个“人类非遗版”春节一步步靠近我们。

在这个非常有意义的蛇年春节,如何让变淡的年味浓起来,如何把春晚这道除夕文化大餐烹出浓浓的年味,成为一个绕不开的公众话题。

自从1983年央视举办首届春节联欢晚会起,大年三十看春晚如同过年贴春联、吃年夜饭、拜年一样,成为一个过年必有的仪式,沉淀为一个新年俗,成为春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四十多届春晚为国人带来太多快乐,留下太多经典,也丰富了中华年俗文化,提振了文化自信。

但必须承认,随着国人精神需求的不断提高,文化品位的日益提升,春晚在供给与需求方面出现了失衡。春晚对国人的吸引度在降低,给国人带来的满足感在降低,就像过年的饺子一样,过年还是要吃,但吃后总感觉比过去的饺子少了点味道。

尽管如此,春晚依然是国人心目中无法替代的唯一,它已经成为一种文化习惯,一种民族共识,它既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延续,又是一场为时代放歌的文化盛宴。也正因如此,春晚仍不可或缺,春晚也必须办好。

春晚年味变淡有着时代快速发展的原因。几十年前,人们文化娱乐选择余地少,相对传统文娱方式,新兴的春晚占绝对优势。随着文娱活动的丰富,互联网特别是社交媒体的兴起,春晚的优势地位被逐渐蚕食,单单春晚已经不能满足所有国人的精神文化需求,至少是不能满足年轻人的需求。过去大年三十,全家人围坐一起等着看春晚演出,如今电视打开率越来越低,有的人去看“村晚”,有的人对体育赛事更感兴趣,有的则愿意在B站视频中或在一款热门游戏中找到共鸣。

另外一个原因是,春晚演出是其他文艺演出所不能比拟的,担负“弘扬传统、彰显自信、让海内外华人同庆共乐”的重任。节目不但要丰富多彩,还要照顾到方方面面,在选择和表现形式上容易自身设限,但是国人的精神文化要求越来越高。

时移世易,时代在变,春晚也在变,这种变革不只是简单地运用声光电AI等科技手段。科技赋能可以让舞台美轮美奂,给观众听觉视觉带来不一样的体验,但打动人心的还是整台晚会的精神内核。春晚演出要在内容上契合国人情感的需要,与观众形成情感互动,要让观众在激昂奋进的中国故事中看到个人酸甜苦辣的生活再现。

这要求在节目选择和表现上,多一些情感上的打动,少一些爹味的说教;多一些对不正之风的批判,少一些对个人的挖苦;多一些对普通人生活不易的体恤,少一些无关痛痒的嬉闹;多请一些能给大众带来愉悦笑声的演员,少请一些只会讨好“粉丝”的流量明星。

众口难调,何况是十几亿人的口味。春晚观众是多层次的,需求是多样性的,让十几亿人都满意不现实,但让大部分人对春晚满意这要求并不过分。我们强调守正创新,如何守正,怎样创新,考验的不仅是春晚导演团队。

春晚不是可有可无的鸡肋,做好春晚这道文化大餐,让年味更浓,是国人需要,也是时代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