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将成为中国产业发展的重要转折点。在全球经济格局加速重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推进的背景下,中国正迎来新一轮产业升级的关键窗口期。
通过对十大热点产业的深入研判,我们观察到三个突出特征:第一,技术创新正在进入规模化突破期,以人工智能、量子计算为代表的前沿科技开始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第二,产业链正加速向高端化、自主化方向演进,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等领域的国产替代进程明显提速;第三,应用场景持续深化,带动传统产业加速转型升级。
从产业发展格局看,2025年将是多个领域的重要突破年: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有望突破2.3万亿元,AI产业迈入7000亿元量级,人形机器人迎来量产元年。这些产业之间形成了紧密的协同效应:AI赋能制造业转型、集成电路支撑智能终端创新、新能源构建绿色产业体系。
展望2025年,中国产业发展将呈现出“技术突破+产业升级+场景深化”的立体发展态势。预计十大热点产业总体市场规模将突破10万亿元,成为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值得注意的是,这轮产业发展既面临全球科技竞争加剧的挑战,也迎来产业链重构的重要机遇。在此背景下,持续突破核心技术、完善产业生态、深化应用创新,将成为决定未来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新能源汽车 2.3万亿元
核心观点: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将迎来新一轮高速增长,预计销量将达到1578万辆,渗透率提升至53.7%,市场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至2.3万亿元。这一增长将由技术创新、市场需求和政策支持三大动力驱动,同时伴随着产业链的深度优化和国际化布局的加速推进。
第一,技术创新推动产品力跃升,智能化成为新增长极
新能源汽车正经历深刻的技术变革。电动化方面,动力电池预计2025年装机量将保持高速增长,高压快充和半固态/固态电池等创新技术的商业化进程加快,将有效解决续航里程和充电效率问题。中游材料环节,经过2024年的深度调整后,产能投放节奏趋于理性,价格有望企稳回升。智能化方面,城区高阶驾驶辅助功能(NOA)渗透率快速提升,2024年9月单月装车量已突破20万辆,且呈现加速上扬趋势。智能驾驶技术正从高速、环路等特定场景向更复杂环境延伸,提供更完整的驾驶辅助体验。这些技术进步不仅提升了产品力,还通过规模效应推动成本持续下降,为市场扩张提供了坚实基础。
第二,市场格局优化重构,新势力品牌快速崛起
预计2025年主要新势力品牌将实现显著增长。新势力车企依靠产品创新和智能化优势,正在快速提升市场份额,其中理想汽车有望达到70万辆,零跑、蔚来、小鹏分别达到49万、40.2万和40万辆。比亚迪在20万元价位区间,通过技术降本实现“油智同价”,推动智能电动汽车进入大众消费市场。两大手机品牌入局新能源车的玩家小米和华为也表现不俗,纯电新品“爆款”小米SU7在10月已经交付20,726辆,获得1.7%的市场份额;华为的鸿蒙智行系列,随着尊界的亮相,车型谱系基本完善,今年单月市场份额在3%-5%之间。这种市场格局的优化重构,将为行业带来更具活力的竞争态势。
第三,海外市场布局提速,中国品牌国际影响力增强
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海外扩张正在加速。虽然面临欧洲关税等挑战,但在发展中国家市场,特别是插混动力车型仍保持强劲增长势头。今年1-11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出口累计销量同比增长16%。中国新能源车在技术水平和产品竞争力上,特别是智能驾驶相关的探索方面仍领先于海外的大部分传统车企,海外市场的突破有望为车企带来新的销量贡献和盈利来源。今年以来,比亚迪、零跑、小鹏的海外销量初见规模。预计2025年海外市场将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增长的重要新引擎,不仅带来销量提升,还将促进品牌价值和盈利能力的提升。
