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两平台

●市气象局联合市口岸物流办筹建全国首个低空气象台

●市气象局联合青藏高原气象研究院筹建低空气象实验室

推进四场景

通航短途载人运输

无人机物流配送

低空公共服务应用

低空文体旅游

“成都市气候条件总体有利于开展低空飞行和产业发展。”12月9日,记者从成都市气象局获悉,中国气象局正式批复同意成都开展低空气象服务保障工作,成都成为全国首个气象赋能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试点城市,将进一步提升低空飞行的安全性和效率性,拓展低空经济的应用领域和市场空间。

在深山也能享受“云端外卖”

低空正变得越来越繁忙

据介绍,2024年年初,成都市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用好低空空域协同管理改革试点成果,激活通用航空、工业无人机等产业优势,打造西部低空经济中心。此后,成都又出台多个专项规划或政策,支持发展低空经济。

从宏观层面上来看,成都在低空经济赛道动作频频。围绕“低空+交通”“低空+物流”“低空+文旅”“低空+应急”等领域,形成低空应用场景12个、开通航线67条。投入使用了国内首个阶梯式低空空域。

而从微观层面观察,在成都这座充满活力与魅力的超大城市上空,低空正变得越来越繁忙。今年6月20日,成都成功完成城市低空短途载人出行验证飞行,6月28日成都至贵阳跨省低空物流运输完成首航,多场景飞行活动呼之欲出。今年以来,彭州基地还开通了“快递航线”42条,身处深山也能享受“云端外卖”。7月6日,一场名为“云端创享·城市飞行”的活动在成都科创生态岛举行,无人机配送咖啡等低空消费场景赚足眼球。

24小时精密监测

低空经济有气象保障

“成都市垂直气候差异显著为低空经济飞行应用场景带来了挑战,需要更加精准的低空垂直气象探测和更加精细化的高频次、智能化、集约化气象服务。”成都市气象台台长张驹告诉记者,这样的底气来自于良好的成都低空经济气象服务基础条件。

成都市初步构建立体化综合气象观测网,建成各类气象观测站771套、天气雷达23部,为相关部门提供卫星、雷达、地面观测、预报预警等20类气象数据资源。建立了成都区域高分辨率数值预报模式,实现24小时预报时空分辨率1小时、1公里。

“成都市气象部门已针对性部署一系列行动。”成都市气象局局长谭畅表示,市气象局加快构建“一机制、一底座、两平台、四场景”的低空经济气象保障模式,其中,“一机制”即建立“政府主导、部门联动、企业参与、合作共赢”的低空气象保障机制,目前已融入成都低空经济基础设施、低空服务保障体系、低空综合监管平台等建设,立项低空气象服务地方标准1项、团体标准2项。

“一底座”为构建智能化、集约化、标准化的低空气象数字底座,建成低空气象监测网、数据网和服务网,基本实现气象实时数据产品、预报预警网格产品与低空交通管理服务平台的技术和数据融入。

“两平台”即联合市口岸物流办筹建全国首个低空气象台、联合青藏高原气象研究院筹建低空气象实验室。

“四场景”即推进通航短途载人运输、无人机物流配送、低空公共服务应用、低空文体旅游等应用场景气象服务,建设低空智慧气象服务平台,建成通航淮州机场、天府新区培训基地、龙泉驿区无人机医疗物流配送气象监测示范点。

来源:红星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