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报观察记者 王诗侠

泗沥民俗博物馆。

张志胜已经记不清这是本月接待的第几个参观团了。他拿着话筒,熟练地用夹杂着方言的普通话向大家讲解博物馆里每个物件的来龙去脉和背后的历史记忆。

在贵溪市贵神公路沿线,距市区18公里的地方,有一个民俗博物馆——贵溪市泗沥镇王湾村泗沥民俗博物馆。12月6日,2019全国主流融媒体总编辑看江西采访团来到这里,探访这些老物件背后的故事。

作为一个自办的村级博物馆,泗沥民俗博物馆2013年开建,占地约65亩,耗资1400余万元。这让退休前身为高速路政职工的张志胜花光了所有积蓄,还从银行和朋友处借贷了几百万。

老旧房屋原材料建成的走廊。

“这个木制的回廊,原本是一户人家的老祠堂。听说要拆迁,我便赶过去买了回来,修修补补后,还能搭起来。”一进门,张志胜便打开了话匣子,细数这些物件的来历。

老旧的纺车。

“博物馆有多少老物件?”张志胜说没有数过:“反正很多,这几个展厅都摆满了!”

“收集老物件有哪些标准?”“只要是贵溪市民间传承下来的,我都有兴趣。”张志胜说,自己对民俗特别感兴趣,对传承保留贵溪民俗文化有一种使命感。

张志胜向大家演示古法榨甘蔗的原理。

6000多平米的展厅,分为生产劳动工具、生活日用品、娶亲嫁女、石头器具、陶瓷器皿等部分,藏品最早有清代的老物件,馆内的建筑群也尽量使用了老旧房屋拆下的原始材料。因此,在这里能看到手工榨油和榨甘蔗的设施、风车、斗拱、舂米的农具、油瓮、花轿、雕花门窗、布票粮票等等现在很难一见的老物件。

榨油的工具。

由于对老物件情有独钟,这些年,只要听说哪里有拆迁,张志胜便会去“凑热闹”,眼光独到的他总能淘到心仪的东西。这个博物馆的藏品,收购价几元钱到几千元不等。不过,张志胜最珍视的,并不是物品值多少钱,而是背后的文化价值。“比如这块只有‘萱迭庆’三个字的牌匾,刚买了我也不知道什么意思,后来认识一个学者,才知道还有一个字可能是‘椿’。这块匾拆迁时差点被砸碎,幸好我买了下来,现在很珍贵了。”张志胜有点小得意。

贵溪市的传统老物件。

在张志胜的精心经营下,泗沥民俗博物馆成为了国家“AAA”级旅游景区、鹰潭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贵溪市研学教育基地。不过,张志胜并不满足,目前博物馆正在扩建,打算兴建民宿、古戏台和国学堂,让市民能参与其中,亲身体验民俗文化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