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与一个奇迹故事不期而遇——

1995年10月,在新疆,尼雅遗址出土了一块色彩鲜艳的护臂,上面有“五星出东方利中国”八个字,专家鉴定,此为汉代蜀锦。20多年来,人们为了能复制出它,想尽了办法。但只能复制出它的纹饰,大部分密度还达不到文物原件那么紧密。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汉代织锦护臂 图源:央视新闻

2012年12月,在成都,老官山汉墓出土了4部织机模型,经专家辨认是完整的西汉提花织机模型,这在全国是首次发现。翌年,开始以出土织机模型为基础,复原了汉代勾综式提花机。

老官山汉墓出土的西汉提花织机模型。潮新闻记者 董洁 摄

2018年,在杭州,中国丝绸博物馆的专家用复原出的织机复制出了“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这块锦在不足50厘米的宽度下,达到了10470根经线,密度非常高。复原锦当年在国丝馆进行了展出。

故事的一切,都在指向当年蜀锦的织造技术曾经引领全国。

这些天来,在四川的考察过程中,几乎每到一处,必定会被提及的,便是四川的桑蚕文化。

在成都博物馆,一枚战国“蚕纹铜戈”的正反两面,装饰着蚕形图象。副馆长黄晓枫博士跟记者说,文献曾记载,汉唐时期的四川成都是中国丝绸最大的供给地之一。虽然现在学术界认为丝绸之路的起点在长安,但四川的蜀锦等丝绸产品是丝绸之路上最重要的商品之一。

成都博物馆藏蚕纹铜戈。潮新闻记者 张迪 摄

成都博物馆藏东汉庄园画像石,刻画了蜀地种桑养蚕纺织的生产生活。潮新闻记者 董洁 摄

三星堆博物馆,青铜大立人衣饰华丽,专家推测古蜀国纺织工艺发达,并在其它出土的青铜器物上发现了丝织品残留;

眉山三苏祠,位于当地东坡区纱縠(精细而轻薄的丝织品)行,苏轼之母程夫人就是在这条街上做丝帛生意,撑起一个苏家……

这一切都印证了长江流域的先民很早就掌握了养蚕缫丝、织造的工艺。蜀锦因工艺最复杂、发展最成熟、影响最深远,被誉为“天下母锦”,堪称中国织锦史上第一座里程碑。

成都蜀锦织绣博物馆,两位师傅用清道光年间传下来的织机织锦。潮新闻记者 董洁 摄

我们刚走进建在原成都蜀锦厂旧址上的成都蜀锦织绣博物馆,就听见动静不小的机杼声,这可不是《木兰辞》里的“唧唧复唧唧”。果然,走到地下一层,一台长6米、宽1.5米、高5米的织机,正牵动着上万根丝线作业着。

这台庞然大物是从清道光年间传下来的老古董,由“挽花工”与“投梭工”两位师傅操控,合作织造灯花锦纹样的蜀锦。在他们的娴熟操作下,每日也仅能织造8厘米锦缎,可谓“寸锦寸金”。

“精通全套传统手工蜀锦织造技艺需耗时40余年。”蜀锦织造技艺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贺斌告诉我们,这家民营博物馆也是国内目前唯一保有并活态展示全套蜀锦手工制作技艺的场馆。

还原制成的三星堆青铜立人龙纹礼衣。潮新闻记者 董洁 摄

成都蜀锦织绣博物馆里,还陈列着通过还原制成的三星堆青铜立人龙纹礼衣。这件礼衣是由绢地辫子股锁针绣法和贴绣法,依据青铜立人身上的花纹绣制而成。

蜀绣,在四大名绣中历史最长。

孟德芝正在为刺绣文创产品打样。潮新闻记者 董洁 摄

孟德芝是蜀绣技艺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在成都的文殊院街上有一间大师工作室,这是一处带有天井的两层建筑。中午刚过,她把绣绷摆在天井里,借着天光,不急不徐,针脚穿过绷子的声音,一下一下,渐渐与心跳相合。

打开二楼的木门,里面有孟德芝部分精中选精的作品,数件双面异形异色异样绣作一字儿排开。这种三异绣被誉为“刺绣的最高境界”,即在一幅作品的正反两面,同时运针,绣出的画面具有不同的形象、色彩与内涵,却又互不相扰。

蜀绣代表作《芙蓉鲤鱼》,出自孟德芝之手。图源: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公众号

蜀绣最显著的特征是讲究“针脚整齐,线片光亮,紧密柔和,车拧到家”,芙蓉和锦鲤,是蜀绣最传统的题材,芙蓉层层渐变,鱼鳞片片可见,色彩丰富,纹理清晰,一个人如果连这两样都绣不好,那就不算出师。

“芙蓉城三月雨纷纷四月绣花针……”李宇春唱过一首《蜀绣》的歌,听过吗?孟德芝问我们,“她是成都人。”

对蜀绣的吟诵歌颂,最早可追溯至汉。蜀人扬雄在《蜀都赋》中描绘出当时成都“挥肱织锦,展帛刺绣”的繁荣场面,蜀绣在当时已经具备了相当的规模和高超的技艺。宋代,蜀绣发展达到鼎盛。清中期后,蜀绣渐成行业,当时各县官府均设“劝工局”以鼓励蜀绣生产。“那时,家家女红,户户针工。劝工局相当于国有企业,出品‘官绣’,民间绣坊就专绣铺盖被面。”孟德芝说,“我外婆那一代,就能靠一双手养活自己了。”

外语专业毕业,喜欢刺绣而来到成都郫县的康春梅,已经学绣四年。“先绣柿子,再绣鸟,把翅膀绣好了,就开始绣鱼。”小康拜了很厉害的师傅,不断精进绣工。我们到访安靖“蜀绣之乡”时,当地正在举办两年一次的郫县蜀绣大赛,小康也是50位参赛者之一。

如今,蜀锦蜀绣的文化跨界合作已成常态。不久前,《梦幻西游》携手贺斌与孟德芝,上线了一款锦衣“巫山曲”,为非遗文化提供了贴近现代人平日生活的游戏产品新载体。去年成都举办的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就采用了蜀锦织造技艺制作奖牌绶带。

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奖牌绶带纹样,其中有芙蓉花、太阳神鸟、棋盘格及大运会会徽。图源:新华社

离开文殊院街时,我们在手机上点开地图查看路线,发现就在几百米开外有一条河,叫锦江。

锦江,是岷江分流后淌过成都城的一段,古时因濯锦者沿江不绝,致使江水五光十色,艳丽如锦,故名“锦江”。

锦江。潮新闻记者 李蔚 摄

在成都,还有买卖蜀锦的地方“锦市”,锦工居住的地方“锦里”,甚至成都也有一个好听的别称“锦官城”,当时汉王朝专设官府作坊管理织锦生产。

而刚刚到访过的成都蜀锦织绣博物馆,紧临着南河,这又是一条与锦江同源的河。南河和锦江,这两条水脉共源于经都江堰而下的岷江,一南一北穿过成都市中心,又心有灵犀地相汇南下,在彭山江口归流入岷江。

又是水,在不动声色间,滋养着,传送着——

中国的四大名绣,长江流域有其三:苏绣、蜀绣、湘绣。四大名锦也是如此,南京云锦、苏州宋锦、蜀锦都在长江流域。

沿着长江,刺绣与织造技艺相互依存、共同发展。

文化如水,长江如锦,织就一条中国人的精神文化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