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福军
未来,我国可重点围绕产业来发展服务贸易,探索形成以产业发展夯实服务贸易基础的发展模式。我国作为农业大国,正在向农业强国迈进,必然会带动农业服务业和农业服务贸易发展。今后,我国农业服务贸易发展的空间和潜力较大。顺应农业服务贸易发展新形势,要积极鼓励各地根据各自的优势和特色,发展农业服务业,加快探索发展农业服务贸易新业态新模式。既要围绕农业全产业链探索农业服务贸易发展,也要突出重点,在农业智能化数字化领域、农业开放平台和重点合作国家上发力,促进农业服务贸易发展。
我国农业服务贸易发展空间大
总体而言,农业服务贸易既包括围绕农产品贸易、农机贸易等提供相关的服务,也包括为农业发展提供相关的服务,比如教育、金融、保险、信息、数字、技术、咨询服务等。
未来我国农业服务贸易的潜力大。2023年,我国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总产值比达到2.59∶1,比2019年提高了0.22个百分点。未来,随着我国农业加工制造业的发展,农业服务业会加快发展,这必将促进农业服务贸易发展。根据商务部发布的《中国服务贸易报告2023》,2022年我国农业服务贸易总额131.7亿美元。2022年农业服务贸易占农业贸易的比重为5.76%,低于2022年我国服务贸易占我国贸易12.5%的比重。未来,随着我国农业企业走出去,农业服务贸易发展空间大。
数字化发展加速农业服务贸易发展。近年来,全球数字化发展,方便了包括农业领域在内的服务贸易发展。与此同时,我国把握数字化、智能化的发展机遇,推进农业与数字化融合发展,大力应用智慧农业技术,促进智慧农业快速发展。我国数字农业、智慧农业发展,不仅更加便利数字农业服务贸易发展,也有助于发挥我国智能农业发展所积累的经验,促进数字农业服务出口。
发展农业服务贸易的六个思路
一是立足当地特色发展生产技术类型农业服务贸易。农业领域涉及面广,包括畜牧业、渔业、谷物、蔬菜、水果种植等领域,而且我国各地有各自优势农业发展领域。因此,鼓励和支持各地因地制宜,立足当地特色和优势发展服务贸易。需要指出的是,对于大城市而言,农业科技、信息化和数字化发展相对较快,可以为全国、全球农业发展提供农业科技、农业数字化技术,因此,侧重发展数字化和智能化等技术类型的农业服务贸易。
二是围绕当地优势延伸发展全产业链服务贸易。目前,我国现有农业服务贸易,较多依托境外农资农机、农技和加工仓储等,农业服务贸易形式和模式不够多样化。未来,各地可以在农业产业链的某一个环节,精耕细作,发展多种形式的服务贸易。比如:在种植环节,可以提供种植技术服务,可以对施肥、病虫害防治等田间管理开展的培训提供技术支持,可以为种植所需要的农机设备进行维修和保养,还可以为种植提供金融、保险等。随着当地农业发展水平提升,要逐步发展包括育种、种植、农产品加工制造、物流、研发等在内的农业全产业链,探索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服务贸易。
三是将智能化、数字化国际合作作为农业服务贸易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农业服务贸易不仅涉及畜牧业、渔业、谷物、蔬菜等多个领域,还涉及到人员、技术、服务、资金、数据等多个环节,涉及到农业教育培训、研发、创新、知识产权、金融、保险等多项内容,不可能针对所有领域和环节同时发力,建议充分发挥近年来我国农业领域数字化、智能化快速发展所积累形成的能力,将农业数字化、智能化的国际合作,作为农业服务贸易发展的重要突破口。不仅要鼓励和支持我国农业数字化、智能化方面的经验、技术走向世界,也积极支持我国数字企业走出去,为世界各国农业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提供技术和服务,尤其是针对各国农业特色,开发出有针对性的数字产品和服务。当然,农业智能化、数字化国际合作,涉及的内容也较多,也只能选择在重点环节、重点领域上进行突破。
四是以农业开放平台为重要载体加快发展农业服务贸易。今后,要充分发挥我国已建立的境外农业合作示范区、农业对外开放合作试验区、农业国际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基地等专门的农业开放平台的作用,积累经验,形成示范,不仅为全国其他地方发展农业服务贸易提供学习样本,还要充分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全国农业服务贸易发展。与此同时,也要充分发挥自贸试验区、经开区、服务贸易国际合作园区等的作用,开拓创新,助力农业服务贸易发展。
五是在发展农业服务贸易中突出国别合作重点。要根据合作国家农业发展重点及其与我国农产品贸易的现状,选择重点合作国家,发展有针对性的农业服务贸易。也需要针对合作国家农业发展的特点和重点,开展有针对性的合作。
六是全方位提升农业服务贸易发展能力。发展农业服务贸易,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市场主体共同努力,形成合力。
不仅需要聚焦农业服务贸易发展,围绕人员流动、技术流动、资金流动、数据流动、服务流动等开展制度创新和出台政策,推出典型案例,开展专门的农业服务贸易的监测统计,建设农业开放平台,也需要激发经营主体活力,创新农业服务贸易业态和模式。这都需要在探索实践中,逐步积累经验,不断提升农业服务贸易发展能力。
(作者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研究员)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