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袁宇君

“我们先来,先给我们讲。”“两个车同时进村,且我们人多,理应我们先听。”这段小小的“争执”,发生在9月6日,金沙江畔、川滇交界的村史馆。

攀钢集团有限公司生活服务分公司和攀枝花市公共交通有限责任公司团建的大巴车一前一后驶入攀枝花市仁和区平地镇迤沙拉村,这是有着“中国俚濮彝族第一寨”美称的遗世村落。双方团建人员都想尽快听到村史讲解,引发一段小插曲。

好在迤沙拉村党总支副书记谢锦美及时出来打圆场:“大家不用急,我们配备了多名讲解员,两个团从不同的展厅开始参观即可。”

这样的场景,对于谢锦美来说早已见怪不怪。仅从8月以来算到当天,村史馆就接待了包含机关、交通、医疗、社区等各行各业160多个单位的7000多人。

让这么多人迫不及待学习的乡村文化到底是什么样的?什么样的文化传承才能为实现“村民与村容同美、山水与经济共富”目标供给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带着问题,记者走进了迤沙拉村马头飞檐、纹刻饰版的村舍之间。

“有女都外嫁、有男讨不到,娃娃掉进灰窝窝,找了半天才找到……”迤沙拉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毛建桦“解读”当地流传已久的歌谣道,迤沙拉村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因偏远的地理位置和滞后的基础设施,当了很久乡村振兴“后进生”。而在彝语中,“迤沙拉”指“水漏下去的地方”,“缺水、不存水”是这里鲜明的标签,更是直接点出了这个村落薄弱的发展基础。

“璞玉琢磨成器”用时600多年。风霜雨雪,斗转星移,迤沙拉一步步摘掉省级贫困村“帽子”、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全国第二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再到今年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今人再看迤沙拉,只会惊异于她的破茧蝶变:远山危云,红墙青瓦,古宅俨然,乡邻入画。去年,迤沙拉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3500元,比10年前翻了好几番。随着一项项文旅设施的落地建成,这个曾经水漏下去的地方,变身最美彝寨,以崭新的面貌迎接八方来客。

乡村之美,在形也在魂;共富实绩,有面更有里。奋斗征程为迤沙拉累积了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民族文化特色。在当地人看来,引以为“旗帜”的,是村里四大家族的家风家训。

“毛家笔杆子耕读传家、纳家包谷子精耕细作、张家酒坛子点粮成浆、起家车轮子巧思致富……”村史馆里,说起村里四大姓代表人物从发家到传承,讲解员声情并茂、娓娓道来;强化玻璃罩里,民族服饰、农耕器具、乐器、族谱等200余件展品也做着无声印证。

若村史馆只是让参观者了解了迤沙拉精神文化的梗概,那么非遗小院定期上演的情景演出《迤啊·迤沙拉》中,融合了羊皮鼓舞、谈经古乐等彝族传统艺术形式的《人文荟萃》《穰穰满家》《杯酒言欢》《车马盈门》四大家族故事,则是给参观者带来了“沉浸式”精神文化直观体验。

“这些故事原本是我们口口相传的歌曲,我们把它们写下来形成歌本。”谈经古乐传唱人、67岁的村民殷绍会大姐告诉记者,虽然儿女都成家,自己也到了含饴弄孙的时候,但仍然想发挥余热,把老祖宗传下来的文化瑰宝尽可能多搜集保留、整理成册。

情景演出《迤啊·迤沙拉》时长35分钟,其中既有迤沙拉传统原乡人文化内容与艺术形式,也有外来现代“新村民”的用心编排和倾情出演。

“我被迤沙拉的文化底蕴吸引,又能参与到这里的文化事业建设中,感到非常荣幸。”梁家诚告诉记者。作为驻村的第一书记,这个从云南艺术学院舞蹈编导专业毕业的山西小伙正是这场演出编排的主力军之一。

精神“壮骨”,文化“铸魂”。原乡人代代传承铸就文化底色,新乡民创业热情助力乡风“出圈”。就这样,代代彝汉村人耳濡目染,自觉树立从小立志、修正自身、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正确价值观,凝练成迤沙拉走向共同富裕的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