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祖明远

9月11日上午,离开位于绵阳科技城新区的咖啡烘焙店,创业9年的徐克准备到新店选址再研究一下装修的细节。如今,他在绵阳经营着3家咖啡烘焙店。这个数字在2019年一度达到7家,随后因为资金链断裂经历了“阵痛”。走出低谷,他准备再开一家新店,主打的是“文化+茶+咖啡”。“茶和咖啡固然好喝,但文化才是关键,我们准备开一家以羌族文化、熊猫文化为主的特色店。”徐克说。

因为喜欢咖啡,徐克在2015年开了他的第一家319咖啡店,很快因为“好喝”而在咖啡圈里小有名气。“正好赶上了咖啡被市场快速接受的阶段,每天要从早忙到晚,一刻不停。”在这样的背景下,徐克开始了咖啡店扩张之路——两年时间里又开出6家分店,员工一度超过20人。

就在徐克踌躇满志,酝酿走出绵阳的时候,因为疫情的原因,咖啡店的生意一落千丈。“最开始舍不得关店,每一家店的选址、装修、经营都花费了我们的心血。”但持续亏损使得他不得不开始陆续关停亏损的分店,最后只保留了3家盈利的咖啡店。

经历了扩张和收缩,徐克的咖啡店是如何走出低谷的?

卖咖啡的“基本功”是“好喝”

在扩张遭遇波折后,徐克一直在思考如何升级咖啡店。此后,他尝试过文创路线,请朋友设计了一系列卡通贴纸、联名口袋等;还在北川建设过露营基地,通过户外活动带动咖啡销售。

回顾最初的成功路径,关键是“咖啡要好喝”。因此徐克更加聚焦咖啡的品质,他每年外出很多次,主要是考察和筛选咖啡豆,以及和同行交流咖啡技术。经过长期的尝试,目前店内的几款招牌咖啡,其口味与其他同行有一定差异,“主要是咖啡豆的选择和搭配。”徐克说。

“同时,我们不再为市场份额打‘价格战’了。”徐克说。前几年扩张时,这家老店每个月要在外卖平台上销售2000多杯咖啡,现在这个数字降到200。

重视咖啡品质,也为老店带来可观的“回头客”和“老带新”,现在他偶尔会拍摄一些短视频为店里引引流,但也很“随性”。更多的是口碑传播带来的自然流量。

另一方面,徐克在咖啡外,重新拾取烘焙这一产品线。曾经咖啡是这家店的“王牌产品”,一度占到销售额的70%以上,现在烘焙已经和咖啡“平分秋色”。

卖咖啡 又不能“只卖咖啡”

眼看着绵阳的咖啡店越开越多,咖啡爱好者的群体也越来越大,徐克也感到机会的再度到来。

如何应对?在参加人社部门举办的项目巡诊后,徐克意识到“咖啡培训”其实是个不错的角度。“我的咖啡技术是很好的,在一些比赛得过奖,也有很多咖啡爱好者想提升自己的技术,或者未来有到咖啡店工作的想法。”徐克说。

由此,徐克很快将老店楼上近200平方米也租了下来,改造为培训空间。这个想法迅速为咖啡店带来了活力,而且培训的内容也在不断丰富。

徐克在给学员讲授咖啡冲制技巧。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走上二楼,大厅里有一张照片墙,上面都是来参加培训的学员,有来学制作咖啡、烘焙和花艺的,大大小小的照片排满了一张墙。而这些都只是短短两个多月的成果。“现在每个周末都有许多人来上课,我觉得,体验美好的生活,需要的不只是一杯咖啡,这是我们正在做的事情,给以往的产品‘做加法’。”徐克说。

高手“切磋”探索新路

尝到了交流的甜头后,徐克对创业类的活动更加上心了。不久前,参加“创梦科技城”活动的一场培训,徐克分享了自己创业故事,和参加活动的其他学员交流了创业经验和体会。“一方面是交流创业路上的经验和心得,从别人的教训里吸取经验,能少走些弯路,另一方面则是通过这个平台,汲取创意,拓展合作的可能。”

正是在这场由绵阳人社就业部门组织的活动中,一位创业导师和徐克找到了合作机会,准备在成都开始一个饮品项目。

在交流中,徐克也萌生再开新店的想法——打造一家以文化体验为主的“茶咖店”。“这个创意来自于我在泰国考察时的感受,就是游客其实对多元文化体验兴趣很高,如果有品质不错、很好喝的茶和咖啡,再与民族文化结合起来,效果应该会令人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