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付真卿 王吉南

大坝苗族乡古佛台村是兴文县57个贫困村之一,2018年底摘帽脱贫。

11月9日下午,在古佛台村一组,黄德学半蹲在地,抓起一把刚和好的饲料,手把手地教身边的刘小平,“这个饲料和蛋白粉,还有水的比例要弄好,不然小猪不爱吃。”

兴文县大坝苗族乡古佛台村,曾经的贫困户黄德学教自己的村组长刘小平配置猪饲料。黄德学现在是村里的第一养猪大户,从过去的贫困户变成如今的致富带头人。

这个场景,很容易联想到是村干部在帮助指导贫困户发展产业。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当“老师”的黄德学恰恰是曾经的贫困户,而当“学生”的刘小平,是古佛台村一组的组长。

曾经的贫困户成为了村里的致富带头人,这就是古佛台村脱贫故事的一个缩影。

走出大山找到“可能性”

今年46岁的黄德学,之前住在古佛台村的高山上,闭塞的交通和通讯条件,限制了他的视野。“抬头看天,低头种地。”黄德学说,过去他的生活就围着一亩三分地,一年的收成只够自家吃,再挖点笋子砍点竹子,全家年收入不到3千元,“其它的想都不敢想。”

2014年,黄德学家被识别为贫困户。村里来了帮扶干部,修好了新公路,资金、政策源源不绝,他家也搬离了高山,在场镇上建起新房。但真正改变黄德学的,正是刘小平。

刘小平是村组长,也是古佛台村最早一批外出打工的人。2015年,刘小平带着黄德学远上北京打工,黄德学第一次来到现代化的大都市,一个月挣到了比过去一年还多的收入。但更重要的是,他打开了眼界。原来,人生还有这么多的可能性。

2017年,黄德学又做了一个重要的决定,返乡创业。原因有二,一是父母年纪大了需要照顾,二是他觉得自己还能做比打工更多的事情。

彼时,古佛台村正在鼓励贫困户发展养殖业,黄德学瞄准了养猪。

缺乏启动资金怎么办?村里想办法帮忙筹到2万多元的帮扶资金,公路、水电配套齐全。黄德学更是横下一条心,东奔西走向亲戚借来了十多万元,建起猪舍,引入了第一批5头猪。

兴文县大坝苗族乡古佛台村,脱贫致富的村民万正林和他饲养的肉牛在一起,通过养牛,万正林家一年的收入达到20万元。

令人信服的“师徒对调”

“从开始干我就没想过失败。”身背十多万元债务的黄德学已经下定了决心。回忆起刚起步的日子,黄德学也感叹自己的拼劲和潜力,“场镇上的新房基本没住过,吃住都在猪舍边,村里来农技员我一定要去请教,一有空就上网查资料学技术。”

就这样1年多的时间,黄德学的猪场规模就从5头扩大到100多头,成为了村里的养猪第一大户。

黄德学的创业之路也并不总是一帆风顺。2018年,一场非洲猪瘟让他一夜间损失了几乎全部的存栏猪,一下子背上了50多万元的债务。很多人担心他会不会就此一蹶不振,甚至返贫。

但此时的黄德学已不再是曾经那个只知道埋头种地的贫困户。他让妻子照顾好剩下的猪,自己再次北上打工挣钱。待到疫情过去,他又杀了回来,再次举债养猪。有了之前成功的经历,亲戚朋友们都愿意相信他。

又用了1年多,黄德学的猪场恢复了原先的规模,年出栏猪达到1500头,50多万元的债务也还清了大半。

黄德学的成功,让他从曾经的贫困户摇身一变成为了致富带头人。在它的带动下,周边的6户非贫困户也加入了养猪的队伍,其中就包括曾经带他外出打工的“师傅”刘小平。

曾经的师徒关系对调,刘小平心服口服。“他真的很能干。”刘小平家的新猪场就建在黄德学猪场对面,从设计到修建,黄德学都毫无保留地参与其中。

贫困户与贫困村的“逆袭”

“像黄德学这样有思想有闯劲的贫困户,村里还有不少。”宜宾市国资公司派驻古佛台村担任第一书记的陈国平告诉记者,古佛台村从脱贫成功到现在的持续巩固,有两个决定性的因素。

首先精准扶贫政策的大力支持。从2014年至今,建新房、修公路,水电气网全配套,古佛台村的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天翻地覆,这为村里的产业发展提供了根本的支撑。另一个因素,就是贫困户的主观能动性。

在古佛台村,陈国平还带记者探访了曾经的贫困户万正林家。1984年出生的万正林跟黄德学一样,缺少的只是一个机会。脱贫攻坚给了他这个机会。

靠着养牛,万正林成功脱贫致富,如今年收入已有20多万元。他的抱负还不止于此,在古佛台村的半山腰上,万正林种起了罗汉竹,挖出了鱼塘,还养起了鸡鸭。“等将来上山的路拓宽了,我准备开个农家乐。”万正林笑着跟记者展望他的计划,眼神里充满了自信。

“确实也存在有等靠要思想的贫困户,但并不是主流,脱贫攻坚工作激发了更多有思想有闯劲的贫困户,为他们搭建了脱贫致富的平台。”兴文县脱贫攻坚办副主任黄世碧告诉记者,通过最近几年的脱贫攻坚和巩固提升工作,贫困村中涌现出许多致富带头人,曾经的贫困村在基础设施、人居环境、产业发展等方面甚至超过了一些非贫困村。兴文县下一步的工作将把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起来,“曾经的贫困村,很可能成为未来乡村振兴的带头村、样板村。”黄世碧说。

短评>>>改头换面的贫困村 逐浪新时代的潮头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

而曾经的贫困村,经过6年的脱胎换骨,恐怕也要令人“刮目”。

对于贫困村,外界有一种刻板的印象,认为贫困村始终是落后的,需要特别照顾的,贫困户始终是需要帮助和扶持的。这显然没有用辩证和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没有看到贫困村中蕴含的不贫困因素。从2014年开始的脱贫攻坚工作,已让许多曾经的贫困村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有的村经济弱,但村民奔康谋振兴的干劲强;有的村发展慢,但发展观念转变快;有的村发展第一产业缺资源,但第三产业资源却得天独厚。贫困村普遍交通区位、基础设施差,但近年来随着持续投入,这些条件已大大改善,为贫困村的后来居上奠定了坚实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个国家扶贫日到来之际时对脱贫攻坚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中指出,要发挥脱贫攻坚体制机制作用,接续推进巩固拓展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这让我们从另一个维度再次回望理解过去6年的脱贫攻坚工作。让曾经的贫困村贫困户摆脱贫困,其实只是这项工作的任务之一。更重要的是,通过脱贫攻坚,在体制机制、空间规划、人居环境、产业布局等多个方面探索一条科学可持续的乡村振兴发展之路,为全面乡村振兴提供经验参考。

曾经的贫困村是全国人民牵挂关注的焦点,在未来的乡村振兴中,贫困村依然是焦点。但这一次,他们或将改头换面,逐浪新时代的潮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