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天府之国四川,历史悠久,文脉绵长,发源其中的巴蜀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四川新篇章,如何凸显巴蜀文化的力量?
答: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具有砥砺精神、凝聚共识、催生创新、提振创造的力量。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天然地包含着文化的复兴,而中国式现代化也必然充盈着文化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那么,巴蜀文化作为滋养四川数千年的文化血脉,在四川的现代化建设过程中,该如何凸显其力量?可从三个方面来认识。
准确把握巴蜀文化在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中的位置。回望中华民族的形成,最初是由若干方国逐渐汇聚在一起,最后形成九州共贯的华夏民族。今天的四川,在中华民族形成大一统之前,曾是以古巴国和古蜀国为主要代表的古方国。在这片土地上形成了后来被大家经常提及的巴蜀文化,这是我们这一区域的文化标识。苏秉琦先生将中华民族大一统形成之前的文化比作“满天星斗”与“多元一体模式”。在他看来,我国数以千计的新石器遗址可以分为六大板块,它们如满天星斗般分布,都有相应的个性特色,也就是“多元”,而最后又都归于“一体”。这个“一体”,就是中华民族,也即中华文化。在这六大板块中,包含湖北及其相邻地区,其代表就是巴蜀文化和楚文化。换言之,古巴与古蜀文化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格局中的重要一元。从文献记载可知,蜀国的早期发展,就与黄帝、颛顼、大禹等我国古史传说中的人物密切相关。相传蜀人嫘祖是黄帝元妃,种桑养蚕的始祖。生于蜀地的大禹,是夏朝的建立者。而巴国助武王伐纣,被周封为姬姓诸侯……这些都说明,巴人和蜀人都是远古华夏民族多元一体中的古老民族。
公元前316年,秦国兼并古巴国和古蜀国,巴蜀之地彻底融入中原,为秦国统一中国作出巨大贡献。由于“其地四塞,山川重阻”的独特地理环境,以及由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交汇而形成的“两河流域”景观和长期的移民文化与多民族文化的浸染,让巴蜀之地呈现出颇有鲜明个性的区域文化风采,如由历代先圣治水、兴水、利水而形成的“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文化;由创作“洪范九畴”(《尚书·周书》)而形成“六合同风,九州共贯”(《汉书》)的大禹所浸润出的深厚儒学传统;由古蜀人羽化飞升而形成的“仙道”思维、“仙源文化”和浪漫色彩;由古蜀人仰望星空而形成的天文历算和易学传统;由佛学南北传陆路枢纽而形成的浓郁繁盛的佛禅文化;由蜀道之难与蜀道之易而形成的“巴蜀自古出文宗”与“自古诗人例到蜀”的名人文化景观;由以藏羌彝文化走廊为代表的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而形成的民族文化奇观;由历代移民而形成的移民文化特色,等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三苏祠所感叹的:“一滴水可以见太阳,一个三苏祠可以看出我们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我们说要坚定文化自信,中国有‘三苏’,这就是一个重要例证。”这些众多的特质、禀赋与机缘交汇在一起,让巴蜀文化卓立西南、名满华夏,成为中国式现代化不可或缺的文化力量。
以巴蜀文化增强文化主体性、滋养文化自信。文化就其在中国语境中的最初含义而言,来自《周易·贲卦》:“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也就是说,文化是人们告别蒙昧、野蛮、落后从而进入文明的一种手段与方式。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文化自信就来自我们的文化主体性”“有了文化主体性,就有了文化意义上坚定的自我,文化自信就有了根本依托”。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需要我们以文化凝心聚魂,以文化的主体性,增强民族的文化自信;以坚定的文化自信,筑牢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具体到四川,巴蜀文化作为滋养我们数千年的文化血脉,也必将成为我们坚定文化自信、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精神动力。
一方面,以巴蜀文化催生文化自觉。文化自觉是文化自信的前提。巴蜀地处中国南北交通、东西交汇、民族交融的核心地带,独特的区位优势催生了这里的文化与祖国其他区域的文化有交流融通的一面,更有自身独特的一面。数千年来,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共同见证了中华民族的诸多喜与乐、苦与悲,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一个生动缩影。今天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有必要对这个区域的文化即巴蜀文化作理性的审视。所谓“审视”,就是要认识自己的过去,理清文化家底,思考自身文化的长处与特色、短板与劣势,由此催生出文化自觉。不能对自身文化有客观理性的认知,就难以做到知己知彼、扬长避短,久之,也就会失去文化自信。
另一方面,以巴蜀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中国式现代化不是敲锣打鼓、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如果我们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能坚定文化自信,就可能在各种喧嚣嘈杂的纷争与假象中,迷失方向、丧失信心。作为中华文化有机组成部分的巴蜀文化,历经数千年洗礼而愈加丰富与成熟。几千年来,巴蜀文化以自身文化为基础,兼容并包,形成了具有巴蜀风格与巴蜀气质的文化基因与文化品貌,并凝聚成融合、创新、乐观、坚韧、勤奋、勇毅、果敢、友善、诚信、敦朴的巴蜀文化精神。这些巴蜀文化精神在历史上催生了系列具有巴蜀标识的文化品牌,诞生了无数彪炳史册的巴蜀历史名人,为中华民族的统一、繁荣、兴盛,为保存中华民族文化火种,赓续中华民族血脉、文脉和国脉,做出过辉耀历史星空的伟大贡献。今天,站在新的时代,巴蜀文化的这些精神不仅没有过时,相反,它们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脉相承,依然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强烈的时代感,是我们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四川新篇章的有力精神武器,需要不断传承弘扬。
进一步推动巴蜀文化的传承创新与普及工作。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要靠奋斗,奋斗需要有精神力量的滋养。积淀了数千年的巴蜀文化,具有永不褪色的生命力。巴蜀文化曾经滋养了这片土地上无数的历史名人,让他们立足巴蜀,流芳华夏。今天,需要以新时代为背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以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为目标,全力推动巴蜀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具体而言,就是要将历史的巴蜀文化转化为现代的巴蜀文化;将抽象的巴蜀文化转化为具象的巴蜀文化;将艰深难懂的巴蜀文化转化为百姓喜闻乐见、润物无声的巴蜀文化;将巴蜀物质文化、巴蜀精神文化、巴蜀生态文化、巴蜀非遗文化进行现代转换和再造,成为引领四川经济社会发展新的文化推动力。
其次,让巴蜀优秀文化成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有机组成部分。巴蜀大地诞生了不少卓越的政治家、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史学家、科学家、军事家等,他们所作出的贡献,有的深刻改变了中国,有的对后世产生了绵延不绝的影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当中离不开历代巴蜀名人的贡献。推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包括巴蜀优秀文化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既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四川新篇章的重要文化力量源泉,也是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力量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这种力量源泉需要广大巴蜀儿女更多了解巴蜀文化,更多认识巴蜀文化,更进一步从巴蜀文化中汲取推动发展的理念和思维,让巴蜀文化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四川新篇章的建设中焕发夺目光彩,不断凸显以文化人、以文聚力、以文兴业、以文塑城、以文强国的神奇力量。
(感谢西华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教授潘殊闲作答)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
,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