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思妤 李欣玥 马依
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一环。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强调,四川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着力在城乡融合发展等引领性改革上攻坚突破,坚持“抓好两端、畅通中间”,尽快在以县域为重要切入点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上取得更大进展。疏通好省内城乡融合发展的堵点难点,关键要瞄准产业、要素、公共服务3个重点,扎实推动新质生产力和城乡融合发展互促互进,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崭新路径和科学指引。
城乡发展仍存在“三重约束”
按照“抓好两端、畅通中间”的工作思路,四川城乡关系持续改善、城乡融合程度明显提升,但省内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尚未根本性扭转,仍然存在“三重约束”。
一是城乡产业互动面临链条不完备与体系不均衡的双重约束。四川作为农业大省,川猪、川茶、川粮油在全国范围内享有盛誉,但目前全国种业前十强中没有一家四川企业,且农业产业链条短、精深加工体系缺乏。省内旅游资源的富集促成文旅行业蓬勃发展的同时,带来地区间产业同质化倾向冒头的隐忧。
二是城乡要素互通面临质量欠佳和综合利用难的双重挑战。农村人口外流加剧农村资源闲置,且由于区位条件限制,省内农村宅基地呈现零散化、碎片化兼具的“插花式”分布,造成腾退宅基地产业容纳能力不足,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成本相应增加的弊病。
三是城乡公共供给面临效率递减与结构失衡的双重阻碍。一方面,四川境内地形多样,丘区、高寒、高山地区经济基础相对脆弱,公共品分布广泛、维护成本高昂,外部供给模式的高交易成本降低了公共品供给效率。另一方面,城乡人口和空间变化提升了差异化公共品需求,但简单的城市模式复制导致供给过剩,而农村社区对活动空间、老幼照料和文化服务的需求却未得到充分满足,致使城乡公共品供给结构失衡。
以新质生产力赋能城乡融合的目标定位
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先进生产力质态,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为核心标志。从新质生产力视域来看,四川城乡融合发展目标可以从三个维度进行定位:
城乡产业发展更加突出科学技术创新的引领效应。产业是新质生产力孕育、发展、壮大的重要载体,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是新质生产力形成的主阵地。通过企业设备更新、工艺升级、数字赋能、管理创新等方式,加速推进农业传统优势产业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迭代升级,有效助力农业产业延链、补链、增链、强链,蓄力化解城乡产业链条不完备难题。此外,要依据区域资源禀赋特色、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有选择地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优化产业布局,合理配置创新资源。发挥好成都等城市的创新优势,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产业共性技术研究开发,推动原创性、颠覆性技术突破;发挥中小城市制造业基础优势,积极推动产业技术创新和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加大县域“智慧+农业”“智慧+旅游”等应用,促使新质生产力更加有为地助推城乡产业高质量发展。
城乡要素融通更加突出高水平劳动要素的协同效应。新质生产力是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作为知识形态的渗透性要素,在实践中对于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等实体性要素的反哺作用更加显著。四川省内既有大城市又有大农村,城乡差距与区域差距相互交织,城乡二元结构尤为明显,畅通城乡要素流动是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牛鼻子”,更高水平的劳动要素供给能够有效实现要素“提质”“增量”,促进人、地、钱等生产要素从单一的互斥性流动逐渐发展为多个生产要素之间的协同耦合流动,强化数字要素在整体要素流动当中的驱动作用,助力城乡要素融合向城乡双向自由流动的健康趋势转化。
城乡公共供给更加突出县域高质量发展的集聚效应。新质生产力对于区域发展协调性、区域发展均衡性提出更高要求。四川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的问题很大程度上由县域发展水平所决定,县域的高质量发展与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呈现正相关性。一方面,县域处于“城尾乡头”,既是分担城市职能的“卫星”,也是带动农村发展的“启明星”,作为联结城乡之间交通、医疗、教育等基础公共服务的桥梁,加快补齐县域公共服务设施、市政公用设施、环境基础设施、产业配套设施和产城融合等短板,能够同步提升县域的承载能力与治理能力,实现县域的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四川是全国县级行政区数量最多的省份,县域是省内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亟需将县域作为城乡公共供给均衡化的突破重点,以县域高质量发展助力城乡融合发展。
加快以形成新质生产力赋能城乡融合的四川路径
从新质生产力的新劳动者、新劳动资料和新劳动对象等“三新”要素出发,根据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基础等,结合城乡融合发展具体难题,以产业、要素和公共服务为3个核心指标,实现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破解城乡融合“三重约束”,加快形成四川比较优势、竞争优势和分工特色,全力打造新质生产力赋能四川城乡融合发展的良好生态环境。
促进技术创新,助力城乡产业融合。农业领域的新质生产力关键在于科技研发,通过科技研发提高科研成果应用转化效率,让更多的农业技术创新成果应用到农业产业发展上,助推城乡产业融合。首先,加大政策支持。要对新质生产力重点领域提供政策支持,完善农业科技管理体制机制,充分发挥政府在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中的引导性作用。建议政府扩大升级农业科技项目立项范围,加大对新质生产力科研经费的支持力度,助推农业科技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成功转换。其次,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建立农业科技专项资金,优先支持农业高科技企业发展建设项目,鼓励金融机构积极参与农业科技创新,扩大新质生产力研发投入的资金来源。再次,发挥农业龙头企业在新质生产力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设立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奖励基金,支持企业开展农业领域重大技术研发创新活动,搭建农业生产发展的分析与分享的平台,为其提供更多的税收优惠和项目支持。
统筹人才培育,实现城乡要素互通。人才是农业科技创新的核心力量,利用农业专业人才和新型职业农民,打通城乡人才交流通道,实现要素互通。首先,拓展人才引进和培养的通道。柔性引进农业高层次人才,加大人才奖励和资助政策的落实,设置科研启动资金,充分激发农业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壮大农村基层科技人才队伍,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引进更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其次,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并扩大来源。扩充新型职业农民劳动力市场,吸引更多人才要素在农业农村集聚,既要聚焦农业农村一线的“土专家”和“田秀才”,又要重视返乡就业创业的大学生,采取必要产业扶持和政策激励等措施,稳步扩大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助推构建城乡要素自由流动新格局。
完善数字公共服务平台,推动城乡公共服务协同化均等化。首先,立足地方特色,以产业数字化带动农村公共服务内生供给。以新质生产力和数字技术为载体,以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为立足点,因地制宜发展地方特色的“互联网+农业”模式,强化地方公共服务财政支撑。将数字技术和政策激励相结合,激发城市和乡村不同主体参与乡村治理,支撑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其次,促进要素流动,以数字技术为载体加强公共服务普惠性和包容性。一方面,搭建城乡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平台,着眼农村公共服务短板和薄弱环节,推动城市优质资源向农村下沉,确保城乡公共服务协同化。另一方面,建立公共服务供给全流程数字化监管体系,在精准搜集城乡居民需求的基础上,实现公共服务的靶向供给,促进城乡公共服务精准化。
(作者单位:四川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