第四,政策持续发力,助推市场规模扩张
近年来,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政策措施,包括购车补贴、税收优惠、充电设施建设等。其中以旧换新政策效果持续显现,将为2025年新能源汽车市场提供持续动力。据测算,该政策已经带动了超过200万辆乘用车的销量增长。随着2024年政策效果的进一步显现,以及“两新一重”工作的持续推进,新能源汽车市场有望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
展望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将在技术创新、消费升级和政策支持的多重推动下实现快速发展。但也需要注意国际贸易摩擦、市场竞争加剧等风险因素。行业发展重点应关注技术创新能力提升、产品力优化和国际化布局,推动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全球竞争中占据更有利位置。
低空经济 1.5万亿元
核心观点:2025年中国低空经济将迎来基建先行、技术突破和场景落地的关键发展期,市场规模预计达到1.5万亿元(中国民用航空局数据)。这一发展将呈现出基础设施建设提速、核心技术体系成熟和应用场景多元化的特征,但产业发展仍需经历较长培育期,体现出“快建设、慢回报”的行业特点。
第一,基础设施建设迎来加速期,低空智联网构建成为关键
2025年是低空基建的重要窗口期。从地方规划看,超过20个省市已发布低空经济行动方案,主要建设节点集中在2025-2027年。其中,深圳等城市明确提出2025年低空起降设施建设将超规划量的50%。低空智能网联体系作为核心基建内容,预计未来2-3年市场规模将达到500亿级。这一系统将打造类似地面“智慧交通”的空中版本,包括机载终端与基础设施、数据服务支撑和应用系统三个层次。同时,低空反制系统的建设也将加速推进,预计到2026年相关产业规模将达30亿元。
第二,技术创新进入全面突破期,产业链协同发展提速
以无人化、电动化、智能化为技术特征的低空装备产业正步入快速发展期。工信部等四部门发布的《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年)》明确了产业技术创新路线。借助我国在新能源、AI等领域的技术积累,动力系统、飞控系统、三电系统等核心技术有望实现突破。特别是在低空运输类eVTOL方面,预计在2026-2027年实现取证,这将为产业发展打开新的空间。
第三,应用场景加速落地,区域试点示范引领发展
2025年将是低空经济场景应用的重要突破期。从区域布局看,低空应急将重点布局京津冀、长三角等区域,低空物流集中在长三角、粤港澳等区域,低空消费则以海南、新疆等旅游资源丰富地区为重点。预计到2025年,航空应急救援领域整机市场规模将达300亿元。各类场景的商业化探索将从试点区域开始,逐步向全国推广。
第四,资本与政策双轮驱动,但发展节奏需把控
全国已累计发布超过1000亿元的低空经济产业基金,多个省市明确提出千亿级产业规模目标。但需要注意的是,产业发展具有投入大、周期长的特点。从上市公司三季报看,超过半数企业未能实现盈利增长,核心环节仍普遍处于亏损状态。这提示产业发展需要平衡好快速推进与稳健发展的关系。
第五,产业发展面临多重挑战,需要长期耐心培育
低空经济的发展仍面临多重制约:首先是取证门槛高,需要获得型号合格证、生产许可证、适航证等多重认证;其次是空域开放较为缓慢,需要从试验区逐步扩大;第三是配套设施不完善,包括起降点、导航通信等基础设施仍需完善。这决定了产业发展将是一个渐进过程,需要企业、资本和政府的长期耐心投入。
展望2025年,中国低空经济虽然前景广阔,但发展道路仍需循序渐进。建议从完善基础设施、突破核心技术、培育应用场景等方面协同发力,同时做好长期投入的准备,推动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关键是要处理好发展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既要把握发展机遇,又要避免盲目冒进,确保行业在安全、有序中稳步前行。
人工智能 7000亿元
