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轩 新津区委宣传部供图
“主要是同大家谈谈心、取取经,共同探讨如何提高涉企服务质量、助力企业发展壮大……”12月30日,成都市新津区天府农博园,以“政商同心优环境、立园满园促发展”为主题的第十二期“立园满园·共建共享”蓉易见·政商恳谈会上,新津区政府主要负责人开门见山。
从年初第1期到年底第12期政商恳谈会,一年来,新津区建立“政商恳谈-津商茶叙-周三服务日”企业梯度服务体系,本着“有需必应、无事不扰”原则,面对面累计收集各类问题诉求近300个,并通过多方努力基本办结。
在一次次政府与企业的“双向奔赴”中,我们看到新津区优化营商环境过程中的“减”与“加”。
四川成都新津经开区
做“减法”
减环节、减时限……以前“多部门来回跑”现在“一件事高效办”
“我们对人才子女的政策不熟悉。”“厂区附近公交车太少。”……在企业发言环节,一些企业负责人说出了“成长中的烦恼”。
“将形成专班,进一步了解员工子女入学需求”“将与企业方共同优化完公交站点设置等。”现场,相关部门负责人给出回应。
新津区委主要负责人介绍,对于政商恳谈会上提出的问题诉求,新津区“当天内交办、一周内回复”。
压缩投诉办结时限的背后,是新津区高效务实的工作作风。近年来,减环节、减时限……新津区不断做“减法”,加快推动政务服务便捷高效。
12月30日,成都市新津区天府农博园,以“政商同心优环境、立园满园促发展”为主题的第十二期“立园满园·共建共享”蓉易见·政商恳谈会举行。
“签约可拿地、拿地即开工”“完工即验收、验收即发证”……谈起在新津的发展历程,中粮生化(成都)有限公司总经理梁永红说,“以前多个部门来回跑,现在一件事高效办。”
“‘免申即享’和‘易申快享’减少了申报相关政策的时间,我们有更多时间专注业务。”民航成都物流技术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杨秀清说。
一组数据印证了企业的感受——
今年来,新津区深化“一网通办”改革,累计办理水电气讯联网报装等涉企“高效办成一件事”1700余件,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长从80个工作日压缩至45个;打造园区企业服务中心,为企业提供80余项高频事项“一站式服务”,推动实现“园区事园区办、企业办事不出园”。
新津区委主要负责人介绍,下一步,新津区将继续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做实建强园区企业服务中心,并探索职能部门入企检查向园区报备制度,深化跨部门联合监管“综合查一次”执法模式,尽最大努力减少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干扰。
做“加法”
从“有求必应”到“有需必应”,当好企业发展的“服务员”
不久前,省政府批复同意《新津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明确新津“打造先进智能制造产业引领区、乡村振兴示范区”功能定位。围绕这一功能定位,新津深入贯彻成都市委“立园满园”决策部署,通过优化调整,形成“一区一园”产业园区布局。
新形势、新定位、新布局下,如何进一步做优服务?
当天恳谈会上,新津区委主要负责人提到,要从“有求必应”到“有需必应”,“一字之变,要求我们要进一步精准聚焦企业诉求,当好企业发展的‘服务员’。”
为此,新津区将持续做好服务企业的“加法”。
人员力量上做“加法”——深化区委负责人定点联系100家重点企业机制,推动服务进园区、进企业;推行助企专员“一对一”服务模式,常态收集企业的问题诉求,做到“一跟到底、一包到底”。
政策制定上做“加法”。改变过去按照一二三产业制定政策的模式,将政策细分到每个行业、主导产业,按照“一产业一政策”思路,出台配套政策。
在科研创新上做“加法”。按照“一个主导产业+一家高校院所”思路,支持高校和科研院所在园区建设小试中试平台;加快推进四川大学等高校在新津经开区建设技术转移中心等。
要素保障上做“加法”。依托本地职教资源,为企业订单化、定制式培养技术工人。按照“一产业一基金”思路,优化整合现有产业基金,支持主导产业、重点企业发展等。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