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吴浩 刘春华

一身优雅的汉服,一口流利的中文,来自俄罗斯的网红留学生丽娜,是2024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上一道靓丽的风景。面对媒体的“包围”她侃侃而谈,分享了许多自己对中国文化的感悟和加强文化交流的看法。

如今,透过网络的窗口,世界各地的人们可以用不同的语言参与构建和谐舒适的舆论氛围,这也为网络文明建设带来了新的给予和挑战。本次大会上,与会嘉宾们也纷纷围绕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网络文明国际交流等话题分享了经验、发表了观点。

数字化,一条越来越重要的赛道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做好中华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是前提。

“云冈石窟开凿于侏罗纪的砂岩体上,已经经历了1500多年的岁月洗礼,数字化保护成为我们新的课题。”云冈研究院院长杭侃分享了相关的探索经验:云冈石窟2020年建成了“数字云冈先进计算中心”一期,是全国文物系统首个先进计算中心。

“数字化技术的运用,使得我们可以不断创新保护与传播的手段。”杭侃说,依托高精度石窟数据,应用3D打印、XR、H5等技术,许多新场景得以出现。比如等比例复制了云冈石窟的第12窟,丰富了云冈石窟艺术“行走”世界的手段。“第12窟展示了当年西凉、龟兹、高丽、天竺以及中原地区的乐舞形象,最近‘搬’到了郑州博物馆展出,新闻一出吸引了各界关注,仅‘新浪河南’上的阅读量了就达1500万。”

数字化是热词,同样也是不少嘉宾心中的关键词。

“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中国国家版本馆党委书记、馆长刘成勇也作了经验分享。

“我们打造了‘国家版本数据中心’,聚焦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了国家版本数字资源总库。”刘成勇介绍,截至目前,国家版本馆已经汇聚各类元数据资源7亿余条,数字版本入藏超3亿种/册/件,其中文献类达33亿余页,涵盖了从汉代到清代的古籍数字版本、近现代文献、当代各类数字资源。“在此基础上,我们打造了学术期刊《中华版本学刊》和专业期刊《全国新书目》《中国新书》(英文版),开展了文创开发和研学活动业务,让更多社会公众都能感受‘版本文化’的独特魅力。”

促交流,助中国故事传播更广

央企是国家国际传播工作大局的一支特殊重要力量。网络文明国际交流互鉴分论坛上,南方电网公司董事、党组副书记刘启宏登台,分享了作为央企,是如何在深入参与国际传播、讲好中国故事中扛起政治担当,彰显可信、可爱、可敬中国形象的故事。

“近年来,我们开通并高质量运营海外各类社交媒体账号,一系列展示中国企业科技创新、社会责任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在海外持续发布。”刘启宏介绍,企业还积极融入国际传播主流舆论场,推动湄公河五国、拉美国家的主流媒体高层到南方电网调研,参与第五届世界媒体峰会,向世界媒体推介中国式现代化南网实践案例,“以科技力量促文明交流是我们的切入点,我们正持续传播和共享中国的直流输电技术和管理经验。”

强化交流、携手同行,这样的观点也得到国际友人的高度认同。

“在未来,我希望能够更好地了解四川的历史文化底蕴,向世界分享更多的四川故事。”穿着一身漂亮旗袍的中国外文局中东欧与中南亚传播中心《爱看中国》栏目主编爱丽克斯·波兹达耶娃,丝毫不掩饰自己对成都的喜爱。

“去年我第一次来到成都,采访世界科幻大会,这里开放的氛围让我印象深刻,对中国人常说的‘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有了更深的认识。”波兹达耶娃说,加强交流才能消除隔阂,才能携手共建美好的精神家园,“我会站在外国人的视角去记录中国伟大的发展历程,创作更多有温度、有深度的中国故事,把中国介绍给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