核心观点:2025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将进入深度融合发展期,预计市场规模将突破7000亿元。这一发展将呈现出大模型持续迭代、终端智能加速落地和产业深度融合的特征,但算力瓶颈和应用深化仍需攻坚,体现出“技术快进、应用渐进”的行业特点。
第一,国产大模型能力持续突破,自主创新体系渐成规模
2025年是中国大模型实现关键突破的重要窗口期。从技术进展看,以百度、kimi、智谱等为代表的头部企业大模型性能已基本逼近GPT-4水平。阿里Qwen、百川智能Baichuan系列等开源模型已成为全球开源社区的重要力量。特别是在行业大模型领域,中国企业将针对制造、金融、医疗等重点领域推出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解决方案。预计到2025年,中国大模型市场规模将突破300亿元,并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发展。
第二,终端智能化全面提速,本土创新生态加快构建
中国终端智能化正迎来加速期。预计2025年,国内AI手机渗透率将达到28%,AI PC达到43%,这将带动以存储器、散热方案为代表的配套产业升级。本土终端厂商正在AI眼镜、AI耳机等新品类发力,科大讯飞、华为等已推出相关产品并获得市场认可。这些创新将推动中国在全球AI终端竞争中占据重要位置。
第三,制造业智能化转型走向纵深,两条技术路线并行发展
中国制造业智能化已形成清晰路径。一是以小模型为代表的专用智能应用,正从识别类应用转向建模优化等深层次应用,已在900多个全球典型案例中得到验证。二是行业大模型应用加速,在120多个典型案例中,特别是在设备维护、产品设计等领域展现出突破性潜力。预计到2025年,中国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将实现质的飞跃。
第四,智算中心建设提速,算力基础设施能级跃升
面对爆发式增长的算力需求,中国正加速布局新一代算力基础设施。国内三大互联网企业持续加大AI基础设施投入,各地智算中心加速建设。这将推动高性能AI芯片、大尺寸PCB、高速连接器等核心器件需求快速增长,国产替代需求迫切。但需要注意的是,高端算力芯片的自主可控仍面临挑战,这也是2025年需要重点突破的领域。
第五,AI Agent应用生态初步成型,商业模式创新提速
2025年AI Agent将进入规模化商用阶段,在C端和B端呈现差异化发展特征。C端个人助理更注重综合能力和生活场景解决方案,B端则强调专业化分工和多Agent协作,以百度秒哒为代表的多Agent协作系统开始在企业级市场落地。但值得注意的是,多Agent系统将带来算力消耗的指数级增长,Agent的安全性、可控性等问题也需要持续攻关。
展望2025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虽然增长潜力巨大,但发展道路仍需稳扎稳打。建议从突破核心技术、深化行业应用、完善基础设施等方面协同发力,同时做好长期投入的准备。关键是要处理好技术创新与应用落地的关系,既要保持技术迭代的快速节奏,又要循序渐进地推进产业深度融合,确保人工智能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集成电路 国产替代+AI驱动
核心观点:2025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将迎来国产替代提速和AI应用驱动的关键发展期,呈现出高端产品技术突破、供应链生态完善和终端应用创新并举的发展态势。特别是在云端AI算力芯片、存储芯片、端侧AI芯片等重点领域有望实现重要突破,推动产业链向高端化、自主化方向加速演进。
第一,云端AI算力芯片实现商业化突破,国产替代进程提速
2025年中国云端AI算力芯片将步入规模化商用阶段。通过技术积累和持续创新,中美云端算力芯片性能差距已缩减至2-3年以内,部分企业完成对CSP客户的商业化突破并获得批量重复订单。供应链端呈现恢复态势,为规模化商用提供有力支撑。但需要关注国产先进制程逻辑芯片晶圆代工、封测的技术进展,以及配套HBM芯片的国产化进度,这些将成为决定产业发展速度的关键因素。
第二,存储芯片市场由震荡转向上行,AI终端应用带来新机遇
2025年存储芯片市场将呈现“先抑后扬”的发展态势。上半年受消费电子市场承压影响,通用型存储价格存在下跌压力。但随着下半年AI手机、AI电脑等重要AI终端有望实现放量,将推动存储周期重回上行通道。在利基型存储领域,AI眼镜、AI耳机等新兴终端的兴起,将为NOR Flash等细分市场带来新的增长动力。同时,海外厂商HBM产能调整可能为国内企业带来市场份额提升机会。
