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孩及以上家庭新购住房办理商业贷款时均认定为购买首套住房;符合条件的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可转为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购买已交付使用的商品住房或二手住房可直接申请落户;鼓励购房送车位、车位优惠、购车位送优惠券等方式······

今日,成都市住建局等多部门联合发布了一揽子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有关政策,内容涉及购房贷款、二手房交易、房屋落户、车位销售等多个方面。成都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成都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成都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成都市公安局、成都住房公积金中心等多部门联合召开政策沟通会,并对相关政策开展解读。

《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有关政策的通知》政策解读

01 《通知》出台背景是什么?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推动限制性措施“应退尽退”,采取有力有效措施促进形成止跌回稳的态势,根据当前我市房地产市场形势和关切焦点,我市出台了《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有关政策的通知》。

02 《通知》对新出让住宅用地成品住宅建设有何要求?

自2024年10月15日(含)起,龙泉驿区、青白江区、新都区、温江区、双流区、郫都区新出让住宅用地成品住宅建设比例由各区根据市场情况,结合相关规范标准自行确定。已出让住宅用地严格按照出让合同及相关履约协议书执行。

03  为什么支持经营性建设用地组合供应?

支持不同用途或相同用途的多宗经营性建设用地组合供应,实行“同场公告、同场竞买、同时应价、一并竞得”,是我市完善土地资源市场配置,优化土地供给方式,推进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有利于推进片区整体规划设计、开发建设,提高土地空间使用效率,打造更加宜居、宜业的城市空间,为区域发展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针对产业用地和住宅类用地组合供应的,要求土地竞得人按照“先产业开发、后住宅建设”的开发时序进行建设,有利于推动产业项目早日落地呈现。

04  如何考虑商服用地规划布局?

为盘活片区土地市场,充分适应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需要,鼓励各区(市)县针对不同区域差异化制定策略,并在确保科学合理的前提下,通过总体结构性、市场适应性、布局合理性、生活宜居性四个方面论证,适时对片区控规用地性质进行优化调整。

05  在降低企业拿地开发建设负担方面有哪些措施?

一是为缓解企业资金压力,支持各区(市)县可结合地块实际情况,在编制出让方案阶段,将出让价款缴纳要求确定为签订出让合同之日起1年内缴清(须按要求支付利息)。同时,我市作为全国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城市,为加快推进低效用地再开发区域加快建设,支持经报自然资源部备案作为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范围内的新供应经营性用地,1年内缴清出让价款的,可不计收利息。

二是为积极推进“放管服”改革,落实中央和省减税降费有关要求,优化营商环境,减轻企业前期投入成本,我市新供应经营性建设用地不再收取开发建设履约保证金。对已收取的存量开发建设履约保证金,各区(市)县政府(管委会)应结合宗地履约情况,按照履约协议的相关约定及时退还或允许企业以银行保函替换。

06 《通知》中对多孩家庭购房有何支持政策?

在我市范围内,二孩及以上家庭新购住房在办理商业住房贷款均认定为购买首套住房,支持商业银行按照首套住房首付及利率标准等办理住房贷款。

07 《通知》对我市新购买房屋再次转让有何新要求?

自2024年10月15日(含)起,我市范围内新购买的商品住房(除定向销售项目外)和二手住房取得《不动产权证书》后即可再次上市交易。2024年10月15日(含)后新购买的定向销售商品住房,以及2024年10月15日(不含)以前购买的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仍按原有再交易管理规定执行。

《关于进一步促进我市商品房项目车位去库存若干措施的通知》

政策解读

01 为什么制定《关于进一步促进我市商品房项目车位去库存若干措施的通知》?

结合市场主体经营发展实际,借鉴相关城市经验,为进一步满足居民停车需求,降低供需两端成本,提高车位利用效率,推动我市商品房项目车位去库存,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我市商品房项目车位去库存若干措施的通知》。

02  降低供需两端成本方面有哪些措施?

一是计税价格标准,购买车位契税计税价格按商品房销售合同网签备案价执行。二是鼓励提供购买车位补贴,鼓励各区(市)县根据属地车位库存情况、财政承受能力等因素,自主研究确定购买车位补贴标准,为购置业主提供补贴。

03 车位多元促销有哪些考虑?

一是通过消费品“以旧换新”“安家成都在金秋”活动,结合“房票”安置等政策,组织区(市)县、相关企业开展购房送车位、车位优惠、购车位送优惠券活动,为购置业主提供更多优惠。二是积极引导鼓励开发企业对购买多个车位的进行梯度化打折让利。

04 如何提升车位使用效率?

配置路内临时停车泊位时,将综合考虑市民停车习惯和需求,通过科学规划布局、有序规范停车行为、合理动态调整车位设置、阶梯式配置停车价格等方式,提高停车泊位的周转率和使用效率,满足市民停车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