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方小虎 王怀 阚莹莹 何涛 罗向明

9月的攀枝花,阳光依然热烈。

正是借助全年超长日照,攀枝花形成了一条独特的芒果富村带——在海拔1400米左右的河谷坡地,不少村庄通过种植抗旱喜热的芒果等,逆转干热、缺水、偏远等不利条件,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乡村变美,不断奠定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

有钱后做什么?持续谋求物质富足固然重要,精神富有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 “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

作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试验区的攀枝花提出:打造促进精神普遍富足的市域样本。芒果富村带上的这些村庄,依靠良好的经济基础,开始了“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的乡村探索。

9月上旬,四川日报全媒体调研组又一次到访攀枝花,选取其中4个样本,调研它们如何推进“精神共富”、又从中收获了什么。

迤沙拉村村史馆。谢锦美 供图

迤沙拉村

历史文化的力量,让村子变得独特,也带来源源不断的客流

在攀枝花市仁和区平地镇迤沙拉村,村民们谈得最多的不是芒果,而是当地传承上千年的俚濮文化,和独属于迤沙拉的家风文化。

迤沙拉村是古时南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驿站,因长期多民族交往和融合,形成独具特色的俚濮民俗文化、建筑文化、谈经古乐。在民族融合过程中,苏皖人带来了江南建筑理念,在这形成了独具江南风韵的彝族山村,同时,也融合出了有江南丝竹韵味的谈经古乐。

迤沙拉不断挖掘、保护和传承俚濮彝族文化,谈经古乐、羊皮鼓舞先后申报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百年老宅起家大院获批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村上建起村史馆,总建筑面积虽然只有150平方米,但却精巧地分设了历史文化、乡贤文化和非遗文化3个展厅,便于分呈特色和分流游客。

深挖文化内涵,让迤沙拉村声名远播,也将客流带到村上。现在村里的讲解员每年要为10万人次的游客介绍迤沙拉文化。我们采访当天,见证了一波又一波游客前来村史馆参观,两个团队因为时间重叠,还“争抢”起了讲解员。

村党总支副书记谢锦美为我们进行了讲解。10多年前,谢锦美从凉山州冕宁县远嫁迤沙拉村,深度融入当地生活。虽然是一名“外来人”,但她一讲起迤沙拉就会满脸自豪:“毛家笔杆子耕读传家、纳家包谷子精耕细作、张家酒坛子点粮成浆、起家车轮子巧思致富……”说起村里四大姓的家风传承,谢锦美娓娓道来。展厅里,民族服饰、农耕器具、乐器、族谱等200余件展品也做着无声印证。

红墙青瓦,丝竹悠悠。在一处庭院,几位当地老人给我们展示了情景演出《迤啊·迤沙拉》中的片段。这个演出的编排主力,是“95后”第一书记梁家诚。

这个老家在山西平遥的小伙子,从艺术学院舞蹈编导专业毕业后,被仁和区文化馆引进,再进小山村搞创作,梁家诚觉得有趣并快乐着,他说:“我被这里的文化和这里的人深深吸引,村上的一砖一瓦,老人小孩,都是创作灵感,大家一起用艺术的方式将村里的故事讲给天下人听。”

阿署达康养旅游度假区。王东 摄

阿署达村

教育的力量,让村民的腰包鼓起来后,有了可期的未来

“我们是享受了教育的红利、尝到了教育的甜头”,在阿署达星空露营地见到村党总支书记夜富强时,他开门见山就讲到了教育给村庄建设发展带来的利好:“这个露营基地,就是村上第一个出省、出国求学的大学生带回来的创意。”

位于攀枝花市东区银江镇的阿署达村是个典型的彝族聚居村,曾经山高林深,发展滞后。搭上种芒果的致富车,村上人均收入每年以5%—10%的速度增长。但很快,村党总支书记夜富强发现 “不对劲”。一到农闲,不少村民三五相约喝酒,有喝醉的村民随处一躺就是一天。村小开学,常要老师上门动员才能把班上学生凑齐。“大家腰包是鼓起来了,但是精神面貌却不匹配。”

村上组织党员、村民代表外出学习,看真正的富裕村是什么样。成都、上海、浙江……一路眼界大开,大家总结出“共富”的阿署达路径——靠集体、抓教育。靠集体,就是合力发展集体经济,推动村上经济可持续发展;抓教育,则是全村大力发展教育,改变阿署达村的未来。