第三,端侧AI应用推动数字SoC迎来创新发展期
2025年第二季度将迎来国产AI眼镜等创新终端的密集发布。这些产品在解决佩戴重量等关键技术问题的基础上,有望推动国产SoC芯片实现对海外方案的替代。从产业链布局看,众多互联网品牌、安卓手机品牌、智能硬件品牌均在重点布局相关产品,长期年出货量有望达到亿台规模,为国产芯片带来广阔市场空间。
第四,高端CIS和射频芯片加速突破,国产化进程提速
2025年将是国产CIS和射频芯片在高端领域实现突破的关键年。在CIS领域,国产厂商通过产品矩阵优化和供应链协同,有望在50MP小像素产品上实现对海外龙头的规模化替代。射频芯片方面,随着模组化、平台化趋势明确,国产厂商在PA类模组等关键料号上的突破将带来显著的市场增量。
第五,功率芯片格局优化加速,第三代化合物半导体迎来发展机遇
2025年功率芯片产业将呈现分化发展态势。中低压小电流产品在新能源终端和数据中心需求带动下,有望实现持续升级。高压大电流产品市场格局将加速出清,龙头企业的低价策略将推动行业整合。特别是在SiC等第三代化合物半导体领域,随着上游衬底产能释放和器件技术提升,国产产品有望实现规模化车规级应用。
展望2025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将在AI应用驱动和国产替代需求的双重推动下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但也需要关注地缘政治带来的供应链风险、全球需求波动等不确定性因素。产业发展重点应聚焦云端算力、存储、端侧AI等重点领域的技术突破,加快先进制程、关键材料的自主创新,同时通过产业链优化整合提升供应链韧性,推动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占据更加重要的位置。
人形机器人 量产元年
核心观点:2025年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将迎来量产元年,在国际巨头和国内龙头的双轮驱动下进入产业扩张期,预计全球市场规模将突破20亿美元。这一发展将由AGI技术突破、供应链完善和应用场景拓展三大因素推动,但短期内仍以特种场景和制造业应用为主,展现出“量产提速、应用分级”的行业特点。
第一,全球巨头量产提速,中国企业深度参与竞争
2025年将成为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特斯拉Optimus预计率先在其工厂实现数千台规模部署,并有望在2026年对外销售。英伟达通过GEAR实验室和ProjectGR00T项目全面布局,华为设立全球具身智能产业创新中心并与16家企业达成合作。同时,Figure、1X、宇树、智元、开普勒、优必选等国内外领先企业已开启量产计划,显示出产业发展加速态势。
第二,核心零部件价值凸显,国产化空间广阔
在人形机器人核心零部件领域,行星滚柱丝杠、六维力矩传感器、无框力矩电机等核心部件单机价值量占比超过10%,国产化进程加速。特别是在行星滚柱丝杠、六维力矩传感器、触觉传感器等技术壁垒较高的环节,随着市场需求释放,将带来较大的成长空间。这些核心零部件的突破,为产业规模化发展奠定基础。
第三,应用场景分阶段推进,特种和制造率先突破
未来应用将呈现三阶段发展:短期(3年内)以特种场景为主;中期(3-5年)向制造场景拓展;远期(5年以上)进入民用领域,单机价格有望降至2万美元。预计到2030年,仅中美制造业和家政领域的需求就将达到203万台,市场规模约3185亿元。马斯克预计到2040年人形机器人数量将超过人类,年产量达到1000万台时,按2万美元单价计算,市场空间将超过万亿元人民币。
第四,AGI技术持续突破,软硬件协同发展
中国在全球人工智能专利中占比达61%,为人形机器人发展提供强大技术支撑。工厂训练将成为破除具身智能数据不足与实用性低下之间“引力束缚”的关键,通过在制造场景中积累高质量应用数据,推动人形机器人通用能力的跃升。硬件方面趋向收敛,软件训练全面开启,特别是在具身智能领域的突破,将为人形机器人注入更强大的感知、决策能力。
展望2025年,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既面临量产和技术挑战,也迎来全球产业链重构的重要机遇。产业发展重点应聚焦核心技术突破、供应链体系完善和应用场景培育,推动中国在这一新兴产业中占据更有利的竞争位置。但也需要注意技术成熟度、成本控制和市场接受度等风险因素,保持理性投资和发展节奏。
