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土地治理修复和荒山荒坡开发利用是乡村产业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邻水县立足自身资源条件,以加快土地整治为抓手,通过调整土地利用结构,进一步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格局,大力发展山区蔬菜基地、水果生产基地、林业基地,既提升了耕地保护和土地利用水平,又鼓起了山区群众的钱袋子,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图为丨采摘油橄榄(资料图片)
荒山变“金山” 绿色促发展
8月15日,走进邻水县梁板镇油橄榄现代林业园区,群山叠翠,山坡上挂满青色橄榄果的油橄榄树郁郁葱葱,与山下整洁的农房、村庄,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生态田园画卷。
“我的工资都挣了近6000元了。”梁板镇曙光村村民梁华明说,他家的3亩多地都流转给了业主种油橄榄,他有空就到基地务工。“采果120元一天,除草50元一天。”梁华明对在家门口挣钱很满意。
以前,位于梁板镇的油橄榄基地其实就是一片荒山荒坡,这里的土地不太肥沃,石头较多,几乎没有什么产出。
2017年,梁板镇积极引进业主程志勇,流转高龙村、曙光村、大坝村部分村民土地,采取“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发展7000余亩油橄榄。
程志勇介绍,一株油橄榄,浑身都是宝。油橄榄果可以压榨成为橄榄油,用鲜果冷榨而成的植物油,营养价值较高,压榨完之后的残渣还可以用作肥料。叶子可以做成油橄榄茶,而且由于橄榄树四季常青,树形美观,还可以制作成盆景,具有十分高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去年油橄榄鲜果价格好,产量十万余斤,带动种植群众人均增收5000元以上,今年发展油橄榄产业的积极性更高了。”程志勇说,基地每年都会吸收大量的村民在基地务工。截至目前,带动附近村民约2000人从这个特色产业受益。
通过近几年的发展,如今,当地油橄榄种植面积已达万余亩,60%的油橄榄已进入收益期,层层叠叠的橄榄树与连绵起伏的山地相得益彰,构成了一道独特的绿色生态风景线。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梁板镇油橄榄产业的发展,不仅绿了山坡,还解决了村民就近就业的问题。
“两年后我们的万亩橄榄基地进入丰产期,年产果将达到百万斤以上,将进一步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和村民们一起共同致富。”程志勇表示,接下来,将建设橄榄果生榨、灌装生产线,做实深加工产业链;力争2030年规划种植油橄榄面积达到3万亩,辐射带动周边油橄榄种植面积10万亩规模。同时,规划建设曙光庄园生态旅游景区,推动曙光庄园橄榄油,曙光庄园橄榄茶珍,橄榄糖片、橄榄洁面香皂、橄榄护肤品等产品研发,壮大油橄榄主导产业,走出一条“生态美、产业兴、村民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图为丨风光秀丽的城北镇大屋基。冯强摄
执生态之笔 绘秀美山村
8月16日,走进邻水县城北镇贵人槽的青山杠平台,放眼望去,蔬菜产业园内甜玉米、青海椒等农作物郁郁葱葱,蜿蜒的公路向远方延伸,一派生机勃勃、绿意盎然的景象映入眼帘。
“以前,这条43公里长的冷家长安环线沿线,都是贵人槽这样的情况,耕地少,没有像样的产业。”望着眼前环绕山间的公路,邻水县城北农业服务中心主任张邻向记者介绍,邻水县属于“三山夹两槽”的平行岭谷地貌,贵人槽地处县城西槽,包括城北镇大堰、金垭、金钟三个自然行政村,地形呈两山夹一沟之势,岩层多由石灰岩构成,喀斯特地貌发育典型。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地块零碎贫瘠,不利于农业耕作,人均耕地面积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2017年,邻水县按照“小点状、大统筹,小修复、大保护,小集聚、大共享”思路,系统推进铜锣山腹地冷家长安环线土地综合整治,围绕山体破损、土地退化、水环境失调和生物多样性破坏等情况,通过地貌重塑、土壤重构、植被重建、生物多样性重组等系统推进,贵人槽开始“改头换面”。
因为特殊的地貌地形,土地整理颇费功夫。“细石块多、土地高差大,一小块地可能就有两米的落差。”张邻说,通过以坡改梯、挖高填低,所有田块整理完成之后再次关水调平,同时配套建设沟、池、渠等坡面水系工程和整治山坪塘,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田”为“三保田”,水土流失得到控制,农业生产实现机械化。
在土地整治过程中,还配套建设了蔬菜育苗大棚、榨菜加工设备、冷链物流等基础设施,以租赁的形式让业主“拎包入住”,现在贵人槽已成为邻水县上的粮经复合种植基地,春夏季大豆玉米郁郁葱葱,秋冬季则栽种蔬菜,注册了“妃上”“龙井湾”等蔬菜品牌,这里的山地蔬菜以订单式的形式直供榨菜企业和商超,村民变为基地工人,增加了务工收入,真正实现了农业的提质增效。
在发展产业的同时,县里还对冷家长安环线上的1000余户农房进行了风貌塑造,依托粮经产业基础,结合千年古道的文化底蕴,打造了一系列网红旅游打卡点、农家乐、健康骑步道及采摘体验园,让这里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网红打卡地,年吸引游客超万人次,实现了农业与旅游业的双赢。
如今的贵人槽,田成方、地成块、路相连,农田宛如棋盘一样,绘就了一幅秀美山村新画卷。
“贵人槽作为生态修复项目点,累计完成土地整治4500余亩,建成了市级现代农业园区,村民实现人均增收6000余元。”城北镇党委书记许尔军告诉记者,近几年,该镇持续巩固和利用生态修复成果,让山更绿、水更清、地更肥,实现了生态全面修复、效益全面提升、群众更加富裕。(邻水融媒:张天文 倪春梅)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