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正余弦

近日,一名网友晒出自己离职后一口气退600多个工作群的视频,迅速登上热搜,引发许多人的共鸣。


“600多个群聊,比我的微信好友数量还多。”光退群就用了3个半小时,从中不难窥见职场的不易。也要看到,这名网友从事的是商场地产设计工作,日常需逐个审核店铺设计图纸,因此累积了如此多的群聊也不奇怪。

职场生活中,许多人“忙得连轴转”,积累了太多的负面情绪,“打开手机,满屏红点,消息轰炸”,这并非夸张,而是许多“职场打工人”的真实写照。

相信不少人都经历过情绪的低谷期,希望不用时刻盯着手机,希望能短暂地放空头脑。唐女士退群引发网友关注,其实也有着大家心理投射的因素。

与人相处时,我们何尝不是难以抽身的“群主”,强装热情的“群龙王”,抑或是默默潜水却又不敢轻易离开的“小透明”呢?微信群背后的“社交疲惫”,是另一种隐性的负担。

成年人的世界里,“退群”更像个信号。代表着对冗杂人际关系的“断舍离”,这份潇洒同样是我们所羡慕的,鼓励我们在社会生活熙熙攘攘的人潮中,仍保持清醒的自我认知。

在网络无死角覆盖的当下,正确认识“退群”引发的讨论,要看到网友们的渴求——是工作和生活的边界,更是对独立人格的尊重。

有专家建议,为遏制隐形加班现象,我国劳动法中应适当引入“离线权”。今年10月,武汉市洪山区法院宣判一起关于“下班后回工作微信”的诉讼,要求公司向员工支付加班费。这些都是有益的探索。

“退群”虽帅,但不能盲目模仿。用人单位也应充分尊重劳动者的休息权,别让他们一直“困在群聊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