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千多年前的「一碗面条」、遗址中相拥的遗骸,这是灾难来临时,真实定格的喇家先民生活一瞬。

走近这个瞬间,有感慨,有震撼,随之还有更多的疑问与好奇:喇家究竟是什么样的地方?喇家先民们经历了什么?

 

随着被称为「黄河磬王」的喇家石磬、首次亮相的喇家陶仓,以及素陶代表作鸮面罐、陶盉等的逐一面世,喇家的真实面貌经由文物与历史脉络串联起的证据链,面纱缓掀,渐次清晰。

这些故事,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国家文物局联合摄制的大型系列纪录片《寻古中国·喇家寻踪》讲述,12月19日在总台央视综合频道(CCTV-1)档开播,央视频全网首播。 

叩问来处,对话古今

如果说位于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过渡地带的喇家遗址,曾架起了联结东西的交通之桥,那么《寻古中国·喇家寻踪》,则如同一场穿越古今对话,来自四千多年前的声音,以娓娓道来的方式与每一位观众轻轻述说。

这场对话动静相宜——

历史是流动的:喇家遗址出土了许多玉器,其中包括中国迄今最大的玉刀,但喇家本地并不出产玉料。经过材质研究,这些玉器来自多个地区:在喇家汇集着从最远的阿富汗,到最北的阿尔泰,以及祁连山、昆仑山、马衔山等地的玉。 

这些各地汇集而来的玉器,足以印证喇家为早期中华文明的交流与融合留下了鲜明的印记。

历史也是定格一瞬的:在喇家遗址中的真实场景——毫无防备倒下的遗骨、将孩童拥在怀中的母亲,以及散落的陶器。根据研究,这大概率是积石山地震来临时的最后时刻。喇家先民以定格的姿态,与后人相见。 

这场对话不仅有微观的聚焦,也有宏大的视野——

出土于喇家遗址的一碗面条,是迄今发现的「世界上最早面条」。当显微镜拉近这碗面,研究人员基本确定其可能由黍子和谷子制成,而研究人员经过烫面、醒面、捶打的反复试验,才克服了原材料黏性较弱的难题,终于将其制成面食,其复杂的工艺也意味着它并非日常食物,而更可能用于祭祀。在民俗学的宏观视角来看,这也意味着喇家走向礼乐文明。

此外,从这碗面上析出了牛羊动物油脂以及微小的动物碎片,更是激发了研究人员对喇家生活深入的探寻:来自中原的小米,与来自西亚的牛羊在一碗面中相遇。

这场对话跨越古今——

数千年前,喇家正是在古丝绸之路南线的重要通道上,那个时候它便以道路交汇的优越地理位置,成为一处文明的地标:在更古老的时代,它就已经发端,周穆王西行拜见西王母,极有可能就是从临近古渡(距离喇家7公里)进入青海,打通了去往西域的交通要道。 

而数千年后,这条文明走廊依然不断延展,既是交通的枢纽地带,也是文化传播交流的重要节点,留存了下许多考古科研的重要史料。 

严谨寻古,丰富交融

严谨,是考古科研工作的关键词;而《寻古中国·喇家寻踪》中,不仅有严谨的寻古过程,更有丰富而多样呈现形式。

多学科交融,实证严谨,而蕴藏丰富:

《寻古中国·喇家寻踪》邀请到众多领域专家:考古学、地质学、农业史、人类学、文物修复学等,以多学科、跨领域的探寻古迹,节目组还探访当地,与参与喇家遗址考古发掘的村民当事人对话,还原喇家考古幕后最真实生动的故事。多角度并行地解开历史进程环环相扣的奥秘,也展开寻古历程合理推测的想象。

历史的艺术美感与现代科技的技术在一档节目中得以完美融合:

主持人出现在时空重组的「寻古博物馆」中,带领观众一同穿越千年,与巨物化的遗址雕塑和文物亲密互动。节目采用电影级的实时合成技术与大场景三维扫描技术,喇家遗址的历史场景不仅做到了一比一复原至演播室,更将其艺术性与审美性充分体现。 

同时,节目还利用AI、VP虚实融合技术、3D数字孪生技术等前沿影像技术,沉浸而生动地复原了喇家先民的日常生活和重大灾难的瞬间,以虚实结合,将文字可视化建构为超现实视觉奇观。

全面详实的考古证据结合超现实的影像技术,《寻古中国·喇家寻踪》正在以更多「首次」的全新视角,不断讲述巍巍华夏满天星斗的璀璨华光。 

1号结语

在黄河上游发展壮大的岁月里,喇家先民处在远古东西方文化交流大通道上。

而如今,《寻古中国·喇家寻踪》则成为了对话古今的桥梁,以严谨的科学研究态度,回应着丰富的好奇。

四千多年前传来的声音,它如同喇家村村民吟唱的歌谣,余音悠扬;又如同黄河巨浪磅礴的咆哮,一瞬定格却述说着古今万千故事。

喇家的生活图景和文化创造经由《寻古中国·喇家寻踪》的探寻,被世人看见。揭开喇家遗址的大幕,我们看到了一条文明互鉴的道路。四千多前的喇家被灾难定格了,但是文明的交互从未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