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阚莹莹

10月24日,四川省农村能源发展中心召开首批四川低碳乡村培育试点工作启动会。记者从会上获悉,四川将在1—2年内示范培育5个低碳乡村,低碳乡村农村可再生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耗总量占比要达到50%以上,力争到2025年底试点村基本实现生态循环农业充分发展,农村人居环境有效改善,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广泛形成,绿色低碳产业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补充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

低碳乡村培育试点将以行政村(涉农社区)为单元,通过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促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措施,补齐当地农业农村减排固碳短板。

例如,发展生态农业产业方面,推广绿色高效栽培技术,加强农田氮肥施用管理,加快秸秆、畜禽粪污等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培育农业废弃物收储运社会化服务组织,支持沼气工程、生物质成型燃料加工设施建设。推广“畜禽养殖+沼气工程+农业种植”“畜禽粪污堆沤肥+就地就近还田利用”等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打造低碳乡村应用场景方面,盘活和发展沼气设施,就地就近解决农村清洁用能。合理发展秸秆、生物质成型燃料等为主的生物质锅炉供暖,因地制宜推广生物质热解气等集中供暖和“户用成型燃料+清洁炉具”供暖模式。采取“新能源+现代农业产业”模式发展“渔光一体”“农光互补”等技术,促进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与农业产业发展有机融合。合理开发农田碳汇减排项目,建立健全碳汇补偿机制,发展农业碳汇经济。

“试点村要结合乡村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低碳技术和发展模式。例如,在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丰富的乡村,可以优先发展清洁能源;在农业废弃物较多的乡村,可以推广秸秆还田、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等技术。”四川省农村能源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

今年4月,全国第一批低碳乡村培育试点名单公布,我省遂宁市安居区常理镇海龙村、攀枝花市米易县草场镇龙华村2村入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