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材、穿刺、撒拉、折叠、穿插、打结……不一会儿,一个个栩栩如生的玫瑰花就在小朋友们手里出现了。近日,成都高新区合作街道中海社区邀请社区能人王军为辖区孩子们带来了一堂生动的棕编课。

近年来,中海社区坚持党建引领“多元共治”的服务理念,探索基层治理中的新形式、新方法,激活社区治理内生动力,聚焦社区“能人”,激发“能人”效应,通过“能人”赋能的形式,为社区发展治理“加码”。

发掘能工巧匠 助力非遗传承

在中海社区,竹编能人和剪纸达人不仅是传统文化的传承者,更是社区“微网实格”治理的新力量。他们以自己的专业特长和艺术魅力,为社区带来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治理方式。

棕编是运用棕叶编扎工艺品的一种传统手工技艺,属于纯叶派,采用老棕叶和棕叶芯为原料,经过多道工序后制成。在课堂上,王军从棕编的选材、穿刺、撒拉、折叠、穿插和打结等方面给小朋友们进行讲解,不一会儿,一个个栩栩如生的玫瑰花就在小朋友们手里呈现,小朋友们纷纷表示:第一次听说“竹编”,这个也太好玩了!

王军认为,“传统手艺不仅要传承,还要创新。我不想让年轻人感觉非遗就是高高在上的,所以怎样让手艺有故事、贴近生活,让年轻人产生兴趣很重要。”

另一项非遗剪纸艺术,结合中海社区环境治理的需求,剪纸达人王仕碧创作了众多环保主题的作品。这些作品以垃圾分类、节能减排为题材,不仅具有观赏价值,还起到了宣传环保的作用。同时,他们也积极参与社区美化项目,如制作花坛围栏、墙面装饰等,为中海社区增添了独特的艺术气息和绿色生态。

微网能人入格 服务居民群众

中海社区坚持“院落摸排+居民推荐+个人自荐”的方式,发掘了一批有热情、有能力、有担当、有号召力的基层“能人”。他们中有宣讲理论政策的“宣讲能人”,有化解矛盾促和谐的“调解能人”,还有开展便民服务的“服务能人”。中海社区通过挖掘院落“能人”,参与基层治理,有效助力社区基层治理。

橙郡一期微网格员乔倩就是社区网格员在入户走访中发现的“服务能人”。乔倩为人热情,除了每天定时巡查,大伙儿有啥事都会随时通过微信群找她,小到下水管道堵塞、谁家装修太吵,大到社区的公共空间如何打造。她通过入户走访、微信聊天,收集、上报、解决本网格居民反映的“急难愁盼”问题35条;宣传社区服务、社区医院、学校等官网消息64次;提醒网格的邻居们做好垃圾分类、犬只疫苗注射、新生入学等相关信息。乔倩坚持能沟通协调解决的就立马解决,解决不了的立即上报,做到小事不出院落,大事不出社区,她也成了3单元住户的第一联络人,是大家最信任的人。

整合专业资源 赋能基层治理

汇聚“初心”合力,打造“初心讲堂”。中海社区联合党校讲师、高校教授、本土讲师等优质社会力量,组成“初心合伙人”充实社区智库,成立“初心”讲师团,利用专业、能力、资源优势,开展主题党课。截至目前,邀请中共成都市委党校、成都锦城学院等优秀师资力量开展主题党课7场,覆盖党员485人次。

凝聚“银发”力量,开设“法律讲堂”。社区深度挖掘“五老”力量参与社区发展治理,整合行业领域法律资源,联合四川省人民检察院退休第三党支部老党员义务工作室、辖区“两新”党组织代表等33人开展20场社区发展治理交流沙龙,收集居民诉求132件,解决127件。

集聚“两新”优势,设立“培训讲堂”。社区持续深化“五共治理模式”,以“三张清单”为基础,精准收集企业需求37条。不断优化“党建引领下的社区治理合伙人”机制,联合星瑞健康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等“两新”党组织开展康养便民服务、网络安全教育等培训讲座,覆盖党员群众800余人。

中海社区的能工巧匠们以他们的智慧和技艺,不仅丰富了社区的文化内涵,更为居民的幸福生活增添了色彩。他们与社区共同成长,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我为群众办实事”的深刻内涵。中海社区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这些多元化的活动和服务,社区正逐步构建一个更加和谐、宜居、充满活力的生活环境,让每一位居民都能感受到家的温暖和社区的关怀。社区坚信未来会涌现更多的能工巧匠,继续为居民的幸福生活“加码”,共同书写社区发展的新篇章。

华西社区报记者 冯浕 社区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