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雅莎 川观新闻记者 邵明亮 文/图
11月3日,在绵阳市梓潼县境内的一处渠道整治现场,十余名工人正在浇筑新的渠道面板。“这是武都引水灌区红岩分干渠的一段老旧渠道,我们正在进行整修。”省武都引水工程运管中心红岩站站长杨剑告诉记者,得益于武引灌区“十四五”续建配套和现代化改造项目,这段15.9千米的老旧渠道将得到全面修护。
武引灌区“十四五”续建配套和现代化改造项目将整治总干渠、涪梓干渠等15条渠道,涉及总长146.8千米,其中明渠长117.8千米。截至10月底,武引灌区所有工程均实现开工,现代化改造全面启动。
武引灌区总干渠现代化改造项目现场。
升级老旧渠系软硬件
红岩分干渠建成时间早,设备设施比较老旧,渠道沿线放水闸均通过手动拧开,私自取放水时有发生。
据武引中心粗略测算,红岩分干渠近两年水量损失接近50%,“也就是近一半的水量在输水途中‘消失’了。”武引中心相关负责人分析,一方面是因为渠道老旧破损造成的渗漏水,另一方面也在于用水管理手段落后,难以科学精准掌握取用水行为,“无论是从物理渠道层面还是制度管理层面,灌区的现代化改造都势在必行。”
在红岩分干渠施工现场,工人们将原来8公分厚的水泥板拆除,重新浇筑15公分厚的面板。杨剑介绍,在此次渠系整治过程中,提高渠系现代化管理水平也是目标之一,未来将引入“智慧武引”系统,通过“电子+人工”方式控制闸阀,实现远程计量、远程控制,加强对取用水行为的监管。
全长38千米的武引灌区总干渠也在此次的现代化改造之列。在总干渠现代化改造项目现场,搅拌车正在渠道旁运作,渠道内还有大型挖掘机施工。此次总干渠涉及整治渠道9千米,包括边坡治理、维养道路硬化、新建波形栏杆等内容。
“作为总干渠,很难有机会进行彻底整治。”武引中心总干渠管理站站长张方通介绍,总干渠常年都要向下游输水,“但借此次现代化改造项目,我们可以对总干渠进行一次‘大修’,集中解决渠道损坏等突出问题。”
在武引灌区红岩分干渠施工现场,工人重新浇筑水泥面板。
科学合理安排项目进度
“改造质量必须保证,进度也必须赶上。”在武引中心召开的一次推进会上,相关负责人特别强调了施工进度。
上述负责人表示,灌区现代化改造的进度直接关系灌区的供水保障能力,特别是开春后灌区用水量将逐步增加,必须力争在明年春灌用水高峰期来临前尽可能多地完成渠系整治任务。
绵阳市游仙区城区居民生活用水取自胜利水库,其水源自武都水库流出经江绵支渠输送而来,库容仅够城区使用30天。由于渠道改造,江绵支渠输水已中断,如果30天时间内江绵支渠不能恢复输水,胜利水库水位将“见底”。
江绵支渠涉及整治长度约为15.8千米,全线共投入475名施工人员,实行24小时轮班赶工制度,争取提前一周完成面板浇筑工作,为混凝土硬化留下充足时间。
据了解,为更好地统筹灌区现代化改造,武引中心专门成立领导小组,通过科学分析研判,合理安排项目进度,充分利用供水期实施渠外附属工程,做到供水建设两不误。
武引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按照水利厅“两年基本完成建设任务,第三年重点提升”的要求,武引灌区将力争在2024年基本完成“十四五”续建配套和现代化改造建设任务,全面提升灌区的运行能力,为现代化灌区建设打下良好基础。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
武引灌区所有工程均实现开工,现代化改造全面启动。
这段15.9千米的老旧渠道将得到全面修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