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日报》(2025年1月3日1版)。
“加强研究阐释和宣传展示,支持文艺精品创作,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让北疆文化更有知名度和吸引力。” 自治区党委十一届九次全会暨全区经济工作会议对北疆文化建设提升行动作出明确部署。近日,就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将如何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十一届九次全会暨全区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做好北疆文化研究阐释,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实现高质量发展,记者采访了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张锐。
“自治区党委十一届九次全会暨全区经济工作会议将‘北疆文化建设
提升行动’列为‘六个行动’之一,既充分体现了自治区党委对文化旅游工作的高度重视,也为我们做好今年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我们将全面落实自治区‘贯穿一条主线、办好两件大事’的部署要求,对标全会围绕‘北疆文化建设提升行动’作出的四个方面具体安排,逐项研究梳理、细化分解,全力抓好落实推进,以高质量行动成果为全区闯新路进中游作出贡献。”张锐表示。
一是加力做好北疆文化研究阐释。统筹区内文旅系统研究力量,充分挖掘我区红色文化、草原文化、黄河文化等资源,深入开展体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蒙古马精神、“三北精神”等生动案例的征集和研究工作,加快推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戏曲史(内蒙古卷)》等国家项目的落地实施,用朴实的话语把蕴含的时代精神讲清楚、说明白。抓好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利用,推动西辽河文明纳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启动西辽河流域先秦时期遗存考古专项调查和发掘等工作;编制实施2025年红山文化系统性保护工作方案,开展红山文化遗址精细化考古调查,统筹推进万里茶道、红山文化遗址申遗和大窑遗址等大遗址的保护修缮工作,让文化遗产“活”起来。
二是加速推进文艺院团体制机制改革。深入开展国有院团改革攻坚行动,健全完善文化管理体系和生产经营机制,以“文化事业+公司”“院团+公司”“公益+市场”等运营模式,进一步强化艺术剧院、文化馆、展览馆的市场化功能和发展活力。今年,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将依托剧场院线联动机制,全面盘活全区剧场资源,举办优秀舞台艺术剧(节)目全区展演、“群星奖”优秀节目东部巡演、“第十届乌兰牧骑艺术节”等活动, 支持乌兰牧骑开展“演出万村行”“百团千场下基层”“守边固防·双拥共建”等基层巡演1万次以上,让北疆文化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更好地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三要加劲抓好文艺精品生产创作。深入实施“三个一批”创作工程,加快建立健全剧目生产、组织、管理制度机制,完善文艺作品评估、考核体系,管好用足北疆文化文艺精品创作资金,持续巩固提升歌剧《江格尔》、杂技剧《我们的美好生活》、话剧《蒙藏学校》等剧目质效,启动管弦乐《我与侬》、音乐剧《摇滚草原》、沉浸剧《风华》等作品的创作工作,持续推进《寻龙记》《刚好遇见你》等一批富含生活气息、群众喜闻乐见的小戏小品。同时,聚焦领军人才、高精尖人才等四类群体,健全完善人才引育留用体制机制,以艺术人才队伍全面提升,进一步夯实精品力作创作基础。
四要加大北疆文化成果展览展示。以全力打造“歌游内蒙古”区域文旅品牌为重点,统筹抓好内部展演和外部展示各项工作。一方面,策划举办《六合同风——内蒙古古代历史文物精品展》《北疆印迹——中华文明特性展》等精品巡展150余个,开展何以中国《国之北疆·文明探源》系列宣传,让人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文化盛宴;另一方面,大力实施“走出去”常态化演出,开展北疆文化神州行活动,推动杂技剧《我们的美好生活》、大型民族管弦乐《蒙古马》和《万马奔腾》等马头琴专场音乐会走向全国,用文艺的方式讲好内蒙古故事,吸引全国各地游客到内蒙古旅游与合作。特别是要全面抓好“歌游内蒙古”区域文旅品牌创建工作,加快探索推进文旅体商融合发展模式,合力打造“吃住行游购娱”消费产业链,举办好“一带一路·唱响北疆”全国合唱展演、“歌游内蒙古·歌声伴我行”等活动,让各族群众和外地游客尽享“歌游内蒙古”的独特魅力。
记者:冯雪玉
原标题:《做好研究阐释 弘扬北疆文化——访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张锐》
编辑:董柏杰
校对:张艳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