能源 构建新型能源体系
核心观点:2025年中国能源行业将加速向新型能源体系转型,以非化石能源为供应主体、化石能源为兜底保障、新型电力系统为关键支撑的发展格局基本确立。《能源法》将于2025年1月1日正式实施,市场化改革深化,电力交易占比有望突破62.2%,全国统一电力市场框架初步建成。
第一,新能源装机规模持续扩大,提前完成国际承诺
2024年全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已超3亿千瓦,占新增装机85%以上,风光总装机达13.5亿千瓦,提前6年完成气候雄心峰会承诺。2025年计划新增风电、太阳能装机2亿千瓦左右,预计年底风光总装机将达到15.5亿千瓦。这一快速增长态势显示出能源结构加速向绿色低碳转型。
第二,核电发展迎来黄金期,在运在建规模领跑全球
2024年已有江苏徐圩等5个核电项目、11台机组获得核准,全国在运和核准在建核电机组达102台,装机1.13亿千瓦。2025年将稳步推进在建工程,建成“国和一号”示范工程等机组,预计年底在运核电装机达到6500万千瓦,彰显出核电在能源供应中的战略地位。
第三,市场化改革持续深化,交易规模快速增长
预计2024年全国市场化交易电量约6.1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6%。市场化交易电力占比持续提升,从2022年的60.8%增长至2024年1-10月的62.2%。2025年随着《能源法》实施,将加快构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推进自然垄断环节独立运营和竞争性环节市场化改革。
第四,传统能源继续发挥兜底作用,智能化水平提升
2024年全国煤炭产量约47.6亿吨,智能化产能占比超过50%,原油产量连续六年回升,天然气产量连续八年增产超百亿方。火电将继续作为发电供应端占比最大的电源类型,通过“电量电价+容量电价+辅助服务电价”的价格体系,逐步向调节调峰电源转型。这表明在新能源快速发展的同时,传统能源将继续发挥稳定器和压舱石作用。
第五,新型储能和源网荷储一体化加快推进
截至2024年,全国已累计建成新型储能超过6000万千瓦。以河南为代表的地方政府积极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建设,截至2024年10月,河南风电、太阳能装机合计占比达44.8%。通过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建设,加快构建区域新型能源体系,将为全国新型能源体系建设积累经验。
展望2025年,中国能源行业将在新型能源体系建设中迎来重要机遇。在当前10年期国债利率持续下行、国家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背景下,建议关注盈利能力稳健、分红比例高的大型水电、核电企业,把握能源转型带来的投资机遇。
新材料 底部复苏
核心观点:2025年新材料行业有望实现底部复苏,以国产替代为主线的高技术壁垒领域将维持高景气,新兴应用带动的细分赛道将贡献增量机会。
第一,供需格局逐步改善,行业触底回升有望兑现
2024年行业资本支出强度显著下降,大规模新增产能投放进入尾声,叠加经济企稳预期带动需求改善,2025年供需矛盾有望缓解。其中,通用类材料需求将随经济复苏好转,专用类材料需求继续分化,高端领域保持韧性。具体看,2022上半年至2024年的景气度持续下滑趋势将在2025年见底企稳。
第二,半导体材料国产化进程加快,市场空间持续扩大
下游产业链需求旺盛叠加国产替代提速,半导体材料将维持高景气。重点关注光刻胶、电子特气、湿电子化学品等高壁垒材料以及光刻胶树脂、靶材用高纯金属等上游关键原料。同时,AI算力提升带动PPE/PPO等高频高速树脂、冷却液等专用材料需求增长,赛道景气度持续提升。
第三,先进化工材料需求分化,国产替代持续推进
高端聚烯烃、特种工程塑料等领域的国产化率仍较低,在新兴产业应用拓展带动下,POE、COC、PPS、LCP等材料的国产替代空间持续释放。此外,工艺绿色化趋势带来新机遇,以聚氨酯原料为例,非光气法TDI/XDI等新工艺逐步进入中试及规划投产阶段。
第四,传统材料竞争加剧,结构性机会凸显
锂电、光伏材料面临产能过剩,但硅基负极、复合铜箔等技术迭代方向仍存机会。高性能纤维领域,民用产品竞争激烈,军用需求旺盛维持高盈利。绿色低碳材料方面,生物基材料、可降解材料等赛道发展仍依赖政策推动和经济性突破。
