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王培哲 宜宾观察 罗顺

宜宾是“科技创新体集群”的首提地,承担着推动高校、科研院所等科技创新体从分散走向凝聚,形成更具竞争力集群的重要任务。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上,宜宾有哪些具体举措?12月16日,四川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万千气象看四川”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宜宾专场上,宜宾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唐伟从培优创新主体、建强创新平台和做实创新服务加以三方面介绍。

宜宾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唐伟回答记者提问。 罗顺 摄

培优创新主体的主要做法,是通过创新性成立市科技委,组建科技人才集团和科技招商专班,宜宾构建起了市县联动、部门协同、国资赋能的“大科创”格局。结合企业生产规模和成长周期,宜宾分别成立了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创新型领军企业“四类”企业后备培育库,开展分类指导、重点培育,构建起“强领军、强主干、强基础”的创新型企业梯次培育体系,预计今年宜宾科技型中小企业超1700家、高新技术企业达450家。

建强创新平台的动力来源,是宜宾在全省率先实施以“企业出题、政府资助、科研机构答题”的“揭榜挂帅”科技项目,目前已发布三批32个榜单、金额超3亿元,吸引清华大学、中科院等科研院所前来揭榜。围绕“4+4+4”现代化产业发展需求,宜宾还在引导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在宜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建设新型研发机构,共同开展核心技术攻关,累计建设省级及以上创新平台160余个,近三年实施省级及以上科技项目300余项。

做实创新服务的具体举措,包括建成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川南分中心,宜宾依托10亿元创新创业股权投资基金,坚持投早、投小、投硬科技,推行企业技术经纪人服务模式,累计培育省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企业49家。依托宜宾市商业银行科技支行,宜宾为200余户科技型初创企业提供债权融资、科技购买等服务,累计投放贷款74亿元。此外,宜宾还连续五年承办中国创新挑战赛现场赛,举办两届“电池集成及管理技术创新挑战赛”,常态化组织动力电池、新材料等产业技术需求对接活动,近三年促成技术交易合同100亿元以上。

唐伟表示,凭借这些举措,宜宾科技创新能力评价连续多年排名全省前三,成为了全省首批省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和科技服务业产业发展集聚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