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峨边彝族自治县将迎来40岁生日。不管你出生在峨边,还是曾在峨边生活和工作过,来了就是峨边人!与峨边就会有故事!照片中的你,就是故事的主角。快来发布老照片,跨越时光的距离,跟我们一起寻找峨边故事,留住峨边记忆!

今年3月,峨边融媒体中心在“每日一图”栏目中发布了一张上世纪七十年代的照片,网友们非常关注,纷纷点赞。近日,记者寻找到了照片中的女主人公,她叫豁剑秋,是峨边人民医院的医生。

照片拍摄于1971年,豁剑秋在农田水利建设工地服务,正在为伤员包扎伤口。据豁剑秋回忆,当时县里农田水利建设热火朝天,县人民医院派出医护人员到建设工地开展医疗服务。白衣天使犹如山野中一朵小花,吸引了四川日报记者的目光,他用相机留下这幅珍贵照片。

豁剑秋(前左一)为伤员包扎伤口

巧合的是,在寻找照片中的豁剑秋时候,发现今年4月“每日一图”发布的另一张照片,是豁剑秋和她的丈夫彭子京医生的同框工作照。

彭子京(左二)、豁剑秋(右一)与同事们在做制氧实验

彭子京和豁剑秋都是四川医学院61届(56级)毕业生,1961年至1978年在峨边县人民医院工作。彭子京回忆说:“当时峨边县人民医院很落后。1961年,整个医院仅20张床位。传染病分不开,男女病人常常也分不开。化验室只能做血尿大便三大常规,无X光机,无心电图,无超声波仪器,甚至无高压锅消毒器。手术器械消毒用伙食团蒸馒头的甑子,放一个小玻璃瓶,内放一块硫磺,硫磺蒸化了,表明达到消毒要求。1963年才有高压消毒器,1965年才有救护车……”

彭子京和豁剑秋在县人民医院期间工作非常出色,曾救治了无数患者。同时,他们也在医学实践中,努力探索创新。上世纪七十年代初,他们成功研发了手提式制氧器,这项成果,《人民日报》、《四川日报》进行了报道,还参加了全国科技成果展。除此之外,他们还开展了锁骨下静脉穿刺输液术急救危重病人,并创造性地设计出Y形三通接头做静脉置管术,并就此写出了专业论文,发表在1975年第11期《中华医学杂志》上。1978年,彭子京荣获峨边县、乐山地区及四川省“先进科技工作者”称号。

豁剑秋医生不仅业务精湛,而且还是一名多才多艺的文艺爱好者。她儿子彭星波回忆:“峨边的县人民医院宿舍那排平房,南面是一座大山,像一扇很高的墙,北面背风山下就是奔腾汹涌的大渡河。夏日的夜晚格外宁静,有时家人和近旁的邻居会搬了些椅子、凳子坐在平房前面的空地上乘凉,这时母亲经常会面向着大山清唱许多优美的歌曲。譬如,苏联歌曲《小路》《红莓花儿开》《纺织姑娘》《共青团员之歌》……母亲的歌声回响在山间、飞向大渡河畔……”

彭子京、豁剑秋和儿子彭星波在大渡河畔

1978年,彭子京和豁剑秋夫妇离开峨边回母校工作。彭子京后来成了华西医科大学教授,曾任华西医大医学视听教育中心主任,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技术学分会常委,全国《医学视听教育》杂志副主编,曾参与编写国内第一本《医学摄影》专著,并为华西医大法医系编写国内第一本《法医学摄影》教材,多次获省部级奖励。彭子京和豁剑秋还合著了一本“医学·人文·科普”书《健康新视角》(人民卫生出版社)。

彭子京和豁剑秋夫妇现都已80多岁高龄,他们回忆在峨边工作生活的文章发表在《永远的华西》上,编辑写了一段贴切的按语:“生命歌泣大渡河,青春足迹小凉山。陋境陋俗受锤炼,砥砺前行越雄关。起伏跌宕皆馈赠,蹉跎奔放亦诗篇。回望来路云和雨,笑吟过往苦与甜……”

豁剑秋和彭子京在“记忆一条街”年轻时照片前留影

2021年,是彭子京和豁剑秋大学毕业到峨边当医生60周年,他们专程到峨边一游。彭子京说:“峨边县城建设的巨大成就让我们吃惊。我们也去了县人民医院,医院的现代化程度,也超出了我们的预料。走到白沙河畔的滨河路,发现这儿是一处艺术长廊。我们看到了自己年轻时在峨边工作的大幅照片——峨边人没有忘记两位来自华西的学子!内心波澜翻滚,泪流满面……由衷祝愿峨边的发展越来越好,峨边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幸福美满。”  (唐英 吉友向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