第五,新兴应用持续拓展,前沿材料加速产业化
消费电子升级带动钛合金、UTG玻璃等新型金属材料需求提升。超硬材料在精密加工及功能性金刚石等新应用领域前景广阔。此外,纳米材料、3D打印材料等前沿材料在国家政策支持下,产业化进程有望提速。
展望2025年,行业复苏的关键在于供给出清与需求改善的节奏配合。建议重点关注:一是具备技术壁垒的半导体材料、先进化工材料等国产替代领域龙头;二是受益于AI、消费电子等新兴应用的细分赛道龙头;三是在传统材料领域具备成本或技术领先优势的头部企业。
创新药 双周期共振
核心观点:2025年创新药行业有望迎来创新周期和政策支持周期的共振,国产创新药驱动行业景气度持续提升,创新药企业基本面显著改善。创新药在医保支出中占比仅5-11%,对比70%以上的仿制药占比,增长空间巨大。
第一,全球创新药研发进入新一轮突破期,国产创新药竞争力提升
2025年ADC技术趋于成熟,TCE双抗及IO双抗成为创新主流。肿瘤领域IO双抗进展加快,2025年summit HARMONI全球III期临床数据将是重要催化剂;科伦博泰TROP2 ADC和百利天恒EGFR*HER3双抗ADC有望缩小与国际先驱差距。自免领域CAR-T、TCE双抗治疗取得突破,带动全球投融资热度。此外,MASH、神经系统等新领域将迎来从0到1的突破,为国产创新药带来对外授权机会。
第二,国内创新药市场迈入新常态,产业支持政策加码
2023年医保支出2.8万亿元,其中药品支出约1.2-1.5万亿,创新药支出仅为800-1300亿元,仍有大量腾笼换鸟空间。2024年7月二十届三中全会将生物医药定位为新质生产力,北京、上海、广州等地陆续出台创新药产业全链条支持政策,部分地区实施DRG豁免。商业健康险快速发展,保费收入从2013年到2023年实现23%的年复合增长,2023年达到9035亿元,为创新药提供新的支付渠道。目前上市的国产创新药主要源自2015-2018年进入临床的项目(中位时间2018/6),预计2025-2028年将迎来数量更多、质量更高的上市潮。
第三,创新药企业基本面向上,行业格局持续优化
经历十轮集采、六轮医保谈判和反腐等外部冲击后,创新药企业进入基本面改善周期。预计大部分药企2024-2026年收入利润复合增速将达10-20%,处于新品放量期的企业有望实现30-50%增长,10余家biotech预计在2025-2026年实现扭亏。反腐对刚需创新药影响有限,且加速低效药品替代,IQVIA数据显示24Q1肿瘤和免疫药物院内增速达7.8%,超过中成药(7.1%)成为增速最快领域。
第四,重点疾病领域竞争格局清晰,市场空间持续扩容
肿瘤领域IO双抗升级与ADC发展成为主线。自免领域2024年迎来康诺亚IL-4Rα单抗、恒瑞医药IL-17A单抗、荃信生物&华东医药IL12/23乌司努单抗等创新产品上市。糖尿病及减重领域GLP1类药物快速放量,2023年诺和诺德和礼来GLP1药物组合全球销售额达284亿美元,国内市场规模67.4亿元。2025年信达生物双靶、银诺医药长效制剂有望获批上市,行业竞争加剧但呈现多靶点(提升疗效)、口服&长效制剂(提升便利性)和其他获益(增肌减脂等)的发展趋势。
第五,商业模式持续创新,跨境合作成为新趋势
不同于2017-2022年以IPO融资为主,授权交易、New-CO等跨境合作将成为主流模式。行业从医药研发“单打独斗”转向全球协同创新,通过授权引进、对外授权、合作开发等多种方式提升研发效率和商业化能力。专利保护和政府监管形成较高行业壁垒,使得供给变化周期通常以年为单位,避免陷入无序竞争。
展望2025年,建议重点关注:一是已进入收获期的创新药龙头企业;二是拥有全球竞争力产品管线的研发型企业;三是在重点疾病领域具备差异化优势的新兴企业。创新药产业支持政策、医保支付体系改革和商业模式创新将是重要催化剂。
医疗器械 双重驱动
核心观点:2025年医疗器械行业有望受益于设备更新周期和出海加速的双重驱动,预计国内市场增速将回升至10%以上,龙头企业海外收入占比提升15个百分点,行业整体呈现内外需协同发展态势。
第一,国内设备更新政策加码,行业增长动能明显改善
2024年3月国务院提出到2027年医疗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25%以上的目标。7月落地3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设备更新,医疗设备行业预计受益200-300亿元。对比2024年1500-1600亿元的终端市场规模,政策带来的增量效应显著。参考2009-2011年8500亿医疗财政投入和2022年贴息贷款经验,财政刺激后医疗设备业绩兑现快且好,预计2025年行业增长将显著回暖。
