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曹凘源 侯冲 海报制作 德阳观察 何静
从德阳市中心出发,沿着慧广路向罗江区白马关方向行驶,宽敞道路的两侧,相映成趣的自然风光和人文底蕴交织在一起,展现出一幅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的秀美画卷。
德阳市委九届八次全会提出,支持罗江建设全域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罗江的另一个目标是,到2025年成功创建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从城乡融合到乡村振兴,同步建设试验区和示范县,罗江底气何来?优势何在?发力何处?就此问题,罗江区委书记黄琦近日接受川观新闻记者专访。
“
谈机遇优势
既有量小质优、城乡均衡的现实条件,又有相对成熟、结构合理的产业体系
记者:罗江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优势和基础在哪里?
黄琦:罗江既有量小质优、城乡均衡的现实条件,又有相对成熟、结构合理的产业体系,更有大胆创新、勇于探索的改革魄力。我们研究制定了《建设全域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总体方案》,牢固树立城乡“一盘棋”理念,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全面提升县域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记者:如何推进以城带乡发展?能否举个例子?
黄琦:首先就是加快完善县域发展体系。
2021年1月,金山镇成功入选全省首批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国家级试点名单。我们以此为契机,拓展耕地数量、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升农村环境、强化基层治理、提高群众收入、促进乡村振兴。居住上,统规统建农村住房和自愿退出宅基地两种方式,优先保障群众住房问题;实施耕地集中连片改造、宜耕后备资源开发,优化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布局,统筹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探索“村党支部领办土地股份合作社”模式,引导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持续提升土地收益;积极引入大型农业经营公司,推动更多资金、技术、人才集聚,推动农业全链条提质升级。
“
谈乡村振兴
地处丘区,乡村主导产业呈现“小而特、小而精”的特点
记者:争取明年成功创建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这是罗江区定下的目标。乡村振兴首先是产业振兴,目前全区农业产业呈现怎样的特点?
黄琦:罗江的农业发展具有小而特、小而精的特点。
以制种为例,我们抢抓全国制种大县、制种基地建设机遇,创新推广“水稻·油菜双季制种”发展模式。常年水稻油菜制种面积达5.2万亩,今年有可能达到5.35万亩。制种农户亩均净利润在3500元左右,能有效调动农民制种积极性。
此外,我们还深入推进晚熟柑橘、贵妃枣、青花椒等特色产业品种培优、品质提升。高质量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产业三链同构、农业提质增效。
记者:罗江文旅资源丰富、历史底蕴雄厚,农旅融合是不是下一步发展重点?
黄琦:罗江风景秀丽、历史悠久,三国文化、调元文化、蜀道文化、诗歌文化、佛教文化在这里齐聚。
对内,我们将加快推动白马关景区提档升级,着力打造蜀道文化带重要节点和三国文化主要承载地。对外,我们将加强协同发展,主动“抱团”剑南蜀道五关,积极探索与三星堆在信息互通、文化互鉴、资源互享等方面的联动,高质量办好川菜川剧文化周、诗歌节等节会活动,持续擦亮“出川入蜀第一关”金字招牌。
“
谈人才集聚
县城常住人口一半是学生,三个举措让小县城迸发大活力
记者:罗江在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融合发展方面,有何谋划?
黄琦:罗江发展职业教育起步较早,但是作为一个小县城,仅靠政策支持和产业发展,不足以吸引人才聚集。为此,我们明确提出建设西部科教城,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融合发展,精准对接全市机械装备、材料化工、食品饮料等主导产业发展需求,培育造就更多产业英才、技能匠才、行业干才,为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提供人才支撑。
记者:西部科教城集聚了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四川工业科技学院等院校,年轻人很多,朝气蓬勃。无论城乡融合还是乡村振兴,最终都离不开人。请问罗江在集聚人才方面有何举措?
黄琦:我们城区的人口基本上一半是学生,充满了朝气和活力。在集聚人才方面,我们明确三个方向:
一是引进培育一批综合性大学和高水平职业院校,推动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对接、人才培养方案与岗位职业要求对接、教学内容更新与企业技术进步对接,靶向培养一批符合地方发展需求和产业发展趋势的高质量人才。
二是重点引进一批高级技术人才和中高级管理人才,鼓励高技能人才到企业、高校兼职。支持区内优势企业探索“科研飞地”“飞地园区”等“双飞地”模式,全面增强孵化器、众创空间等载体平台发展能级,让各类人才有大展拳脚的舞台。
三是持续完善人才管理体系、评价体系、激励体系,加大“产教融合17条”等政策宣传力度,加快出台支持青年人才“留罗回罗”专项政策,加大就业保障、创新创业、人才安居等方面力度,让人才真正静下心来做学问、搞事业、出成果。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