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报观察记者 郑茂瑜

“世界苦荞在中国,中国苦荞在凉山。”11月6日,四川环太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环太”)董事长张萍在接受川报观察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最先扎根于大凉山发展苦荞产品的先行者,环太已拥有万亩绿色苦荞种植基地和近千亩有机苦荞种植基地。未来,环太将持续以凉山苦荞为原料,深入实施品牌战略和农业产业化战略,推动产业发展,带动当地贫困农户增收脱贫,为大凉山打造‘世界苦荞之都’做贡献。

凉山苦荞主要种植在高寒地区,独特的地理位置、光热资源和气候条件,污染极少、大气清新、水质良好,是优质苦荞的最佳生产区。全世界荞麦有15个种2个变种,凉山州就有10个种2个变种。中国农科院种质资源库档案里的苦荞资源共有879份,而来自凉山的就有700多种,占80%以上。

除了得天独厚的自然生产优势外,从发展前景上看,苦荞也是目前凉山农业中开发程度最高、系列产品最全、产业链条最长、市场开发最深、销售范围最广、竞争能力最强、市场前景最好的产业。

产品品牌丰富 研发创新技术领先

凉山苦荞产业初具规模

“凉山拥有丰富的绿色农业资源,急需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今年9月,在成都举办的凉山彝族自治州投资推介暨项目签约仪式上,凉山州副州长杨卉表示。凉山苦荞资源丰富、种类多样、种植广泛、产量领先、品质优良、历史悠久,不仅是当地群众不可替代的粮食作物和牲畜饲料,也是经济收入的基本来源和重要支柱,背负当地脱贫致富的发展使命。

近年来,凉山充分发挥农业资源优势,积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苦荞特色优势产业。目前,凉山常年种植苦荞麦面积达上百万亩,年均产量15万吨,约占全国总产量的三分之一左右,可开发利用面积300万亩以上,是我国苦荞麦分布最集中、种植面积最大产区,苦荞麦产量居全国首位,有“中国苦荞之都”的美誉。

截至目前,凉山全州苦荞年加工量已达4万吨,带动农民增产增收上亿元左右,从事苦荞生产加工的业主近百家,注册企业达40余家,其中环太、正中在全国苦荞业界已居于第一和第二位置;已涌现出“环太苦荞茶”、“西部村寨”、“惠乔”、“航飞”、“安喜”、“三匠”、“彝家山寨”、“邛都”、“山瑞”、“阳光尚品”、“红荞地”、“邛池”等著名商标和品牌;苦荞产品包括苦荞茶、苦荞粉、苦荞方便食品、芦丁香菜、苦荞生粉、苦荞麦日用品等6大系列,形成了初具规模的凉山苦荞麦产业。

“我们的苦荞加工量占凉山州总量近40%。去年产品销售率达90% 。”环太相关负责人刘剑表示。经多年发展,环太已全面进入苦荞种植、科研、生产、销售、产品线扩展的全产业链经营,拥有行业内唯一的企业自有苦荞科研实验室和按GMP(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标准建造的苦荞精深加工专利生产线,产品线覆盖苦荞茶、苦荞植物健、苦荞合力健、苦荞酒、苦荞杂粮制品、苦荞营养食品、苦荞休闲食品、苦荞健康枕等多类产品,并获得了中国驰名商标。

强化产品品牌建设 优化营销网络

凉山积极打造“世界苦荞之都”

“凉山苦荞产业要发展成为‘保健食品离不得,增产增收缺不得,区域发展少不得的支柱产业。’”此前凉山出台《关于深入实施品牌战略的意见》和《关于深入实施农业产业化战略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打造苦荞品牌,推动产业进步,成就名副其实的“世界苦荞之都”。而环太则是这一过程中的重要发展力量。

长期以来,环太在行业内率先建立“公司+标准化种植基地+专合组织+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经历30多年品牌历练,逐步建立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帮助贫困地区产品进入全国大型商超、电商平台等主流销售渠道,并走向海外市场。多次荣获“扶贫龙头企业”“农产品知名品牌”等荣誉。

目前,环太已经成为全国开发程度最高、系列产品最全、产业链条最长、市场拓展最广的企业。通过销售网络线上线下全渠道覆盖,加之公司自建的“环太四川特产”连锁专卖店,产品已经销往全国各主要城市和港澳地区、欧美、东南亚等市场。

“我们始终坚持‘弘扬民族品牌,让凉山苦荞走出四川、走向世界’的发展理念。”张萍表示,环太先后获得欧盟有机认证、HACCP体系认证、出口食品备案证明、美国食品检验安全证明、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等系列证书,是环太开拓海外市场的先决条件。目前,环太产品先后进入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日本、美国等海外市场。

面对消费者对苦荞产品的接受度和认知度有待提升的市场现状,张萍表示,企业除了提高产量和附加值,研发适应市场、适合消费者求新的苦荞健康专利产品外,还需要特别注重挖掘并提升年轻消费群体的消费需求,创新营销手段,提升宣传力度。“目前,研发、推广、营销等都面临较大的困难,这不仅需要企业自身加大投入,也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投入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