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七月
农作物进入生长的旺季
在成都东部新区
董家埂镇小河村1400余亩
集中连片粮油产业园高标准农田上
绿油油的水稻正在“疯长”
近年来
小河村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
通过建设高标准农田
引入先进农业运营企业
解决土地撂荒
实现村民增收
通过建设和美乡村
进一步提升乡村“颜值”
绘就出稻谷飘香、生态宜居的
美丽乡村图景
小河村的连片高标准农田
户户并田坎
建设1400余亩高标准农田
走进董家埂镇小河村,主干道两旁开阔的田地井然有序,稻田郁郁葱葱、长势喜人。
连绵成片的高标准农田,得益于董家埂镇高标准农田的建设和提升。
时间回到2年前,由于土地撂荒、年轻劳动力外出务工、剩余劳动力年龄偏大等因素,小河村发展进入“瓶颈期”。
如何解决土地撂荒、为村民增收,成为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据小河村党总支书记付灿辉介绍,小河村紧扣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政策导向,创新联农带农模式,成立了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对100多户村民的土地进行统一整理和管理。“村里通过召开居民议事会、村干部走访村民等方式宣传土地流转政策,给大家讲清楚了土地流转之后的收益、参与分红比例等相关事项。”
2022年以来,小河村“牵手”四川省供销集团,发展精品粮油种植,改造提升的土地面积约1400余亩,曾经不规则的“小粮田”,被重新整合成连绵成片的“大良田”。
小河村的连片高标准农田
高标准农田有了,谁来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小河村引入先进农业运营企业——四川嘉屹洲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通过企业化的运营管理,解决新建设的高标准农田管护难题。
在四川嘉屹洲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运营下,小河村1400余亩高标准农田第一年就实现了亩产1200斤,粮食总产量150万斤,销售收入170余万元。土地流转的收益也给村民带来了近千元的收入。
“土地流转这个政策好,我们都很支持。”76岁的村民汪四明说,自家的土地通过流转由村集体组织统一建设,每年可以获得5000元的土地流转租金。
小河村高标准农田出产的大米
除了耕种水稻和小麦,针对成都东部新区气候特点,四川嘉屹洲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还摸索出“玉豆麦豆间套作模式”,利用玉米、大豆、小麦的生长周期规律,实现土地一年两种、轮流套种,进一步提高高标准农田利用率。
四川嘉屹洲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帆介绍,在该模式下,豌豆亩产能达到80斤、小麦420斤、玉米900斤、大豆200斤,比普通小麦-玉豆复合种植轮作增收210元左右。“公司还积极对接川内食品企业,打通村里大豆、胡豆、儿菜、榨菜等鲜销食材的销售渠道,进一步增加村民和集体经济收入。”
建设和美乡村
打造乡村农业旅游项目
一望无际的高标准农田,绘就了一幅美丽的田园画卷,就连路两边的村民院落也被精心“打扮”了一番,随处可见的壁画、景观,让小河村充满勃勃生机。
汪四明家门前的菜园
改造后的汪四明家
在村民汪四明的院子外,新开垦的小菜园种植的苦瓜已经到了采摘时节,雪白整洁的房屋和旁边绿油油的高标准农田相映成趣。
小河村的庆丰亭
付灿辉介绍,目前,村里打造了一条环绕高标准农田的乡村旅游小环线,还对小环线上的102户居民的住宅进行统一设计、改造,鼓励村民在自家院坝里发展小果园、小菜园、小花园,形成村舍与果园、菜园、花园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我们还打造了庆丰亭等景观点位,给小河村小环线增美添绿。”
挂在村民家门口的党建引领村民自治责任牌
东东注意到,村民汪四明家门口悬挂了一块董家埂镇小河村党建引领村民自治责任牌,牌子上不仅有户主信息,还有村上党员干部和党员志愿者的信息、联系方式以及“川善治”乡村治理平台小程序二维码,居民通过手机端即可在“村民说事”频道里留言,村委会根据村民反映的事项进行处置,形成问题管理闭环。
改造一新的村民家大门
如今的小河村,环境美了,村民饭后遛弯的地方越来越多,村民的生活也越来越幸福。
谈到下一步发展,付灿辉说,小河村将围绕高标准农田,打造美丽乡村研学、乡村观光、乡村旅游等乡村农业旅游项目,重点发展庭院经济,让乡村旅游经济成为小河村乡村振兴新的增长点。
记者 | 张力夫 实习生 周家仪
编辑 | 余兰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