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喆 黄梅 何婧婷

9月,金沙江大桥巴塘一侧,国家电网四川省电力公司(以下简称“国网四川电力”)运维人员杨正东升起无人机,对川藏联网输电线路进行飞巡,无人机沿着输电线路,飞越金沙江。

在杨正东的镜头里,川藏联网工程宛若巨龙穿越崇山峻岭。这个10年前正式完工并投入运营的超级工程,结束了西藏昌都长期孤网运行的历史。在广袤的电力版图上,映射出四川电网的发展历程。

经济发展,电力先行。国网四川电力积极服务四川发展大局,加快推进四川电网提档升级,持续提高供电服务质量,保障电力稳定可靠供应,为四川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五跨金沙江的川藏联网工程。 李晨萌 摄

电力先行 “电”亮乡村振兴路

四川西部的广袤区域,曾是深度贫困地区。以甘孜州为例,在“十二五”期间还有20多万农牧民没有用上电,有的地方只能靠点酥油灯照明、烧牛粪取暖。

国网四川电力勇担使命责任,深入艰苦的地区开展电网建设,以电力发展为主战场,致力于乡村振兴。

一条条时间线铭刻了“电”亮乡村振兴路的足迹——

2012年9月,“新甘石”电网联网工程正式通电,将甘孜北部电力“孤岛”与四川电网主网相连,解决了甘孜州西北部石渠等县的长期用电盲点。

2014年11月,川藏联网工程正式投运,从根本上解决了西藏昌都和四川甘孜南部地区严重缺电和无电问题。

2015年6月,甘孜“电力天路”及无电地区电网建设圆满完成,全面解决了四川无电地区人口供电问题。

2018年3月,“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电网建设启动。随即,国家电网公司在四川打响决胜脱贫攻坚的电网建设攻坚战。

2020年6月,四川境内1240个深度贫困地区电网建设项目全部完工,惠及1107个行政村、数十万人。

截至2023年底,国网四川电力已成功创建8个国网公司级示范村和104个省公司级示范村,助推电育苗、电烤烟、电炒茶等多个惠民富农电气化项目落地,源源不断地为村民送去安全电、可靠电、优质电、经济电。

在川渝特高压工程22标段施工现场,电力工人正在安装卡线器。 安伟 摄

电力的可靠供应有力推动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走进甘孜州道孚县泰宁镇农业园区,一座座蔬菜大棚排列整齐。随着电力愈加安全可靠,当地的生产方式也随之改变,种植户从“靠天吃饭”到“精准滴灌”,从追求数量到打造品质。“这两年村里的变化太大了,电充足了,现代化温室大棚也建起来,莴笋苗和棒菜苗长势好不好,都可以通过电脑提供科学依据。”村民洛布扎登看着长势喜人的蔬菜,欣喜地说。

位于甘孜州巴塘县象鼻山的巴塘500千伏变电站内,运维人员廖广凡、黄永飞正在仔细巡视站内设备。巴塘500千伏变电站是川藏联网工程的重要枢纽站,被誉为“川藏联网之心”。国网四川超高压公司14名运维人员克服恶劣环境,坚守在巴塘变电站,他们被称为川藏联网守护人。“巴塘变电站是我们的家,站内的每个元件,都是川藏联网输电线路的筋骨,必须确保状态良好。”廖广凡说。

与西藏一江之隔的甘孜州巴塘县竹巴龙乡,500千伏塘乡线横跨金沙江两岸,一座座铁塔在阳光下发出银白色的光芒。今年8月,川藏联网工程500千伏塘乡一、二线年度检修圆满收官。短短10天,国网四川送变电公司运维人员对线路完成全面“体检”,加装避雷器412套、消除缺陷521处,进一步提升线路安全运行水平,大大增强川藏联网输电线路的“免疫力”。

如今,无人机和可视化在线监控已在线路运维工作中广泛运用。“智能巡检设备为运维工作提供了精准的指引,线路的实时状况清晰可见。”班组技术员丁泽兴正紧盯屏幕,操控着无人机对线路进行细致的扫描。而在此次年检作业中,作业人员还首次开展无人机X光探伤检测试验,预防潜在的断线、掉线事故,大幅提升监测效率。

十年变迁,曾经电力匮乏的偏远村庄,如今已是灯火通明。邓月是巴塘县竹巴龙乡水磨沟村原村长,他回忆说:“川藏联网工程投运前,家里用电很不稳定,每家每户都需要稳压器,而且每天只有晚上两三个小时通电。现在,村里每户有独立电表,家里还开始用电炉煮饭,生活质量有了明显提升。”

如今,偏远地区“电灯不亮”“机器不转”等用电问题已成为历史,群众生产生活有了优质、安全、可靠的“大电网电”作保障,有力助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

2024年9月,国网绵阳供电公司电力工人正在进行劲松—仙海110千伏输电线路铁塔架设施工。 田海 摄

电网升级 四川电网迈入“立体枢纽”时代

从历史来看,四川电网实现了两次重大发展:第一次是1998年建成二滩500千伏送出工程,迈入了“超高压”阶段;第二次是2010年建成向家坝—上海±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开启了“大送端”格局。

当前,四川正从电力“送出大省”转为“送受并存”,随着省内电力供需矛盾变化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推进,四川电网正从“大送端”转为“强电网、保内供、稳外送”,进入了“立体枢纽”时代,迎来了第三次重大发展。

