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推动中国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农业科技创新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环。中国是农业大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在一些境外媒体看来,要达成这一目标,关键在人。

《香港商报》曾报道称,做好新时代乡村振兴工作,必须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本土人才是乡村振兴的主要“参赛选手”,特别是要将年轻人吸引进来。

在云南古生村,就有这么一群不怕吃苦的年轻人,他们深知农业的重要性,哪怕被村民劝退“不要搞农业了”也不改初心,不怕被说“做不好”,只怕“努力的结果得不到认可”。古生村科技小院博士生应飞宇希望未来能有越来越多人认可农业,因为“农业真的是一个很有魅力的行业”。

▲帮村民李叔收完莴笋,研学团和古生村科技小院学生在田头闲聊。

农业也可以很“潮”

6月24日、25日,农业真人秀《出道吧!科技小院》上映。节目分别于云南大理、浙江杭州两地拍摄,记录了主持人郭嘉宁、盗月社两位美食博主和拼多多团队组成的研学团,与古生村科技小院师生一起体验垃圾分类、农业种植、环保监测等活动,助力农民增产增收的真实故事。

年轻人身上总有一股坚持和拼劲。“我忘不掉凌晨三四点收玉米、收莴笋那种场景。我从来没有和谁看过日出,但是我和李叔、师弟、师妹们看过。”扎根古生村两年多,应飞宇对农业的热爱只增不减,坚定了继续从事农业工作的决心。

而去年进入中国农业大学读研的吴馨俣,在古生村的日常就是去沟渠里打捞垃圾。当初,她带着满满一箱裙子和化妆品来到大理,想在学习空隙拍下与苍山洱海的美丽合影,却到现在都没打开过箱子。

恰逢毕业季,《出道吧!科技小院》两期节目上线后迅速吸引了大批关注,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的点滴细节,让更多年轻人了解科技小院、关注乡村发展,积极投入到现代化农业建设的“农潮”中来。

▲研学团成员和吴馨俣一同去体验水渠治理工作。

让年轻人重新向往农村

古生村科技小院只是全国数千个科技小院的缩影。2009年,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张福锁和团队在河北省曲周县首创了科技小院。从最初帮扶一家一户开始,模式不断升级,由“授人以鱼”逐渐升级为“授人以渔”,通过培养“科技农人”、创新农村发展模式来加速驱动乡村振兴。

据《香港商报》报道,现今,农村普遍存在人才供需失衡的情况,激活乡村人才的振兴是当务之急。科技小院这种集农业科研、科技服务与人才培养于一体的创新模式,很大程度上填补了农村技术人才的短板。

据了解,目前全国已有1800多个科技小院,覆盖31个省级行政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学生们把课堂和实验室搬到田间地头,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零距离、零门槛、零时差、零费用地解决生产实践问题。

以科技助力农业创新

德国《经济周刊》网站近期刊文指出,中国必须以世界十分之一的耕地养活其占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这本身就是个挑战,中国需要新战略,其中之一就是运用数字化农业技术。这与拼多多的目标不谋而合。

“科技创新是现代农业的出路,而核心是科研人才。”拼多多副总裁侯凯笛表示,拼多多在推动全国农产品加速上行的过程中,也明显感受到技术和人才已成为制约乡村发展的重要因素。

据悉,近期,拼多多已联合中国农业大学张福锁院士团队,推出“科技小院强农兴农人才培养行动计划”,共同探索“学-研-商”公益性人才培养模式,打造农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黄埔军校”。

该计划将从科研经费、技术支持、资源对接、线下活动等方面为全国科技小院提供支持,助力各地科技小院因地制宜地形成覆盖农业全产业链、全流程的系统解决方案。(江海)

点击下方图片,立即订阅《参考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