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首届金熊猫国际文化论坛“数字与文化:技术赋能新传播”平行论坛举行。

川观新闻记者 杨艺茂/文 向宇/图

“当今,越来越多的制作公司开始制作数字电影,使得电影制作变得更加高效、更加精准、更加逼真的同时,很多人也在思考数字技术如何更好地为艺术服务?”9月20日,首届金熊猫国际文化论坛“数字与文化:技术赋能新传播”平行论坛上,我国著名配音表演艺术家李扬向在场的中外嘉宾抛出这个问题。

话音刚落,美国著名特效大师道格拉斯·汉斯·史密斯,瑞士著名动画导演乔治·史威兹贝尔,美籍华裔作曲家王宗贤,北京师范大学数字媒体研究所所长、教授肖永亮,原八一电影制片厂高级工程师刘晓春便开启观点交锋,并以自身经历,聚焦探讨新一轮数字革命、媒介整合及产业变局中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全息影像、5G通信、元宇宙信息技术在影视、动画、文艺表演等领域的创新应用,探讨数字驱动下内容、形式、传播等迭代升级和融合发展。

创新融合 数字技术不断赋能影视创作

技术和电影制作息息相关。道格拉斯·汉斯·史密斯介绍,在他长达数十年的电影工作中,电脑技术的发展变化在视觉特效制作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我们曾在世界各地寻找最好的工具为故事制作令人信服的图像,包括会完成一些日常生活中无法完成的图像,并寻找呈现超乎想象的图像的最佳方式。”在他的印象里,过去一些年,当LED舞台内的电影摄影将拍摄绿幕作为一种新选择时,中国已经制造了当今世界上使用的高质量、高分辨率的LED显示器,“这就是技术变化的速度。”

乔治·史威兹贝尔认为,数字技术的更新迭代对影片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他说到,在利用数字技术的前提下,创作者自身应首先对视觉效果进行一定的标准把握,并在此基础上借技术之力创作出更高标准效果的作品。“当今的艺术工作者都应该学会巧用技术来辅助创作的呈现表达,但不管如何,最重要的还是要讲好文化故事。”

王宗贤谈到,AI技术的进步让他实现了用软件写旋律、写歌词,更不可思议的是用AI将旋律唱出来,非常逼真。当下是否过于依赖数字技术而忽略了传统创作情感?王宗贤认为,技术的发展确实方便了后期工作者的制作,但同时过去传统的录音方法也值得保留。“我们已经有太多的进步了,现在不同国家地区的演奏员、音乐人等,可以一起创作完成一个音乐作品,技术让我们跨越时空的阻碍,让创作也变得便利。”

相辅相成 数字技术要更好地为内容、创意体验服务

“数字技术再发展再发达,在影视创作里仍然不可代替演员的真实表演。”论坛现场,对于李扬这一观点,中外嘉宾纷纷表示赞同。王宗贤谈到,虽然通过技术不同地区的人能够更方便地完成作品创作,但确实缺少了人与人之间共同创作的氛围、面对面的有效沟通以及情感表达。

在肖永亮看来,虽然如今有很多通过数字技术实现的非真实演员表演的画面,这种融合创作也是可以复制的,但眼下更多的应该是关注技术如何更好地为情感、创意、体验服务,简而言之就是从原始的大数据里面,即真正的艺术创作中去强调创意、互动。

实际上,艺术和技术是一个既复杂又互补的关系。刘晓春对此深有感触,他认为,凡是从事电影的人,核心是要讲好故事。与此同时,数字技术与艺术内容的创新融合是关键,刘晓春说,现今软件的不断迭代,使其成为我们艺术创作中的常用手段,它需要为讲故事提供工具,帮助电影创作进行核心表达,或情感的深层次呈现。“拍摄过程中难以实现的镜头可以用数字技术来完成,但技术不是故事内容的补充,它只是服务于艺术创作,反之,艺术创作则可赋予技术新的意义和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