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磊 胡敏 宜宾观察 侯晓梅

4月9日,在长江江安段开展的2024长江鲟天然水域产卵场改造与自然繁殖试验传来好消息:长江鲟顺利产下鱼卵,试验取得成功,为实现长江鲟野外种群重建迈出了重要一步。

长江宜宾江安段是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长江鲟的重要栖息地。长江竹岛将长江水一分为二,长江鲟天然水域产卵场改造与自然繁殖试验就在水流较缓的内江天然水域开展。

2023年,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等科研单位首次在长江江安段开展了“长江鲟种群重建实验”,将20尾雌雄长江鲟亲体放入人工产卵巢内,通过精准调控水流速度、模拟产卵河床环境,引导长江鲟在天然水域进行自然产卵和交配受精产卵,并成功孵化出小鱼苗。

2024年3月,科研机构继续在长江宜宾江安段进行产卵场改造与自然繁殖试验。科研人员依据现有河道地形特征,基于三维水生态模型,通过地形、底质和流速场的营造等方式首次进行了长江鲟天然水域的产卵场改造,并成功让长江鲟自主找到产卵场,自由交配繁殖。

4月7日上午8:17分,科研人员通过水下视频监控发现,长江鲟在改造的产卵场中有追逐、排卵行为,随即潜水捞卵,顺利取到长江鲟产下的鱼卵,证实了自然繁殖活动的发生。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杜浩研究员表示,此次试验的成功,填补了长江鲟栖息地修复和改造的空白,下一步将在长江的局部区域探索实施河道改造,为真正意义上的长江鲟野外种群重建不断探索攻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