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产现场。赵耀 摄

泸州观察 周梦颖 川观新闻记者 范芮菱

今年示范片再生稻亩产比去年高108.2公斤,中稻+再生稻亩产突破泸州市双季杂交水稻产量有史以来最高水平。 近日,省农业农村厅、四川农业大学、省农科院水稻专家联合对泸州市中稻+再生稻吨粮田大桥籼粳杂交新品种甬优4949示范片再生稻进行测产验收。

经专家组测产验收:泸州市合江县大桥镇200亩再生稻示范片,平均亩产409.5公斤,比去年增产108.2公斤。“合江县是全省最早再生稻测产地,也是全省再生稻收获最早的地方,根据当前的测产验收数据看,预计明年可以再创新高。”四川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正高级农艺师、稻作科科长周虹说。

泸州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责任人介绍,今年该示范片中稻+再生稻合计亩产1149.5公斤,比去年每亩增产140公斤,已经超过泸州市历史上双季杂交水稻产量最高水平1140公斤。

据了解,泸州再生稻是全省最大再生稻产区,面积、产量占四川省30%左右。今年,泸州再生稻蓄留面积计划达到131万亩,力争有收面积达到110万亩以上。今年6月28日起,泸州市遭遇有完整气象记录以来(1961年)的极端天气——高温天数是历史同期最多、平均气温位列历史同期最高、平均降水量位列历史同期最少,这对大春粮食生产带来了不利影响。

为做好农业抗旱减灾工作,最大限度减轻灾害损失,泸州市农业农村局建立了局领导包保督导区县抗旱保丰收责任机制,密切关注旱情发展,整合力量,组建市、区县、乡镇三级联动“抗旱服务小分队”,派出专家、技术人员开展抗旱减灾服务,推进抗旱减灾工作。

同时,泸州市制定了《再生稻抗旱减灾技术措施》,指导做好再生稻抗旱保苗工作。“针对有条件的田块,引水灌溉,确保田间蓄水10—15厘米,对于引水存在较大困难的地区,积极动员农户抓住早、晚气温相对较低的时段,通过浇施清粪水或用清水泼洒稻桩等措施,保住再生芽,确保完成再生稻生产目标任务。”泸州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责任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