第二,中国企业加速全球化进程,海外市占率持续提升
依托工程师红利、产业链成本优势和强大本土市场,中国医疗器械企业在多个领域实现突破:设备和低值耗材出海较为成熟(部分企业海外收入占比超40%),IVD领域(如化学发光)迎来国际化突破(占比超40%),家用器械和高值耗材取得进展(占比超20%)。预计2025年高端影像、化学发光、基因测序等领域龙头企业海外占比将提升约15个百分点。
第三,政策周期触底,集采影响逐步企稳
医疗设备处于政策周期底部,2024年行业增速普遍放缓(如迈瑞医疗上半年收入增长11%,联影医疗增长1%)。但随着耗材大品种集采基本完成,集采影响减弱且预期稳定,叠加设备更新政策stimulus,行业景气度有望回升。
第四,市场需求结构优化,手术类/耗材增长稳健
在人口老龄化加速背景下,手术类和耗材类产品需求最为稳健,且存在加速增长可能。虽然近年来全球医疗器械颠覆式创新相对匮乏,但中国企业通过迭代创新实现追赶,预计行业整体将保持10%左右的稳健增长。
第五,细分领域竞争格局清晰,龙头优势扩大
高端设备、IVD等领域的出海加速带动行业竞争格局优化。具备技术积累和渠道优势的龙头企业在国内设备更新和海外拓展中将获得更大份额,马太效应进一步显现。
展望2025年,建议重点关注:一是受益于设备更新政策的大型医疗设备龙头企业;二是具备海外竞争优势的IVD、高值耗材领域龙头;三是在老龄化背景下受益于手术量增长的耗材类企业。关注设备更新政策落地进度、海外市场拓展和老龄化加速等三大核心催化剂。
量子计算 走向商用
核心观点:2025年将是量子计算从实验室走向商用的关键节点年,全球市场规模预计达到61亿美元,未来5-10年量子计算将逐步实现商用落地。中国量子计算在国家战略支持下加速自主创新,但技术产业化和国际竞争仍面临挑战。
第一,全球量子计算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商用化进程加速
联合国宣布2025年为国际量子科技年(IYQ),将推动全球量子科技合作与发展。谷歌2024年底发布的Willow量子芯片在关键指标上实现突破:T1(量子比特激发时间长短)时间接近100μs(较上代提升5倍),错误率降低一半,为规模化应用奠定基础。从技术路线看,超导量子计算占据主导地位,截至2024年7月全球专利申请9380件,授权3976件。
第二,应用场景日趋清晰,金融领域引领落地
预计到2035年金融领域将占量子计算下游应用的51.9%(较2030年的15.8%大幅提升),医药和化工分别占20.5%和14.2%。量子计算正从前沿研究向应用落地突破,多领域交叉应用探索推动技术走向实用化。
第三,中国量子计算进入战略发展期,但面临技术封锁
2024年初七部门发布《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将量子信息列为重点发展方向。国务院国资委遴选首批启航企业布局量子信息等新赛道。但2024年美国将22个中国量子科技相关实体列入管制清单,并限制对华投资,科技封锁加剧。
第四,全球竞争格局渐显,中国企业加速追赶
欧美企业占据第一梯队,IBM、谷歌、Intel等科技巨头优势明显。中国腾讯、华为、中国电科等大型企业战略布局,本源量子、国盾量子等初创企业在软硬件产品和云平台方面快速发展,但整体水平与欧美仍有差距。
第五,产业发展面临多重挑战与不确定性
技术产品化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大部分量子技术仍处于工程实验验证和原型样机阶段。市场需求主要依赖政府推动,商业应用场景尚需培育。国际科技壁垒可能制约产业发展,自主创新突破成为关键。
展望2025年,建议重点关注:一是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量子计算核心技术企业;二是在金融、医药等重点应用领域布局的量子解决方案提供商;三是在超导等主流技术路线上具有竞争优势的企业。产业发展的关键催化剂包括:技术突破(尤其是错误率控制)、应用场景落地、政策支持力度以及国际科技合作环境的变化。
致谢中金公司、中银证券、浙商证券、赛迪智库、 IDC、浦银国际、中原证券、海通证券、兴业研究等研究机构
——END——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