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肖莹佩
成都高新区“基金丛林”再添新军。
7月25日,在蓉举行的2024成都高新策源资本生态大会上,《成都高新区种子基金管理实施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发布,并将于今年内落地。“资助资金”细则也同步推出,从成果转化源头充实“种子”储备库。
至此,一个“资助—种子—天使—创投—产投—并购”的资本支持服务体系逐渐成型,覆盖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企业从小到大、乃至上市后的全生命周期。
未来,如何更好发挥投资基金引擎作用?本次大会上推出的一系列新动作,成为创新探索的生动注脚。
一颗新“种子”
聚焦“更早更小更新”,基金设置较高风险容忍度
种子基金是指专门投资于创业企业研究与发展阶段的投资基金。成都高新区的这颗新“种子”投给谁?投多少?
据悉,该区今年将新设两支1亿元的种子类直投基金,未来每年增加2亿元投资,5年累计投资30亿元,聚焦高端人才、创新创业团队、优秀大学生创业团队等创办1年以内、单个项目估值不高于5000万元的企业。“投资额度原则上为200万元,最高可到400万元。”成都高新区科技创新局相关负责人说,依托种子基金,每年计划帮助100个创新团队以公司形式启动产业化、商业化进程。
业内专家看来,政府引导基金效果好不好,运作模式尤为关键。当天发布的《办法》中,两套“机制”,引起与会嘉宾的关注和讨论。
第一是容错免责机制,致力于走出国资“不敢投”的困境。
近年来,全国政府引导基金数量和规模暴增,但投资难、管理难等“成长的烦恼”也随之而来。成都高新区种子基金由区级国有投资平台公司管理运作,设立之初就明确了“宽容失败”,建立了一套容错免责机制。相较于天使基金,种子基金有更高的风险容忍度。在种子基金运作过程中,绩效评价按整个基金生命周期予以评定,而不是对单个所投项目造成的亏损进行评定。这意味着,在充分履责、善尽义务的情形下,允许种子基金出现一定的亏损,营造宽容失败的干事创业氛围。
几位参会的从业人员说,有了上述条款“壮胆”,他们就有了聚焦“更早更小更新”的底气。
第二是创业团队回购机制,主要解决初创科技企业普遍的痛点。
“企业不断融资发展壮大的过程,也是创始人股权不断被稀释的过程。前期调研发现,许多科技团队都有类似的担忧,加上科技企业估值相对较高,压力更大。”上述相关负责人说,《办法》借鉴先发地区经验,明确一定期限内,种子基金投资金额的80%可由科技团队按照本金进行回购,既提高投资效率,也可保证科技团队控制权不被稀释,避免过程中发展方向“偏航”。
现金“输血”之外,国资背景的种子基金也让企业后续融资更容易。“比如能为企业引才加大砝码。”成都光创联科技有限公司业务发展副总裁彭奇有实际体会:此前几位想引进的人才,在公司获得成都高新区的启动资金支持后果断加盟。
种子基金如何找到“好种子”?
