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祖明远 绵阳观察 郭超英

6月3日,从绵阳市农业农村局传来一个好消息,绵阳市出台的《绵阳市加快全国种业强市建设的八条措施(暂行)》被作为典型经验向全国推广。《措施》从金融、人才、土地、服务等多个维度加大了对种业建设的配套保障力度,支持力度大、针对性强,形成了全链条服务、全要素覆盖的创新政策体系。

绵阳是全国五个种业大市之一,是四川省种业门类最齐全、整体实力最强劲的市州。据了解,绵阳市杂交水稻制种面积和产量位居全省第一、地级市全国第五;年存栏长白、大白、杜洛克三大生猪主流品种的纯种猪已达3万头以上,数量位居全省第一、地级市全国第一……

绵阳经验为什么能在全国推广?为什么能在多个种业领域创下多项第一?

人才支撑+科技创新  绵阳种业“良品多多”

“目前,我院在院博士人数达21人,硕士63人,硕博人才占比超71%。”日前,在绵阳市农科院组织召开的2024年杂交水稻制种机械栽秧现场会上,绵阳市农科院相关负责人介绍,高学历的人才队伍让制种研发速度和周期不断缩减。

“目前杂交水稻制种母本从种到收已全部实现机械化。”该负责人表示,杂交水稻全程机械化制种技术的推广为确保母本密度提供了技术支撑。

以现场会演示为例,采取全程机械化制种后,400亩的秧田用传统方式需要50人、20天才能完成的工作现在只需2台插秧机、40小时就能完成,这使得每亩成本节约200元以上,每亩增幅6%~25%。

人才支撑让绵阳在制种方面节本增效显著,科技创新同样让绵阳制种佳绩频传——5月29日,全国农技中心发布2024年度超级稻确认品种,绵阳选育的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爽两优138”成功入选。

而就在同一天,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高产稳产多抗优质突破性小麦新品种‘绵麦902’的选育与应用”成功入选2024年中国(绵阳)科技城科技创新大会发布的绵阳市2023年度十大科技进步展。

纵观绵阳种业发展,近半年来成绩斐然——4月,以雅南猪为母本的新品种“蜀芯黑猪”F5世代问世,有望成为绵阳市首个通过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审定的生猪新品种;2023年底,“苔子茶1号”获国家级茶树新品种登记,成为绵阳市第一个通过品种登记的国家级茶树品种,填补了绵阳市无茶树品种的空白……

“绵阳已建成集中连片1000亩以上的制种核心基地29个。”绵阳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梓潼县、安州区、三台县均已进入新一轮国家级制种大县名单,数量占全省30%;梓潼县入选全省首个“国家水稻制种标准化示范区”。全市杂交水稻制种面积9.7万亩,产量1988万公斤,均居全省第一。

种业园区+育种平台  绵阳种业“跳起摸高”

在三台县国家级生猪种业园区内的西部单体规模最大的1200头区域共享公猪站猪舍内,一头头种公猪正吹着恒温空调,喝着直饮水。

共享公猪站

三台县是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全国生猪全产业链典型县、 四川省商品猪战略保障基地。近年来,绵阳着力构建现代生猪产业体系,持续发力推进国家级生猪种业园区建设。

2023年绵阳市全年能繁母猪存栏保持在22.5万头以上,规模猪场保有量稳定在1060家以上,生猪出栏385.3万头,同比增长1.98%。三台县生猪种业园区也于2023年成功获评国家级现代农业生猪种业产业园。

目前,三台县国家级生猪种业园区按照“政府搭台+企业出题+院校答题”模式,与省市农科院、川农大等12所科研院校建立合作关系,组建生猪种业创新团队,建成国家区域生猪种业创新中心等产学研平台36个,获得科研成果42项。

此外,还联合铁骑力士、明兴科技等7家育种龙头企业建成西部单体规模最大的共享种公猪站,组建了川猪育繁推创新联合体,持续提升生猪核心种群育种攻关能力。目前,园区内存栏原种猪3900余头,生猪良种率达99%以上。

三台明兴农业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

“我们将聚集整合龙头企业科技创新资源,进一步做大做强国家区域畜禽(生猪)种业创新中心等育种创新平台。”绵阳市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自实施“品种改良”工程以来,绵阳市自主选育并审定(登记)的新品种已突破200个。

此外,国家区域畜禽(生猪)种业创新中心、国家级制种大县种业科创服务中心、厅市共建作物特色资源创制及应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以及3家农业农村部企业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农作物品种展示评价基地等一大批育种创新平台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