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小强

党的二十大报告历史性地以专章阐述和部署国家安全,明确指出“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提出了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对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作出了系统部署,充分彰显了新时代国家安全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重要地位。2022年6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眉山东坡区永丰村高标准水稻种植基地视察时,对当地坚持粮食种植助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做法表示肯定。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更好地统筹发展和安全,既是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要求,也是学习和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必然要求。

中国社会面临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在追求获得感、幸福感的同时,也在追求更高的安全感,人民对安全的新需求正成为推动国家安全体系建设的重要动力。与此同时,随着中国已经从世界经济的参与者转变为主要贡献者,从国际战略格局中的参与方转变为引领者,从国际体系的被动适应者转变为全球治理的主要推动者,新时代中国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发生了重大转变,我们不仅需要维护战略机遇,也需要善于从各种危机和挑战中“转化”出对中国有利的战略机遇;我们不仅要统筹好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更要统筹好安全、发展两件大事。

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在国家安全领域体现得尤为明显。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外汇储备第一大国,但“大而不强”的问题比较突出,中国以出口为导向的经济发展模式在金融危机冲击下脆弱性明显,海外人员和资产“单兵突进”导致安全风险激增;关键设备、零部件对外依存度高,核心技术、专利受制于人;在国际恐怖主义日益猖獗的背景下,“三股势力”严重危害社会安全;在美国对中国全面遏制打压背景下,一系列问题全面凸显、交织共振,中国的国土安全问题再次面临系统性挑战。中国的国际战略布局也越来越具有大周边、大外交的色彩,对相应的国家安全保障的需求也更加迫切。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进入到了新一轮的动荡变革期。东西两种制度、两条道路之争愈发凸显,南北国家对发展权利的博弈也在加剧,经济竞争、科技竞争愈演愈烈,标准之争、规则之争日趋白热化。上述矛盾交织共振,给我国带来全面系统性挑战。

国家安全的内涵和外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丰富,时空领域比任何时候都要宽广,内外因素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复杂,以往的国家安全思想与实践经验已难以适应和满足“强起来”时代的国家安全需求与发展。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鲜明特征和关键就在于“总体”二字,可从以下三个层面去理解。一是突出顶层设计。维护国家安全是复杂的系统过程。我们党历来重视对国家安全工作的宏观领导能力。党的十八大后,党中央通过新成立的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和《党委(党组)国家安全责任制规定》,加强集中统一领导,实现党对国家安全工作的绝对领导,形成高效权威的领导体制,我们党的国家安全顶层架构设计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完善。二是突出全面把握。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将国家安全工作理解局限于国土安全、军事安全、反奸防谍、维稳处突等方面。但总体国家安全观所指的国家安全是一种名副其实的“大安全”。大道至简,万法归宗,抱元归一,国家利益拓展到哪里,国家安全边界就要跟进到哪里,国家安全工作就应该覆盖到哪里。三是突出系统布局。国家安全不是多个领域安全的简单叠加,而是一张布满节点的大网,环环相扣,哪一个环节和领域出现问题,都会影响整个国家安全。在中国特色国家安全体系中,各领域安全构成一个有机整体,所有领域的安全,最终都服务于人民安全和政权安全,并且统一于国家利益至上。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更好地以高水平安全护航高质量发展,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安全思维,更好地坚持和运用战略思维、系统思维、底线思维、法治思维和创新思维。

加强战略思维,是指高瞻远瞩、统揽全局,善于把握事物发展总体趋势和方向。战略上判断得准确、战略上谋划得科学、战略上赢得主动,党和人民事业就大有希望。坚持战略思维,客观上要求我们要明确目标、把握全局、抓住重点、着眼长远。尤其是,牢固树立国家安全工作全国“一盘棋”观念,坚持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自觉在大局下想问题、做工作。

加强系统思维,是指要全面地、普遍联系地观察事物,妥善处理好各种重大关系。思考和处理国家安全问题,要讲究“十个指头弹钢琴的艺术”,强调各类国家安全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与作用,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要看到安全风险的滚雪球效应、多米诺骨牌效应、蝴蝶效应等,既要高度警惕“黑天鹅”事件,也要防范“灰犀牛”事件,“不让小风险演化为大风险,不让个别风险演化为综合风险,不让局部风险演化为区域性或系统性风险,不让经济风险演化为社会政治风险,不让国际风险演化为国内风险”。

加强底线思维,是指客观地设定最低目标、立足最坏情况、争取最大期望值来思考、谋划和推动工作的思想方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的方法,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这样才能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一个木桶能够盛多少水,取决于最短的木板,坚持底线思维也要求我们看到各个要素,综合提升各重点领域的安全水平,切实补短板、强弱项,通过要素提升系统整体的安全水平。提高底线思维能力,就是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认清“天下并不太平”这个现实,增强忧患意识,做好应付最坏局面的准备。

加强法治思维,是将法律作为判断是非和处理事务的准绳,它要求崇尚法治、尊重法律,善于运用法律手段解决问题和推进工作。依法维护国家安全,是全面依法治国的组成部分,是新时代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要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国家安全工作,全力推进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律制度体系建设,全面提升国家安全工作的法治化水平。

加强创新思维,是指审时度势、因时制宜、迎难而上,注重发挥新思路、新理论、新方法的引领作用来开展工作。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也是提升国家安全保障能力的战略新支点。形式决定任务,国家安全形势的发展变化对创新国家安全工作提出了新要求。面临对外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对内维护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双重压力,必须打破思维方式,统筹发展和安全。

(作者系总体国家安全观研究中心副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