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澳门日报

*本文来自于澳门日报,保留繁体字格式

今年是汶川特大地震十周年,“港澳媒體四川行”一行走進汶川映秀鎮,感受地震十年後汶川發生的奇蹟巨變,了解當地如何打造特色旅遊產業發展,促進百姓增收致富。正如當地百姓所說:“現在的汶川,最漂亮的是民居、最安全的是學校、最現代的是醫院、最滿意的是老百姓。”

十年前的地震,令所有人為汶川感到心痛,十年過去,汶川已經發生巨變,只有保留着的“四川汶川特大地震漩口中學遺址”,仍然記錄着當時的慘烈景象。映秀鎮已經從創傷中變成一座美麗新鎮,詩畫一般的禹風羌韻,綠色生態的城鎮鄉村,繁榮興盛的商業街市,鎮上的東莞大道兩旁,分佈着大量的餐館和商舖。

港澳記者一行來到博愛新村飯店,今年二月十二日起,這間飯店成了鎮上的網紅餐館,當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到映秀視察時,曾經到博愛新村飯店,跟店主楊雲剛一家人一齊炸酥肉、磨豆漿、拉家常。

映秀鎮澳門街紅十字博愛新村整潔漂亮(本報記者方春城攝)

廢墟變成了景區

楊雲剛說,地震前他是駕校教練,妻子在學校當廚師,地震的時候這裡是一片廢墟,現在的變化他也沒有想到,在全國人民的幫助下,在港澳同胞和廣東東莞的支持下,城鎮變漂亮了,各種公共設施也修好了,“廢墟變成了景區,我們在家裡面也可以做生意了,一家六口人可以餬口了。”

楊雲剛感謝澳門同胞的幫助,“澳門紅十字會當時援助整個映秀鎮每戶兩萬塊錢,全部拿到手了,澳門同胞的關懷也已經收到了,老百姓感激不盡。”

映秀鎮漁子溪澳門紅十字博愛新村的澳門街口,掛着一幅寫着“村莊有規劃、環境美如畫、產業特色化、生活傳佳話”的紅色橫幅,於街道兩旁的一棟棟民居,白牆綠瓦,屋內寬敞明亮,道路乾淨整潔。一位身穿環衛服的老婦正坐在門口剝花生,面對記者的提問,她指着門口的一片,“這裡就是澳門街,澳門同胞的關心我一直記在心裡。”

旅遊已經成為汶川的主要產業,當地通過鼓勵和支持農村百姓參與旅遊產業發展,在推進全域景區進程的同時促進群眾增收致富。

楊雲剛回憶習近平到訪時的情景

摘掉貧困縣帽子

汶川縣縣長旺娜受訪時稱,災後重建不僅是基礎設施的完善,還有產業重建,產業重建主要是從旅遊的角度拓展,主要是打造康養旅遊,融合了農業、工業和服務業,老百姓獲益了,有養殖的收入、打工的收入和固定資產的出租,收入有保障,去年農民的人均收入達到一萬三千二百元左右,汶川成功摘掉了“貧困縣”的帽子。

旺娜說,澳門在內的援建項目,對汶川的發展發揮了極大作用,對老百姓生活的改善和地區經濟的發展影響非常大。他希望未來澳門對汶川的幫扶機制能夠延續下去,且更加完善和長效,“不僅是民生,還有文化、旅遊等方面縱深推進”。