2016年,村集体经济组织——攀枝花市金玛缔康养旅游服务有限公司成立。村上第一个出省、出国求学的鲍进芝回乡操盘。创立乡村文旅品牌“故事里”,打造康养酒店、景别院精品民宿、涵管小屋、星空露营地……项目带动村上文旅业,创造了80多个就业岗位。今年,阿署达村集体经济收入正向800万元迈进。

夜富强说,教育改变青年,青年改变父母,青年和父母一起改变家庭、改变村庄,这就是教育带来的红利。村上立下规矩,每考上一个大学生奖2000元,考上重点大学奖3000元。家长们反映村小缺优秀的英语老师,村上立刻筹钱从外面请,有家长想培养孩子学舞蹈等,金玛缔公司立刻腾出舞蹈室,请老师到村上定期教……从上门动员娃娃学,到村民主动提要求学,抓好教育已在村民心中扎了根。村上超三分之一的家庭都考出了大学生,如今村民以能培养硕士生、博士生为荣。“全国文明村” “四川百强经济名村”“四川省十大幸福美丽新村”等称号,也印证着 “共富”的阿署达路径。

“力争让村里每家每户都出大学生。”这是阿署达村抓教育的新目标。

“零碳村”混撒拉。李永忠 摄

混撒拉村

“敢为人先”的力量,让这里成为全省首批零碳村庄试点

攀枝花市仁和区大龙潭彝族乡混撒拉村,有个响亮的名头——“攀西芒果第一村”。全村芒果种植面积达2万余亩,2022年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1万元,已接近攀枝花聚焦共同富裕试验区建设的最近一个目标——到2025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2万元。

混撒拉村曾是省级贫困村,上世纪80年代,村上老支书李德“敢为人先”,从外省引进100棵芒果树苗,大力推广,让混撒拉村成为攀枝花重要芒果产区。如今,“敢为人先”的混撒拉又开始零碳村建设。

混撒拉全年日照时长超2700小时,日照率60%以上,因此产出的芒果品质高、销路好。良好的经济基础,充足的阳关,让混撒拉成为四川省首批零碳村试点村。通过电能替代、使用新能源等,让村上的减碳量抵消碳排放量,甚至可以做到“负碳”。

公用建筑光伏、零碳民宿、水光公园、生态循环塔、绿色防控监测……实现了“光伏+生态”“光伏+生活”“光伏+农业”三重效益。混撒拉村党总支书记邹胜洪说,在实现共同富裕这一目标的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贯彻绿色发展的要求,推动建设清洁美丽乡村,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在混撒拉的村民中不仅是知晓,而且还要实现到经济发展、生产生活中。

混撒拉村已有20余户村民农房安装了太阳能电池板。另外,村里实施的“零碳餐吧”“绿色停车场”“光芒之路”等项目,每年可发电260万度,多余电量并网后每年可为混撒拉村集体经济增收58万元。光伏设施每年可节约居民用电60万度,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2750吨。

民宿“椰香居”负责人纳世国算了笔账,他家楼顶360平方米的太阳能电池板平均一个月能发电6000余度,除去固定用电,剩余电量卖出,每月可增加2000元左右收入。“做饭不用炭、农机不冒烟、屋顶能发电、多余还卖钱”的惬意生活照进现实。

“零碳村”核心区域是水光公园,通过3个光伏微动力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经生物降解工艺,将村民生活污水处理后排放入公园的人工湿地中。再由水中的亲水植物进行生物净化,从而将生活污水转化为景观用水。水光公园小桥流水、花色斑斓,村民休闲、游客流连,已是混撒拉一景。

深挖孝悌文化的立新村。倪方伟 供图

立新村

孝悌文化的力量,让乡村治理内外兼修,奔向“康养第一村”

同样是种芒果致富,但相比其他村,仁和区仁和镇立新村距离城区更近,毗邻京昆高速(G5)入口处,在G5和S214的交会点上,交通便利。藉此,立新村建了攀枝花市第一家芒果物流企业,也是全市第一个芒果全产业链聚集村。去年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2.9万元。

立新村人口达到3000多人,远超我们此行采访的其他3个村。因交通便捷、收入不错,村上大多数村民选择留在村里工作、生活,不仅劳动力外出少,反而村上物流、电商、果树养护等产业,吸引了500名外来人长住。村里三代同堂、四代同堂屡见不鲜。

“村里人口多,老中青混住虽然热闹,但习惯不同,一家人之间、几家人之间,难免会出矛盾,有些摩擦。”立新村党总支书记倪方伟说。为减少矛盾纠纷,村两委以弘扬中华传统孝悌文化为抓手,推进和美乡村建设。

