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观察  高懿

10月15日,乐山市沐川县永福镇张村村驻村第一书记资飞与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罗贵斌来到神木山浅山区的一处废弃校舍。这里将改造成经济型民宿,并将作为乐山师范学院大学生劳动教育实践基地。

资飞(右)与罗贵斌探讨民宿建设方案

“去年,我们村参加乐山市乡村振兴发展拉练得了亚军。奖金正好用来发展村集体经济的民宿。”罗贵斌一脸笑意。

资飞是乐山师院教师教育学院语言文字科科长。他说:“乐山师院每年有大约两百名学生前来参加劳动实践。基地明年投入运营后,每年可以接纳上千名学生,前来亲身感受乡村振兴实践。”

定点帮扶 科技为产业升级打基础

在中山区的五指山竹笋加工物流厂,工人们正忙着把刚采回来的新鲜竹笋剥壳,再进行初加工。

竹笋加工物流厂

“剥一根竹笋4毛钱。”来自马边彝族自治县的彝族妇女小米是一把好手。小刀下去,一扭一旋,一根竹笋就剥好了,不到10秒钟。

小米在网上看到沐川竹海的竹笋还不少,就和姨妈一起找过来了。上午进竹林采竹笋,劳务费是1元多1斤,下午就在加工厂剥笋子。

家住永福镇的李昌容已经当了两年“候鸟”。每到采笋时节,她就上山来厂里打工,好几天才回家一趟。“一年可以干春秋两季,每个月几千元,还不用风吹日晒。”

万亩小方笋种植区

张村地处乌蒙山区五指山(神木山)腹地,平均海拔1100米,森林覆盖率高达93%。罗贵斌说,全村耕地只有875亩,林地却有2.6万亩。张村因地制宜,打造“一主三优”生态特色产业,以竹林的综合开发利用为主,着力培育食用笋、猕猴桃和茶叶三大优势产业。

除了已建成的1.7万余亩食用笋产业园区,2022年,张村利用中省帮扶资金200多万元建起了加工厂,通过公开招标租赁给一位村民经营,村集体经济每年可增加收入14.5万元。

2021年,乐山师院开始定点帮扶张村。该院组建60余人专家服务团长期活跃于张村,累计为当地的产业发展与升级提供合理化方案40多套。学校还协同四川农业大学、省林科院,总结出“三砍三留”(砍老留嫩、砍密留稀、砍弱留强)种植技术规程,打造方竹科技推广转化基地,为竹产业的升级改造打下坚实的基础。

观鸟加康养 特种旅游刚启航

神木山高山区的“白鹇山舍2号营地”,开业不到1年,已经在国内喜欢“打鸟”的摄影爱好者中小有名气。

巍峨的神木山

“白鹇鸡,自古就是名贵的观赏鸟,被称为白凤凰。”业主向乾刚介绍,神木山动植物丰富,以珍稀鸟类为最大特点,比如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四川山鹧鸪、灰胸薮鹛。这些鸟儿基本都是留鸟,一年四季皆可观赏。

向乾刚生长在张村,也是鸟类摄影爱好者。2017年,他偶然在家乡拍到了二级保护动物白鹇、白腹锦鸡、红腹角雉“同聚一塘”的奇观。2018年,向乾刚决定回乡建设鸟塘(观鸟点),在中山区自家老宅基础上建起了民宿。

白鹇、金斑红翅旋壁雀、白腹锦鸡、蓝喉太阳鸟(顺时针方向)  向乾刚 摄

定点帮扶张村以来,乐山师院生命科学学院对神木山的鸟类资源进行调查研究,旅游学院精心进行特种旅游规划,开启观鸟产业化。当地引入5家文旅公司,投入资金5000余万元,先后在神木山园区内建成中高端民宿、林家乐、观鸟基地;与沐川竹海景区构建起旅游环线,竹林康养度假项目“神木山·云端里”和观鸟经济项目“白鹇山舍2号营地”也在今年投入运营。

目前,神木山还吸引了加拿大、新西兰、印度尼西亚等多国友人慕名而来。成功打造生态观鸟点13个,已接待观鸟游客上万人次。

各地慕名前来“打鸟”的发烧友 向乾刚 摄

驻村帮扶工作队队员、乐山师院计财处财务信息科科长郑艳萍透露:“最近我们正在商讨如何将观鸟产业与研学结合起来,涵盖动物学、林学、生态学的博士科研流动工作站也在筹划之中。”

在乐山师院经济管理学院的指导下,张村采用资产代管模式,与神木山竹产业园区内5家公司签订资产代管协议,由村集体经济组织对园区内的建筑设施、供水供电等基础配套进行资产代管,提供环境保障、设施维护,业主支付服务费用。

在乐山师范学院的定点帮扶下,张村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依托生态和自然资源优势,以“重规划、建基地、促融合、稳增收”为重点,不断优化空间布局,成功打造了省四星级“现代竹产业园区神木山竹旅融合康养基地”。

康养度假的“神木山·云端里”民宿群

资飞手里的帮扶任务清单上,学校文新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新能源材料与化学学院等部门的工作进度都作了详细标注。力争到2027年,协助在神木山建成优质高产方竹产业带10万亩,年接待游客50万人次,助力张村村从脱贫村向亿元产业村蝶变,在乌蒙山区形成乡村振兴产业融合发展可借鉴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