目前,四川电网已建成全国规模最大、电压等级最多、运行最复杂的超大型枢纽电网,主网覆盖全省各市(州),在重要负荷中心形成多环网主网架,通过“七直九交”与华东、华中、西北、重庆、西藏等电网相联,建成省内雅安、茂县、康定等八大500千伏电力汇集送出通道,外送能力达5345万千瓦,26年来累计外送规模约1.7万亿千瓦时,保持了43年安全稳定运行纪录。到2030年,四川电网将建成超特高压交直流混联网架,电力供应保障能力、电能交换互济能力、能源资源配置能力全面提升。

“千河之省”四川,在上世纪80年代人均电量仅228千瓦时,只有全国人均的一半。为了扭转缺电局面,四川开启大规模水电开发。

1998年,雅砻江上开发的第一个大型梯级电站——二滩水电站首台机组发电。同年8月,二滩500千伏输变电一期工程正式并网运行,这是四川电网建成的第一条500千伏输电线路。至此,四川电网超高压输电网形成,二滩水电站首台55万千瓦发电机组正式并网发电。

大渡河岸、金沙江畔,跨千川越重山,彼时,川电铁军在悬崖峭壁上建铁塔,在雪域云端上建电站,一路拼搏一路行,成功攻克了一系列堪称世界之最的技术与施工难题,顺利打通了这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超高压电力公路。从此,四川电网完成从220千伏到更高电压等级的飞跃,彻底告别了长达26年的“电荒”历史。

进入新世纪后,四川电力工业发展亦是突飞猛进。随着500千伏电网覆盖全省各市(州),超高压骨干网架基本形成,四川电网的供电能力和稳定性得到显著提升。

从改革开放前的“严重缺电”到“一江川水向东流”,铁塔银线在川蜀大地纵横互联。2002年,四川电网成功实现与华中、华东电网的联网运行,第一次实现川电东送,四川水电进入跨区、跨省优化资源配置的新阶段。

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国家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西电东送”正是西部大开发标志性工程之一。

2010年7月,“西电东送”大动脉——向家坝—上海±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成功投运,连接了中国最大的能源消费城市上海和水电装机容量最大的省份四川。

随后,多条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相继开工建设。从2012年到2022年,锦屏—苏南、溪洛渡—浙江、雅中—江西、白鹤滩—江苏、白鹤滩—浙江等特高压工程先后投运。2023年,这些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输送电量1400千瓦时,接近三峡水电站年均发电量的两倍。如今在中国,每100千瓦时水电当中就有30千瓦时是来自四川,而这些能量都是依赖这些电力和能源的新“蜀道”送往全国。

2022年9月,我国西南地区首个特高压交流输电工程——川渝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电工程开工建设。2023年7月和10月,金沙江上游—湖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哈密—重庆±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四川段分别进入全面建设阶段。

这些超级工程陆续投运,将极大保障成渝负荷中心用电需求,优化西南电网网架结构,提升西南电网整体供电能力和运行可靠性。此外,四川电网还将通过“七直九交”更好发挥四川作为全国重要清洁能源基地和接续外送枢纽电网的作用。

巴塘500千伏变电站全景。 李涛 摄

电力保供 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2020年1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正式提出,川渝两地携手共唱“双城记”。同年,四川省政府与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明确推进川渝电网高质量发展,建设川渝电网一体化工程,为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提供坚强能源保障。

2022年6月,由国网四川电力和国网重庆电力共同组建的川渝高竹新区供电服务中心正式运营,以“政策就高不就低,成本就低不就高”原则,构建了全国首个跨省一体化供电服务管理体系,实现跨省域用电业务“一窗受理、一站式办理、一体化服务”,为毗邻地区电力协调发展提供了可推广的经验。自运营以来,供电服务中心累计受理跨省业务107笔,答复咨询服务1200余人次,为58户跨省客户办理用电和增容业务。

2022年,四川遭遇季节性电力紧缺的考验,首次启动突发事件能源供应保障一级应急响应。国家电网、四川省因时因势及时调整完善电力保供措施,利用入川通道最大输送能力每日支援电量1.32亿千瓦时,并调集13家单位225人组成保电支援队伍,携50台中压发电车保障居民用电。国网四川电力9万名员工顶酷暑、战高温、保供电,守住电网安全生命线和民生用电底线。

2023年迎峰度夏期间,四川提前谋划外购电,全力保障电力供应。跨越4个区域电网,行程2000多公里,“东北电”首次实现曲线入川。国网四川电力采取多项措施,保障最大通道能力满功率运行,圆满完成了成都大运会电力供应保障工作,所有场馆实现100%绿电供应。

今夏,四川成为全国高温核心区。为了确保电网稳定和电力供应安全,国网四川电力不断优化电网结构,加强电网基础设施建设和升级,增强电网的韧性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在全省上下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的当下,国网四川电力牢牢把握四川电网第三次重大发展机遇期,以扎实推进“六大类工程”、大力实施“六大类行动”为抓手,打造四川清洁能源高质量就地消纳的典范和四川清洁能源大范围优化配置的典范,加快建设现代一流四川电网和现代一流四川公司,更好地服务国网战略目标实现和四川省现代化建设。

展望未来,攀西电网优化工程、盐源扩建、乐山南、德阳南等20余项220千伏及以上重大电网工程建成投产后,攀西、阿坝等地的清洁电力将可输送至成渝负荷中心就地消纳,改善区域电网结构。±800千伏疆电送川渝、陇电入川特高压直流正加快开展前期工作,藏电入川直流也在积极谋划,这些工程将有力促进四川电力供应,加快形成四川省内“三送三受”、省间电力“多进多出”布局。

75年风雨兼程,75年砥砺奋进。国网四川电力将积极服务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加快推动电网转型发展,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四川新篇章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