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之约,应者如云。

11月5日至10日,第七届进博会如期举行。129个国家和地区的3496家展商参加企业展,国别(地区)数和企业数都超过上届;参展的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达297家,创历史新高;人文交流活动展示面积超过3.2万平方米,是历届之最……频频破纪录的数据,折射着进博会的强大“磁吸力”,也见证着世界的“用脚投票”。

(一)

作为全球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博览会,进博会的“金色大门”里,是充满机遇的中国大市场。

翻开进博会的日志,满目皆是双赢故事——卢旺达辣椒厂商,从因为产品太辣在本地“有质无市”,到成千上万吨干辣椒热销中国,当地农民收入翻五倍;新西兰羊驼毛制品,从一度面临倒闭危机,到接到中国3.3吨羊驼纤维大订单,实现华丽转身。数据显示,前六届进博会累计意向成交额超过4200亿美元。

“展品变商品”“商品变爆品”“展商变投资商”“头回客变回头客”……进博会的溢出效应持续放大,成为“中国越发展,就越开放”的生动例证,更昭示着普惠包容、互利共赢的发展乃人心所向。

(二)

“中国特别擅长搭建桥梁。”犹记首届进博会上,时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拉加德如是盛赞。这番话语,既说物理意义上的桥梁,也指沟通世界的繁荣之桥、未来之桥。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些年来,中国矢志为世界搭建开放共享的平台。消博会、服贸会、广交会,一场场国际盛会形成强大矩阵,开放的蛋糕越做越大,合作的清单越拉越长,向世界发出热情邀约。

“谁来合作我们都欢迎”。从为最不发达国家提供免费标准展位,到为中小企业提供常年展销平台,那些一度“被遗忘的角落”,也能成为“希望的田野”。得益于一款款“公共产品”,中外企业破圈互动、加深合作,各国发展意愿“被看见”“被尊重”,发展潜力被激发被放大。

(三)

有人将贸易比作一道能产生“1+1>2”奇迹的数学题。一份订单,是买卖双方的一次交易,背后则是某个产业链乃至各国各地区之间服务、技术的深度融合。

开放市场,不只包括国家级的“买买买”盛会,更撬动着“买卖”的双向流通。中国不仅是“超级买手”,也“卖遍全球”。比如,最近同样火热的线上“双11”,“硬核国货”亮相网购平台,“大国重器”上架直播间。天南海北的消费者、国内国外的围观者,皆能在此一睹中国最先进的信息技术、人工智能、航空航天、高端装备等,甚至直接下单“带回家”。

有来有往、互通有无,是贸易的本意,也是合作的诚意。五洲客商欣然来华,中国产品、中国技术走向全球,“朋友圈”持续扩大,写下了美美与共的佳话。企业找到更好解决方案、更先进工艺流程,民众买到更甜的水果、更香的美酒、更好用的家电。资源充分流动、实现优化配置,开放市场的厚重意义,正蕴含在这一个个微观故事之中。

(四)

“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社会生产力由低到高的发展,实质就是社会分工日益细化、资源配置不断优化、市场范围逐步拓展、产业链供应链不断升级的过程。这样的发展历程,必然伴随着开放。

纵观全球近现代发展史,18世纪中期,轰鸣的蒸汽机带来工业革命,曼彻斯特的棉纺厂随处可见西印度群岛、南北美洲的棉花,人类生产力实现了一次大跨越;19世纪中后期电气时代到来,催生了第一次经济全球化浪潮,从1870年至1913年,四十余年全球贸易额实现翻番。及至20世纪70年代,信息技术革命如火如荼,“天涯若比邻”成为现实,研发、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进一步形成全球大循环。

如马克思、恩格斯的那句预言:“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

全球化是大逻辑大趋势,商品生产和交换的范围必然要超出单一国家和地区。让超越国界的人、财、物顺畅流动,充分发挥各国各地区的比较优势,是尊重经济规律的顺势而为,也是推动全球利益链良性构建的必然选择。

‍‍

(五)

有怎样的眼界,才能看到怎样的远方。

近年来,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世界开放指数呈下滑趋势。个别国家深陷零和博弈思维,执意要搞“小院高墙”,明明自己习惯了攫取最大红利,却污蔑他国“占便宜”。

但逆流再猛,也挡不住大势所趋。致力于更好发展的广大国家,迫切希望拆除一切阻碍生产力发展的藩篱,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

正如各国“用脚投票”所折射的,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是人心所向。放下偏执成见、减少无谓损耗,坚持开放包容、推动共建共享,人类才能尽快走出迷茫纠结的十字路口,走向和平发展的康庄大道。

(六)

“进博会不只有订单,还有未来和希望”。

如果说首届进博会是中国向世界发出的邀约,那么如今,它已经成为中国和世界双向奔赴的一场约会。

期待“进博之约”,开辟更多新空间,发现更多新机遇,办成大事、办成好事、办成长久之事,助力全球的光明前程。

撰文:田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