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评论员 周丽萍

当前在各网络平台的文化传播中,随着短视频、微短剧、“1分钟看懂”等视频内容的铺天盖地,我们正在进入文化的“速食时代”。

比如近两年“狂飙”的微短剧,预计2024年中国网络微短剧市场规模超500亿元,2027年有望突破1000亿元。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刚刚过去的国庆档票房最终报收21.04亿元,在最近5年中,仅高于2022年;总出票与巅峰时期的2019年相比,更是腰斩。人们不爱去电影院了,原因当然是方方面面的。但有人说,在习惯了几分钟刷一集微短剧、在网络任意倍速观剧之后,越来越难坐下来看2小时的长片,静下来翻开一本纸质书。

以短视频为代表的“文化速食”是媒介技术催生的产物。与方便面等速食类食品类似,方便、快捷、味大的体验是其的重要特质。短视频的碎片化、丰富性、嵌入性等特征,适合快节奏时代的缓解舒压,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知识的门槛,有助于文化的传播。这是其积极的一面。

如果说“文化速食”是工具性的、调味的、满足瞬间“情绪价值”的;那么书本、电影等“文化正餐”则是人成长所必需的、具有仪式感、培养自省力的精神食粮,需要我们投入一定时间精力甚至“费脑子”。刷短视频确实可以“不费脑”地轻松和“爽”;但乐此不彼长久以往,人或许也将变得越来越“没脑子”。

媒介不一样,人对信息的接收不一样,触及的思维层级不一样,对于同一个事物的认知和态度也是不一样的。比如同是《我的阿勒泰》,看书的人看到世界观和文采,看电视的人看到视觉效果和演员,看短视频的人看到某个画面或“爆点”。简言之,语言决定思维。

“媒介是人的延伸”。麦克卢汉认为不同的媒介将改变人类的思考方式,更激进的尼尔·波兹曼认为,视频化媒介会让人丧失理性思考能力,因而对整个社会是有害的。他在《娱乐至死》一书说,“几乎每个探讨过阅读对于思维习惯有什么影响的学者都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阅读过程能促进理性思维,铅字那种有序排列的、具有逻辑命题的特点,能够培养‘对于知识的分析管理能力’”。

学者的担忧不全是危言耸听。比书本、电影等成为“失落的艺术”更可怕的,是人的思考力和思辨力的“失落”。今天随着AI技术超乎想象的迅猛发展,更多的“文化速食”会以人超乎想象的速度生产出来。正如方便面吃多了没有营养,当人的精神世界被泛滥的“速食”占据,也就很难吸取到充分的“养分”。

必须承认,随着技术发展的媒介发展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大众的生活习惯文化习惯也是很难逆的。时代不可能强拉回头,人终究是向前走。当下我们要做的,一方面监管和伦理要跟上,努力让“技术向善”,比如“防沉迷”;另一方面尽量让“速食”“正餐”搭配得当、“营养均衡”。从供给侧来看,制作“速食”,少些不健康的“添加剂”,多注入优质内容的“养料”,让更多“速食”成精品;而“文化正餐”也需要进一步创新突破,向“叫好又叫座”努力。

如今,人工智能展现出越来越强的深度学习能力,人好像可以越来越不费力不费脑了,那人的能力和价值还有哪些地方是机器不可取代的呢?这对人类独有的文化、对人类的未来也是一个严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