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期5天的2024「FLC学习者大会」在北京正式落下帷幕!本届大会聚焦「未来教育」「未来学习」「跨界共创」三大主题。

来自不同国家、不同领域的学习者们,从各自经验出发,真诚分享、开放交流,打破传统会议模式,用更开放的语言、更国际化的视角,探讨AI驱动的未来,如何通过教育去寻找确定的方向。同时,来自科学、艺术、文化、户外、文旅、乡村、设计等领域的嘉宾开启跨界共创,激发学习者们的创新思维,推动未来全球教育的协同合作。

圆桌对话

“人工智能助推教育强国建设”

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加速发展,尤其是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出现,深刻冲击着传统教育的发展模式。步入人工智能时代,我们需要发展怎样的教育、培养怎样的人才?人工智能如何助力教育强国建设?

2024「FLC学习者大会」期间,首场圆桌对话由半月谈杂志社主办,新华社主持人谷松主持,多位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就人工智能赋能教育这一主题展开对话讨论。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信息学院院长熊璋认为,“我们要积极拥抱教育革新,通过教育改革,实现教育创新,完成教育高质量发展,赋能教育强国建设。”当前,人工智能对教育的介入应分三个层次:一是正确认识人工智能给社会带来的创新和变革,二是人工智能教育的发展必须适应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需要;三是培养孩子驾驭人工智能的能力。

“大模型的知识边界受限,如何用AI赋能教育的同时规避其带来的误导,需要AI研究者和教育者共同探索。”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王元卓在对话中认为,人工智能时代加速来临,一方面要认识到AI的局限性,另一方面也要培养孩子人工智能不具备的能力,如主动提问的能力、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领导的能力,才能让孩子在未来不被人工智能取代,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在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李艳燕看来,人工智能对人才培养方式和培养目标两方面都带来深刻变化。人工智能重新赋能教师,重塑了知识供给方式,为提升教学质量、促进教育公平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未来,教育的目标是要培养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具有高水平的数字素养和跨学科能力的人,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新技术将教育从单纯支持老师的‘教’,转向全面支持学生个性化的‘学’,学校成为了充满活力的学习社区。”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数字教育研究所负责人曹培杰在对话中谈到,未来的教育应抓住人工智能尤其是大模型这个重要机遇,推动教育数字化发展,为学生提供更加个性化、高质量的教育内容,帮助学生拓展视野,高效引领学生学习。

推动人工智能赋能教育,企业的力量不可或缺。北京猿力科技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程群认为,当前,我国海量的高质量的教育数据、大模型的持续更新迭代以及日益完善的教育基础设施赋予了教育产业更大的发展空间,“人工智能+教育”产业发展潜力巨大。作为企业,要将科技与教育更好地结合起来,为不同地域的孩子提供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机会。“我们正在以学习者为中心,将教与学同步推进,并依托新一代信息技术助力实现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目标。”程群说。

圆桌对话

“拔尖创新人才的早期培养”

在大会圆桌对话“拔尖创新人才的早期培养”中,嘉宾们围绕在学校教育中如何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分享了他们的独到见解。

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梁黎明博士认为,人才不是培养出来的,教育者不要把孩子的闪光点埋没掉,应持续赋予他们适宜的资源、土壤和环境去成长。

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校长芦咏莉以自身教学实践为例讲述了拔尖创新人才的早期培养经验。她认为,在初级阶段,要为孩子储备有机的知识结构、良好的认知能力以及持续终身的发展动力。

北京中学校长夏青峰谈到,办学不是目的,培养“人”才是根本。所谓“培养”,就是不折腾、不伤害孩子,提供平台、方法与引导。

帆书App创始人兼首席内容官樊登谈到,成长如同数学中的幂次曲线,有时候在没有到达向上的拐点之前,付出和努力几乎是看不出来的,我们要做的教育就是拆掉围墙,创造出更多碰撞的机会。

分论坛

“全球背景下的未来人才能力培养”

随着国际教育交流广泛开展,此次大会聚焦“全球背景下的未来人才能力培养”开启了一场强强对话。

UWC中国常熟校长Simon Head谈到,当下,我们更倡导以人为本的学习方式,除了关注技术本身,我们更需要思考如何帮助学生在技术的浪潮中保持自主性。

CWA世华学校校长Jean-Luc Aupoix分享到,教育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在与AI的正确交互中能够激发批判性思维,并提升对现代工具的使用能力,以应对未来挑战。

JPED Academy校长Richard Pratt谈到,教育不应忽视学生情感和人际关系的培养,AI时代,我们更应该提供全面的教育机会,特别是为资源匮乏的学生。

日本白马学校招生办负责人David Kenney说,AI会创造更多工作机会,我们鼓励学生探索AI应用,不过,学校应在利用技术教育与培养师生关系之间找到平衡点。

分论坛

“未来教育的原点:孩子内心的幸福与充盈”

未来教育的目标,是要让孩子实现内心的幸福与人格的完满。在分论坛“未来教育的原点:孩子内心的幸福与充盈”中,北京小学校长李明新提到,技术只能带来便利,但不一定能带来幸福。当学校为孩子提供了足够的安全感和归属感时,孩子就是真正幸福的。

北京润泽学校总校长刘长铭结合师生情感联结谈到,AI时代,教师的情感陪伴变得尤为关键,当我们真正享受教学过程,并将这份快乐传递给学生时,就是幸福。

深圳市蛇口育才教育集团总校长龚振分享到,“我们开启了混龄化‘全员导师制’,通过思想引导、学业辅导、心理疏导、生活指导、生涯向导,五‘导’结合,构建新型师生关系,增强学生幸福感。”

清华学习科学实验室原主任宋少卫认为,孩子的幸福一种是从外而内的需要,另一种是内心的发现和实现,当孩子拥有因为学习而创造的时刻时,孩子将会拥有内心开花的幸福。

孩子走出校园后,怎样开展就业与职业发展?步入社会,“能力文凭”比“学历文凭”更重要。大会闭幕对话,由启行创始人赵蔚对谈校长和各领域嘉宾,为孩子们提出智慧的“生涯规划忠告”。

北京市第八十中学校长任炜东认为,无论未来如何,我们的基础教育都是引导学生成为终身学习者、持续奋斗者、问题解决者、幸福生活者。北师大实验中学顺义校长杨文芝谈到,教育的目标,就是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幸福,面对未来,去选择真正热爱、擅长、可以对自己和他人都有价值的方向。

本次大会还提供了一系列有关「艺术教育」的分论坛和关于「家庭教育」「乡村教育」「创新教育」的平行论坛,针锋相对的观点,或深邃,或犀利,或远见卓识,或紧扣当下……希望这些独到见解和宝贵经验,能为学习者们带来更前沿的教育理念和新的思考,为未来教育提供更多方向和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