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的内涵发展,推进双一流建设,需要创新人才支撑。
四川日报、川报观察推出“走进四川高校超强科研团队”系列报道,聚焦科研团队专注钻研的精神和创新突破的魅力,展示高校前沿科技魅力,探讨创新发展背后的人才队伍建设新思路。
6月报道毕,我们还将推出“为你心中的四川高校最牛科研团队打call”网络投票活动,敬请关注。
川报观察记者 唐子晴
名片>>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青藏高原气象学科研团队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青藏高原气象学科研团队,是依托高原大气与环境四川省重点实验室,经过近40年青藏高原气象学一线研究建立起来的科研团队。聚焦青藏高原灾害性天气、地气耦合过程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影响,以及前沿交叉学科“GPS气象学”的研究及应用。是“第三次青藏高原大气科学试验”和“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考察”的重要力量,团队已取得国内外同行认可的创造性成果和重要成就,相关研究3次获得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此外,团队与业务部门紧密合作,建成“四川省气象台西南涡数据共享平台”,准确全面地捕捉西南涡的动态。
探访>>
“别急,边走边看,我先带你先了解一下团队最近的研究成果。”6月12日,在成都信息工程大学高原大气与环境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刚见面,青藏高原气象学科研团队成员赵勇教授自信地带记者进入团队的科研天地,主动介绍起团队的动态。
团队成果展示板上密密麻麻地罗列着实验室地代表性科研项目。记者注意到,关键词“青藏高原”在其中出现频率极高,而这些,仅仅是团队所做研究的“冰山一角”。30多年的发展,让这支身处盆地的团队,不断揭开世界屋脊的气象面纱,在该领域国际研究中稳居第一梯队,刷新青藏高原气象研究的中国发现。
一场暴雨,团队开始破译青藏高原“气侯密码”
这支望向地球“第三极”的气象科研团队正式成立,却是因为38年前发生在四川的“81·7”特大暴雨。
“那场暴雨范围之广,在四川暴雨历史上是罕见的,在世界上也有名。”团队负责人李国平教授回忆,引发暴雨的“罪魁祸首”,是一个位于川西高原,名为“西南低涡”的灾害性天气系统。
这个在西南盆地中生成,但同时受高原地形的影响的气象现象,为什么能对百姓生活影响这么大?怎样才能把握它的行踪动态,实现提前预报,减少它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的影响?为了搞清楚这些问题,李国平和同事们决定组建团队,一步一步走向青藏高原气象学研究。
受地形地貌影响,青藏高原天气多变,气候复杂,自然条件严酷,但是做高原气象研究要有第一手资料,形成第一手认识,还要有对高原有经验有感情,即便挑战重重,团队还是定下了在每年5月-8月,必须带设备进高原收集气象数据的老规矩。
普通人害怕的“高反”仅仅是团队要面对的第一道坎。在高原上工作生活,还有很多困难需要面对,“因为温差太大,自来水常常被冻住,下午两点才融化,过不了多久又会被冻,队员们洗衣服都得掐着时间。”李国平笑说,为了得到更多详细的研究资料,尽管条件艰苦,团员们却把高原当作一个绝佳的天然实验室,鲜有抱怨。
一次合作,首次实现青藏高原气象跨年自动观测
多年来,团队持续活跃在青藏高原气象研究的前沿,我国进行的三次青藏高原大气科学试验,成员们积极参与其中,探索其与大气环流、天气气侯变化间的奥秘。
不断积累的理论数据和实际经验,让团队在1993年迎来了和日本研究团队的合作,“那次合作中,我们首次将现在已经很常见的自动观测设备拉上高原,建起自动气象站,青藏高原气候的全年观测随之被打通。”李国平向记者介绍,新技术的应用让团队连续7年获得青藏高原气候多要素观测数据,一改从前研究只能依靠短时间人工观测数据的窘境,对高原气象研究意义非凡。
根据自动观测设备收集到的丰富数据,团队通过建模,更新了早在1979年取得的高原加热参数。数据从笼统到精确,更加客观的揭示了青藏高原地面加热作用的强度,而这些数据参数应用于气象预报中,使天气预报更加准确。
这一发现得到了我国大气科学最高研究机构中科院大气所黄荣辉院士和吴国雄院士的肯定,并获2003年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团队厚积薄发,进入科研的“丰产期”。研究成果相继在多个国际专业期刊发表,在国际研究舞台上崭露头角,“世界开始知道,在中国西南,有一群人在研究青藏高原气候。” 李国平语气中带着骄傲。现在这支队伍又成为了国家“第三次青藏高原大气科学试验”和“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的核心团队之一,踏上了青藏高原气象学研究新的征程。
一种坚持,积极推动产学研互动,助力经济社会发展
尽管已经做了三十多年高原气象研究,但李国平和团队没有忘记开始时的初心,带着防灾减灾和气象服务中的问题做研究成了团队的习惯。
“5•12”汶川特大地震导致地质结构发生变化,山洪、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引起了团队的关注。针对西南低涡暴雨预报的科学技术难点,团队历时8年通过 “产学研”合作研究、理论技术攻关和协同创新,成功建立了“观测试验-理论研究-业务应用”一体化的西南涡中尺度监测、研究和预报体系,实现了西南涡暴雨诊断预报关键技术的突破,并提出了一套创新突出、实用性强的西南涡暴雨中尺度诊断技术体系。
此外,团队同四川省气象台、成都市气象局等单位密切合作,建成“四川省气象台西南涡数据共享平台”,准确全面地捕捉西南涡的动态。目前这些研究成果已在中西部地区气象业务、科研、培训等部门得到整体性广泛应用。
站在世界之巅,团队的目光变得更加广阔。立足高原,为高原航线进行适航性论证,为藏区旅游新线路给出气象建议,为政府相关部门提供专业咨询……走下高原,2019年1月团队启动山地突发性暴雨灾害研究,将青藏高原气候研究结果与山地气象灾害进行对比研究;放眼国际,以青藏高原为核心的“第三极”地区,乃至“泛第三极”地区是“一带一路”的核心区,与30多亿人的生存与发展环境密切相关,团队成员赵勇就从多角度切入,探索中亚气候变化事实,得出未来气候变化趋势,对该区域重大工程建设的气候条件论证提供重要基础数据支持,支撑国家“一带一路”战略。
对话>>
高原气象和西南涡等研究领域的知名学者、全国气象教学名师、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教授李国平:
青藏高原气象学研究大有可为
记者:成为在青藏高原气象学研究领域的“头部”团队,靠的是什么?
李国平:“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气魄和坚守,能吃苦,勇创新的精神。我们的团队视野很广,服务意识也很好,这就推动了团队在研究领域不断扩展,同时也能让研究成果及时转化落地。
记者: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青藏高原气象学研究应该如何发展?
李国平:我认为学科交叉和综合研究非常重要。积极引入和应用新思想、新方法和新技术,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气象学始终要为农业、水利工程、国防建设和其他国民经济建设服务。
另外,青藏高原气象学领域仍然存在较大空白,是一座“富矿”。科研是教学的源头活水,教学是科研的隐形动力,我会借助备课和与学生们讨论的机会激发科研灵感,拓展科研领域。曾经也受到基础理论的启发,把研究海洋台风的波动理论应用到高原低涡的研究上,在高原天气系统非线性波动理论研究领域取得了突破。值得一提的是,面向硕士研究生开设的专业选修课“青藏高原气象学进展”也反响不错,这都是今后可以发展的方向。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