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郑志浩
2025年1月1日,舞蹈诗剧《蜀道》将在四川省文化艺术中心开启首演。从1月1日至4日,《蜀道》将作为四川原创开年舞台大剧连演4场。
以舞蹈诗剧为定位,用身体“唤醒”千年古道、诉说诗意故事,无疑成为《蜀道》最具特色的看点之一。《蜀道》执行编导何滔、李宏钧从舞者的身体语言出发,为观众解读舞姿的诗意表达。
舞蹈诗剧《蜀道》排练资料图
“这是一个非常宏大的作品,时间线是从远古到当代,它就会包含有各种舞种的变化,几乎可以称作舞蹈编年史。”何滔介绍,为了适应多种舞种的表达要求,《蜀道》从最初培训演员开始,就要求演员尽力去解放自己的身体,带来更多的可塑性。
“川剧的元素和四川的元素在全剧中有较多体现。很多演员没有学过川剧,我们请了川剧老师,专门把演员的状态、眼神等戏曲表演元素慢慢磨出来,演员就会产生不同的戏剧效果。”何滔介绍,《蜀道》的多样舞种也在考验演员,对演员的要求也非常高,比如滔天洪水的舞台场景就是用纯肢体表达,不借助额外道具和情节辅助。“这一段场景就要求演员能跳多高就要跳多高,肢体能多延展就得多延展。”
舞蹈诗剧《蜀道》排练资料图
以肢体动作表达水的百变、生命的张力,是两位执行编导共同为观众推荐的亮点片段。“艺术来源于生活,但一定要高于生活。”李宏钧进一步介绍,舞蹈作品的表达在艺术层面是比喻或者说接近的状态,水的表达可以通过视觉产生一种流动感。“以人为水”,背后是主创团队和演员从理念上、从精神上去理解水。
“比如来到四川的都江堰,大家往往都会有一种澎湃的、激流勇进的感觉和一路向前的精神。水的速度与滚动、浪的冲击程度等要素,结合演员自我的身体反应和舞台空间的运用,通过人和舞蹈技术技巧,把这种状态体现出来,始终是由演员来消化对水的理解,并对水的状态和形态进行舞台上的反应。”李宏钧解释。
(四川省歌舞剧院供图)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