一是通过推荐和自荐进行梳理,二是从源头着手储备——当天,成都高新区资助资金实施办法发布,首期将设立不低于1亿元的成果转化资助资金(5年累计15亿元),依托天府绛溪实验室、天府锦城实验室(前沿医学中心)等创新平台,不计权益支持高校院所科技成果“就近就地、应转尽转”。“计划每年支持150个,这些都是‘好种子’的重要来源。”成都高新区科技创新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生长的“丛林”
组建超2400亿元的基金集群,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
种子基金、资助资金实施细则的发布,为成都高新区的“基金丛林”补齐了至关重要的环节,以“资助—种子—天使—创投—产投—并购”为矩阵体系,覆盖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企业从小到大、乃至上市后的全生命周期,精准匹配项目创新成长不同阶段的投融资需求,聚焦“人才、项目双落地,产品、企业双上市”,实现对创新企业的“接力投”。
投中信息研究院执行院长刘璟琨认为,中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产业配套相较东部地区有一定差距,因此地方政府通过设立引导基金等方式促进发展,成为必然趋势。
记者从大会现场获悉,成都高新区于2022年初启动5年3000亿元产业基金和100亿元天使母基金的组建计划,截至目前,以策源资本和高投创投两大基金运营平台为核心,累计组建基金116只、总规模超2400亿元,合作子基金先后投资了600余个项目。
由此带来的撬动作用已初见成效。
首先是助力企业快速发展壮大。7月13日,成都潜在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完成总部搬迁——公司业务团队持续扩大,以前的场地已不够用。成立4年多,这家本土企业在业界崭露头角,研发推出的AI美术、AI音乐等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已在多所学校进行实践教学。“去年成都高新区天使母基金下子基金的投资起到关键助力。”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同样受益的还有成都摩尔环宇测试技术有限公司。去年初,公司依托成都高新区产业基金获得的上千万元的融资进行人才招引、设备添置和全国布局,助力业绩迎来高速增长。“2023年营收、利润同比分别上涨40%、20%。”企业联合创始人、副总经理肖腾文说,当下全国大力发展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未来发展可期。
基金招商方面也有所斩获。今年2月,北京永新医疗设备有限公司迁址至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正式更名为成都永新医疗设备有限公司。专注于核医学影像高端医疗领域的永新医疗,多个原创成果入围工信部重大装备首台套目录,预计后期还将带动不少于5家分子影像上下游企业跟随而来。
“资本对于产业的理解和研究更加深刻,借助他们的‘火眼金晴’,有助于我们拓宽渠道资源、挖掘优质项目。”成都高新区国资金融局相关负责人说,通过资本引荐,已累计招引绿叶维信、国星宇航、英杰电气等重点项目110余个、落地总投资超1200亿元,逐渐形成“设立一只产业基金,引入一家龙头企业,延伸一条产业链,打造一个产业集群”的创新模式。
生长的“基金丛林”还在释放聚集效应。大会现场,策源资本与20家机构进行了产业基金合作签约,总规模超450亿元。当中既有中核科创基金、百度资本等“新伙伴”,也有中金资本、上海科创基金等“老朋友”。“去年以来我们在成都高新区投了7个项目,总规模6亿元。”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副总裁刘波说。
据悉,成都高新区计划到明年形成3000亿元产业基金规模,持续优化创投生态。众多与会嘉宾认为,可以预见,越来越多投资人和创业者将会在这里相遇。
相关链接:
成都高新区全生命周期资本支持服务体系
1、资助资金
不计权益支持高校院所创新项目开展概念验证、小试、中试等成果转化工作,由财政首期设立不低于1亿元资助资金(5年累计15亿元),每年支持150个高校院所科技成果在成都高新区“就近就地、应转尽转”
2、种子基金
聚焦高端人才、创新创业团队、优秀大学生创业团队等,首年新设2亿元种子类直投基金,未来每年增加2亿元投资,5年累计投资30亿元,助力100个创新团队以公司形式启动产业化、商业化进程。
3、天使基金
重点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科技含量高、创新能力强的初创期科技型企业。每年投资不低于15亿元,每年支持企业不低于50家
4、创投基金
聚焦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等,持续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领域投资,每年投资不低于20亿元,加速30个高能级项目快速成长,将重点发展低空经济、人工智能等重点细分赛道
5、产投基金
聚焦主导产业进行重点投资,每年以不低于30亿元重点投向20家核心企业。深挖主导产业链上下游关键环节,围绕“链主”企业和核心节点型项目重点布局,实现政府产业部门为招引项目提供定制化、多元化的落地服务方案,构建产业与资本互利共赢的良性生态。
6、并购基金
聚焦区内有并购意向的上市公司、链主企业,服务有被并购意向的优秀创新项目和有退出需求的资本,围绕公司主营业务或产业链上下游进行并购重组,助力被投企业加速登陆资本市场以及区域上市公司、链主企业做大做强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