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袁城霖
4月10日早上,达州市通川区西城街道荷叶街社区251小区庭院里,几位老人在凉亭边锻炼身体。“现在,我们小区的环境不比新建小区差了。”其中一位老人乐呵呵地说。
251小区“年龄”不小,最早一批建筑建于1978年,如今仍有266户居民居住在这里。因为设施老旧,过去小区环境常被居民形容为“乱糟糟”。在本轮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中,251小区修缮了危旧墙体、更换了地下水管网、规整了“蜘蛛”网线、铺设了沥青路面、新建凉亭和栽种景观树、划出车辆停泊区……实现了“华丽转身”。
改造后的251小区。袁城霖 摄
达州市是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而数量众多的老旧小区和老旧街巷,给达州的创文工作增加了不小难度。在城市核心区——通川区老城区的4.5平方公里范围内,就有老旧小区1100余个,基础设施薄弱、人口密度大。
实现城市有机更新,是创文工作必须啃下的“硬骨头”。地上治乱、地下除患,通川区拿出针对性办法。
位于通川区东城街道、长493米的柴市街是老城区的“通信一条街”,如今,斑驳的墙壁、立柱和凌乱的管线让街区显现“老态”。经过整改,商铺房顶换上全新琉璃瓦,建筑外立面也得到翻新,新店招和夜景灯光的加入,更是让老街区重拾光彩。
柴市街今貌。李平 摄
类似的整改从城区延伸至城郊。达州神剑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郭超介绍,去年该公司负责的改造范围就涉及复兴镇—双龙镇—东岳镇片区等城郊区域,城镇环境质量得到提升。
“环境改善,还能带动居民文明行为养成。”荷叶街社区党委书记张维注意到,无论小区还是街巷乱扔垃圾行为明显减少,商户更注重对门前公共区域的卫生保持,市民也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创文工作。在251小区,业主委员会选出了自治管理小组,轮流检查卫生和安全等。
通川区创建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城市更新行动将持续攻坚,同时还将创新长效管理机制,积极引导居民参与,共建共享文明家园。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