立新村有棵被称为“芒源”的芒果树,种于1938年,是攀枝花落地生根的第一棵芒果树。虽已有85岁树龄,但“芒源”依然高大挺立,10多米高的树枝上,还共生着不同时期嫁接的5个不同品种芒果。它如同一个精神标志,激励立新村发展好芒果产业,也勉励立新人同生共息孝悌和睦。

村里从村史族谱中深挖孝悌文化,提出“孝悌立新”,探索“内外兼修”的乡村治理之路,实现“产业兴、乡村美、乡风淳”。孝悌文化在潜移默化中深入家家户户,进而形成村民能够自我管理、自觉遵守良好村风。

今年,村上开展最美孝子、最美孝媳评选,6个村民小组先分组评选,组上的“最美”进入村上评选,胜出者,不仅挂牌表彰,而且有奖励、享待遇、广宣传。

5组的宁永翠因尽心照顾生病的公婆,被选为组上“最美孝媳”。我们打趣她领到奖金准备买什么,宁永翠有些不好意思,没有想到会因为孝顺得到奖励,不善表达的她只重复一句话,“孝敬老人,是该做的,有没有奖励,我们都应该这样。”

而今,立新村的孝悌文化和康养产业相呼应,“孝悌文化浓厚的乡村,相信会有很好的康养氛围。”市内外不少老人冬天选择到立新村康养。村口,由村里通过招商引资创办的淼淼康养假日酒店已经开业,由仁和区妇幼保健院领办的医养中心即将开业,这也给正在打造“康养第一村”的立新村新的发展机会。

记者手记:

时代不负奋斗者

川观新闻记者 何涛

2009年,我因工作原因离开家乡攀枝花。

那时,阿署达村还是人均年收入不到7000元的贫困村,村干部夜富强最愁的是怎么从山坳的土地里“挖”出钱来;混撒拉村刚试种成功凯特芒果,果林深处,村干部邹胜洪跟随村上老支书李德铺了一条简易小道,四处拉人来参观以求推广;迤沙拉村的红墙灰瓦彝族村落引来文史专家研究,走在静得略显寂寥的巷子,当地一名年轻人发问“搞这些有什么用?”

那年,我带着乡愁离开,他们和他们的小村庄也乘着时光列车奔赴各自的前程。

2023年9月,重回攀枝花,14年后再相遇。

跟着夜富强到阿署达村的星空露营地观景台远眺,林海、木屋、清风,远山如黛,他说:“依托这个营地,去年村集体经济实现营收614万元,村民分红48万元,今年营收要向800万元迈进。”

邹胜洪和我回忆起当年芒果林中那条泥泞参观小道,说:“混撒拉村现在可是攀西芒果第一村,推广了13个芒果品种,六成以上村民都住进别墅。”

而迤沙拉村深挖俚濮民俗文化,以文带旅,打响“中国彝家第一村”名头,刚获评国家4A级旅游景区。村史馆里,络绎不绝的游客回答了当年那名年轻人之问。

14年,时代的车轮带来产业转型、脱贫攻坚、全面小康、乡村振兴……村里的奋斗者们应时而为,不负韶华,和他们的小村庄一起,在飞驰的发展中,收获了奋斗的幸福,尝到了丰收的甜蜜。

历史的车轮时刻滚滚向前,此时,这些村庄和他们的奋斗者们乘上了又一个发展的列车。这趟列车的名字叫“共同富裕号”。

“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是“共同富裕”的题中之义,在采访中,我们发现,村上的奋斗者们对这点的认识之深、实践之多元,出人意料。

已是阿署达村党总支书记的夜富强说,村子能有今天发展,是吃了教育发展的红利,我们要把村上的教育搞好,培养更多大学生。

已是混撒拉村党总支书记的邹胜洪则在带着村民大力推进“零碳村”建设,他说,这是坚持绿色发展,践行“两山”理念的共富新路。

以文兴村的迤沙拉村,更是坚定地在文旅融合发展上进行探索,此行我认识了一个新朋友——“95后”的村上第一书记梁家诚,他和村民们一起创作出一首属于迤沙拉的民歌、一台属于迤沙拉的舞台剧,要将独特的俚濮民俗文化共享给更多人。

物质生活富裕和精神生活富裕,本就是互为条件、相互依存、目标统一的辩证关系。在近14年的实践中,这些村庄早已获利于精神生活建设,现在经济基础牢实,当然更有动力推动精神生活富裕。

星光不问赶路人,时代不负奋斗者。我期待着与这些奋斗者们和他们村庄的下一次重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